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神貫注教案(通用6篇)
全神貫注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運用已學的閱讀方法,自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體會“全神貫注”的意思。
2、理清文章條理。
3、學習作者刻畫的方法。
4、根據內容發表自己的見解。
教學重點
1、理解“全神貫注”的含義。
2、學習作者刻畫人物的方法。
教學難點
1、學習作者刻畫人物的方法。
2、根據內容發表自己的見解。
訓練項目:語言表達訓練。
學習方式:探究,合作。
教具:投影
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今天,我們來學習課文《全神貫注》。誰回憶一下我們學習略讀課文的方法。
生:1、自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2、再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3、按照閱讀提示研讀課文。
4、小組交流、討論。
5、大組匯報
(二)、按照學習方法,進行學習。
(三)、(以小組為單位)匯報學習情況。
1、小組1:讀課文,并講解不理解的詞義。
提醒易讀錯的字音和易寫錯的生字。
(其他小組進行補充。)
2、小組2:理清課文脈絡
參考答案:(課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2)羅丹全神貫注修改自己已經完工的雕塑作品。
第二部分:(3,4)羅丹發現自己把茨威格忘在了一邊。
第三部分:(5)茨威格對這件事很有感觸。
(其他小組可以發表不同意見或補充。)
(小組討論時老師巡視,以上兩個問題,在小組內如能較好地解決,可不必在大組匯報。)
3、按照閱讀提示歸納成幾個問題理解課文內容。
(出示投影)
問題:①介紹有關羅丹的資料。
②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③畫出表現羅丹工作時全神貫注的句子,并學習作者刻畫人物的方法。(曲線部分由老師補充。)
④理解“全神貫注”和最后一段話的意思。
根據問題小組匯報。
參考答案:
1、略。
2、課文寫了茨威格親眼目睹了藝術大師羅丹全神貫注地修改自己雕塑作品的情景。
3、畫句子略。
作者通過人物的動作、神態來刻畫人物。
(在匯報這部分時,老師引導①哪些句子是描寫動作的,哪些句子是描寫神態的?②作者是怎樣刻畫人物全神貫注工作的樣子的?)
4、略。
(四)根據我們所學的內容,請同學們自己設計板書,展示并評價。
(五)語言表達訓練
談談你對羅丹全神貫注工作的看法,可以從多角度、多側面去談,鼓勵學生發表獨立的見解。
作業;搜集各人全神貫注做事的故事,召開故事會。
全神貫注教案 篇2
教材分析:課文講法國著名雕塑家羅丹邀請摯友芡威格參觀他的工作室時,對他的一件杰作感到不滿,就全神貫注地修改女像,差點把芡威格鎖在工作室的事。讓學生學習做事要有執著的態度和全神貫注的精神和一絲不茍的作風。初步學習作者運用生動的語言、動作、神態的描寫展現人物品質的寫作方法。
學情分析:四年級是小學高段,正是培養學生獨立閱讀能力,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的最佳時期,這也是課標的要求,所以本課我采用研讀的教學模式,使學生自主閱讀、自主感悟、自主探究,以研究性閱讀來實現學生的主動發展。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能在閱讀過程中獨立認識本課生字“蒂、茨、咕、吵、癡、徑”6個生字。
用學過的方法理解并積累“全神貫注、摯友、端詳、癡癡、徑自”等詞語。
能力目標:
初步學會通過人物語言、動作、神態的描寫來反映人物品質的寫作手法。
學習圍繞課題質疑問難。
學習并背誦第2節,體會作者是如何刻畫羅丹全神貫注工作的情景的。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學習做事要有執著的態度和全神貫注的精神,培養一絲不茍的作風。
重點和難點
1、通過品讀描寫人物言行的語言,體會羅丹全神貫注工作的情景。
2、學習羅丹認真工作的品質,懂得要做好一件事,必須全神貫注。
教學準備
1、教師:相應的課件
2、學生:預習課文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圍繞課題質疑。
1、板書課題:《32、全神貫注》,指導并復習“貫”的筆畫。
2、齊讀課題。圍繞課題質疑:(“全神貫注”是什么意思?誰全神貫注做什么?他怎樣全神貫注地工作?)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圍繞這三個問題,請你自己輕聲讀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交流問題:(1)“全神貫注”是什么意思?用學過的方法理解“全神貫注”的意思。(積累近義詞:聚精會神、專心致志)
(2)誰全神貫注?(板書:羅丹)
課件出示羅丹頭像,簡介羅丹。(法國雕塑家。14歲起學畫,后學雕塑。他善于用豐富多樣的繪畫手法塑出神態生動、富有力量的藝術形象。聞名于世的《思想者》、《雨果》、《巴爾扎克》等作品都是他的杰作。他的創作對歐洲近代雕塑的發展有較大的影響。)
3、文中的奧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是羅丹的摯友。(指導讀好外國人名。理解“摯友”)
4、繼續交流問題:那么課文主要寫羅丹全神貫注做什么呢?
交流并學習概括課文主要內容,初步感知羅丹對工作的認真態度。
5、出示句子:茨威格不禁拍手叫好,他向羅丹祝賀,祝賀又一件杰作的誕生。羅丹自己端詳一陣,卻皺著眉頭,說:“啊!不,還有毛病……左肩偏了一點,臉上……對不起,請等一等。”他立刻拿起抹刀,修改起來。
指導朗讀句子,并結合詞句活動室練習1理解“端詳”的意思。
三、重點學習第2節,進一步體會羅丹全神貫注工作的情景。
1、羅丹是怎樣全神貫注地工作的?請你仔細默讀第2節,找找有關句子和詞語。
2、交流句子并抓住關鍵詞體會:
(1)出示句子:只見羅丹一會兒上前,一會兒后退,嘴里嘰哩咕嚕的,好像跟誰在說悄悄話;忽然眼睛閃出異樣的光,又似乎跟誰在激烈地爭吵。
◆指導朗讀句子,體會“一會兒上前……一會兒后退”的情景,做做動作,感受羅丹的專注。(板書:一會兒一會兒)
◆“好像、似乎”這對近義詞能否省略?讀讀句子,思考一下。(羅丹并不是真的在跟誰說悄悄話,跟誰在激烈地爭吵,都是茨威格從他的表現產生的聯想,所以不能去掉。)(板書:好像似乎)
◆再讀句子,想象說話:
只見羅丹一會兒上前,一會兒后退,嘴里嘰哩咕嚕的,好像跟誰在說悄悄話:“。”
忽然他的眼睛閃出異樣的光,又似乎跟誰在激烈地爭吵:“。”
(2)出示句子:他把地板踩得吱吱響,手不停地揮動……
◆“吱吱響”、“不停地揮動”看出羅丹工作時忘我的狀態。
◆指導讀句,想象說話:
他把地:聚精會神、專心致志)
(2)誰全神貫注?(板書:羅丹)
課件出示羅丹頭像,簡介羅丹。(法國雕塑家。14歲起學畫,后學雕塑。他善于用豐富多樣的繪畫手法塑出神態生動、富有力量的藝術形象。聞名于世的《思想者》、《雨果》、《巴爾扎克》等作品都是他的杰作。他的創作對歐洲近代雕塑的發展有較大的影響。)
3、文中的奧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是羅丹的摯友。(指導讀好外國人名。理解“摯友”)
4、繼續交流問題:那么課文主要寫羅丹全神貫注做什么呢?
交流并學習概括課文主要內容,初步感知羅丹對工作的認真態度。
5、出示句子:茨威格不禁拍手叫好,他向羅丹祝賀,祝賀又一件杰