夜鶯的歌聲導學案(通用4篇)
夜鶯的歌聲導學案 篇1
組名: 姓名:
教學目標
1、認識“屑、擰”等8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沉寂、盤問、口哨”等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蘇聯衛國戰爭中少年兒童的機智勇敢和愛國主義精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的含義。
教學重點:
1、了解被稱為“夜鶯”的孩子是怎樣幫助游擊隊殲滅一伙德國法西斯強盜的。
2、了解開頭三個自然段和最后兩個自然段之間的相互照應。
教學難點:
“小夜鶯”的機智來自思維敏捷,敏捷的思維來自熱愛祖國的感情,這一點難于理解。
課前準備(師:安排課前預習,媒體資源:教學課件《夜鶯的歌聲》,動畫課件《夜鶯的歌聲》。)
激趣:夜鶯--體態小巧玲瓏,叫聲清脆宛轉,每當月上高樓,它就會放開歌喉縱情歌唱。今天,就讓我們穿過時光隧道,一起走進1941年蘇聯衛國戰爭,走近一只勇敢的夜鶯,去聆聽他神奇、機智的歌聲吧!
1、讀罷課文,一個機智、勇敢的小夜鶯形象便清晰地躍入我們的腦海。那么,你是從課文中的哪些地方捕捉到小夜鶯的機智、勇敢的呢?請在書上做好記號。
自主學習
2、讀一讀課文的生字,并寫一寫。
沉寂、盤問、口哨、埋伏、凝神、鬼子、漢子、燒毀、木屑、蘑菇、呻吟、宛轉
———————————————————————————————————————
3、找到包含上面詞語的句子,先自己讀一次,理解詞語的大意.
輕蔑——輕視,看不起人。
沉寂——靜得連一點聲音也沒有。
宛轉——形容聲音優美、動聽。
搭拉——向下垂。
選擇一個詞語說一句話
—————————————————————————
合作探究
男、女生分角色朗讀第一段(1-19段)
4、課文開頭為什么要寫“黑色的碎瓦”、“空曠的花園”、“燒焦的樹木”?
——————————————————————————————————
5、德國軍官和士兵是怎樣發現小孩的?
——————————————————————————————————
出示幻燈片,進一步引導分析第二段。
讀第三段,討論(25-34段)
6、游擊隊潛伏在哪里?他們怎么知道德國兵來了?( )
7、由此可見,小夜鶯是第一次傳遞情報嗎?( )
默讀第四段(35—37段),思考
8、游擊隊是怎樣把敵人消滅的?
——————————————————————————————————
9、德國兵被消滅后,小孩為什么又坐在原來的地方,他在望什么?
——————————————————————————————————
10、結尾兩個自然段和開頭三個自然段的聯系是( )。
鞏固反饋
11、我能看拼音寫漢字。
chén jì kǒu shào níng shén shāo huǐ
( ) ( ) ( ) ( )
qīng miè xí guàn guǐ zi fáng zhǐ
( ) ( ) ( ) ( )
bù huāng bù máng jù jīng huì shén
( ) ( )
12、我能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語。
( )的小路 ( )的眼睛 ( )地回答
( )的樹林 ( )的上衣 ( )地微笑
( )的花園 ( )的歌聲 ( )地站著
自評: 組長評: 教師評:
夜鶯的歌聲導學案 篇2
教學目標:1、讀了課文,文中的“夜鶯”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文中的“夜鶯”指,“歌聲”指,用這種“歌聲”是為了告訴游擊隊,表現小“夜鶯”。
3、認真讀課文,你認為文中哪些語句可體現小“夜鶯”的機智、勇敢,用“——”畫出來。還可以批注自己的理解。
課堂流程:1.同學們,上節課,老師同大家一道初步閱讀了蘇聯衛國戰爭中的一個可歌可泣的故事,但還不夠,要想把這個故事講得精
彩些,我們這節課還得進一步地理解課文,通過討論,看“夜鶯”到底是怎樣的一個孩子,特別是要把課文中沒有明明白
白寫出來的內容想象出來。如“夜鶯”這樣做、這樣說時心里是怎么想的,德國兵又會怎么想。
2.學生自愿讀課文第一部分,找出能體現小夜鶯機智勇敢的語句,并談談體會
3.各組分角色讀第二部分.
4.自讀第三部分,思考這部分又是怎樣表現小夜鶯的機智,勇敢的?
5.齊讀第四部分,(首尾呼應)“第二天,在被燒毀的村子圍墻旁邊,在那小路分岔的地方,.....”
勝利后的“小夜鶯”又投入了新的戰斗中,“小夜鶯”又在堅守崗位,察看敵情了,以便通知游擊隊再次殲滅敵人。
6.全班性的分角色朗讀或表演對話片斷。孩子們讀得很好,一個機智、勇敢、愛國的孩子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蘇聯的偉大的反法西斯的戰爭中,所留下的可歌可泣的故事不僅僅是小“夜鶯”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同時也涌現出許多衛國英雄,在眾多的英雄人物中,有一位就是她,他的名字叫卓婭。同學們可以上網查閱或查閱有關書籍,讀讀她的故事。
夜鶯的歌聲導學案 篇3
溫馨寄語:戰爭打破了多少童年的幻想,擊碎了多少美麗的的憧憬。人類不需要戰爭,讓我們共同祈禱未來的世界永遠和平,讓“和平之花”永遠絢麗綻放。
學習目標:
1、初讀課文,掌握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主要內容,懂得“夜鶯的歌聲”的真正含義,學習小夜鶯的機智、勇敢以及與敵人斗爭到底的愛國精神。(重點)
3、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難點)
學法指導:
1、利用工具書、聯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生字新詞。
2、在合作之前要充分的自學,完成自主練習。
3、根據導學案設計的問題展開學習,遇到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打問號,在小組內討論。
知識鏈接:
蘇聯衛國戰爭女英雄卓婭的故事 在蘇聯的偉大的反法西斯衛國戰爭中,涌現出很多衛國英雄,在眾多的英雄人物中,有一位就是她,她的名字叫卓婭。
卓婭生于1923年9月13日,從她生下那天起,就生活在列寧、斯大林所領導的社會主義蘇聯的陽光下,她健康而又幸福地成長起來了。在列寧的偉大思想哺育下,她從小就懂得一個人應該怎樣活著才有意義,應該愛什么恨什么。她16歲的那一年,就光榮地被批準加入蘇聯共青團。1941年卓婭從10年制學校畢業了。就在舉行畢業晚會的第二天,德國法西斯突然侵入蘇聯。
卓婭懷著對祖國和人民的熱愛,立即投入戰斗。她被派到敵人后方進行游擊活動。
1941年11月,在一次執行任務中,她不幸被俘了。敵人開始審訊她。敵人問她叫什么名字,她說叫“丹娘”。“丹娘”是十月革命時期著名的女英雄的名字,敵人當然知道。敵人問她游擊隊在哪里?有多少人……問來問去,所得到的回答是“我不知道”,“我不告訴你”,“我不說”。敵人本以為這個女孩子是容易對付的。誰知道卻格外堅強。敵人被激怒了,四個敵人輪流用鞭子抽打她。卓婭心里想,在敵人面前決不能示弱,不論敵人怎么打,決不吭一聲。敵人的鞭子在空中揮舞,像雨點似的落在卓婭的身上、頭上、臉上、手上鮮血直流,但她沒叫一聲痛,昂著頭,怒視著敵人。
敵人對卓婭毫無辦法,決定將她絞死。當敵人把她帶到絞刑架前,將絞索套到她的脖子上的時候,她高聲呼喊說:“你們現在絞死我,可我不是一個人。我們是兩萬萬人,會有人替我報仇的。勝利必將是屬于我們的!”
卓婭被絞死了,她只活了18歲,但是,她的名字將永遠活在人們的心中。蘇聯衛國戰爭勝利后,蘇聯政府追認卓婭為“蘇聯英雄”。
一、自主學習:
1、通過自學,我掌握了本課的生字詞。我會寫:
chén jì pán wèn kǒu shào mái fú níng shén guǐ zi hàn zi
( ) ( ) ( ) ( ) ( ) ( ) ( )
shāo huǐ mù xiè mó gū shēn yín wǎn zhuǎn
( ) ( ) ( ) ( ) ( )
2、通過聯系上下文,借助工具書,我理解了課文中的生字詞,它們是:
3、我要把課文多讀幾遍,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
4、課文中真的是指夜鶯鳥的叫聲嗎?“夜鶯”指的是誰?“夜鶯的歌聲”什么意思?
5、找出課文中寫到夜鶯歌聲的句子。讀句子,思考夜鶯的歌聲有什么作用?
二、合作探究
1、文中多次寫到夜鶯的歌聲,它都有什么樣的作用呢?
2、你覺得小夜鶯是一個什么樣的孩子?
1、課文中哪些地方表現了小夜鶯的機智勇敢?
2、小夜鶯是第一次執行這樣的任務嗎?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三、拓展延伸
是什么使小男孩要這樣不顧個人安危地與敵人斗爭呢?你想對小夜鶯說什么?
課后反思:
夜鶯的歌聲導學案 篇4
【學習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夠理解“空曠、垂頭喪氣、興致勃勃、輕蔑、宛轉”等詞語。
2、分角色朗讀課文,有感情有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學習蘇聯衛國戰爭中少年兒童的機智勇敢和愛國主義精神。
4、體會課文首尾呼應的寫法。理解“夜鶯的歌聲”的含義。
【學習重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認識小男孩機智勇敢的品質和熱愛祖國的思想品質。
2、理解“夜鶯的歌聲”所表達的意義。
導學提綱
一、完成基本預習筆記(讀、寫、畫、提)
二、對于前蘇聯的衛國戰爭,你了解多少?(會簡單說一說)
三、文章隔行分成四段,請分別列出小標題。
方法提示:抓住主要內容
1、 2、
3、 4、
四、小夜鶯是個怎樣的孩子?你是從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的?用“ ”畫出相關句子并標上序號。
五、運用抓住重點詞語、聯系時代背景、聯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句子含義。
(要求按照序號寫在預習本上)
六、升華:這篇文章為什么要以 “夜鶯的歌聲”為題?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整體感知課文,學習生詞,交流小標題。
第二課時
一、激情啟動 明晰目標
1、課件:幻燈片展示前蘇聯衛國戰爭的圖片。(生交流有關資料)
2、同學們,讀了課文,你們對小夜鶯有什么評價?
3、過渡:是呀!讀罷課文,一個機智、勇敢的小夜鶯形象便清晰地躍入我們的腦海。那么,你從課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夜鶯的機智勇敢呢?這節課我們就來重點研究一下這些地方。
二、合作交流 品味深探
1、默讀你認為含義深刻的句子,說說從哪里可以看出小夜鶯的機智勇敢?
2、小組交流討論。
3、小組展示,重點討論。
指名讀句子——→談感受——→補充交流——→朗讀感悟
4、課件顯示句子。
a、“誰教你這樣吹哨子的?”“我自己學的。我還會學杜鵑叫呢。”(用孩子的天真幼稚迷惑了敵人,使敵人對他吹哨子不產生懷疑,說明了他聰明機智。)
b、“怎么會就剩下我一個?這里有麻雀、烏鴉、貓頭鷹,多著呢。夜鶯倒只有我一個!”(孩子故意打岔,避免正面回答,反映了孩子的冷靜、沉著、機智。)
c、“人哪?戰爭一開始這里就沒有人了”,大家都喊:“野獸來了,野獸來了”。(一語雙關,表現了孩子的機智以及對敵人的痛恨)
d、學夜鶯叫是什么意思,學杜鵑叫又是什么意思?(暗示敵人的人數和需要的彈藥)
e、“如果我們出了什么事,你們可不要忘了小夜鶯 …”這句話體現了什么?(說明了小夜鶯的重要性,也說明了游擊隊員對他的關心)
三、回顧總結,升華主題
1、這篇文章為什么要以 “夜鶯的歌聲”為題?(指名發言)
(一是小孩的名字叫“小夜鶯”,夜鶯的歌聲是動聽,美好好,這也蘊含著對小孩的贊美之情。
二是小孩用夜鶯的歌聲引誘敵人,報告敵情,殲滅德軍。表現了他的機智勇敢。)
2、教師總結: 同學們,我們能夠坐在這寬敞,明亮的教室里讀書、學習,而文中的“小夜鶯”卻被殘酷的戰爭剝奪了讀書的權利。當今,戰爭也頻頻發生,無數的人失去的家園,失去了親人,那悲慘的一幕讓我們痛徹心扉。于是,我們呼吁:遠離戰爭,共創和平,讓明天的世界真正成為充滿陽光、鮮花和愛的人類家園。
【板書設計】
引誘敵人
傳遞情報
13、夜鶯的歌聲 機智勇敢、沉著穩定
消滅敵人
再次誘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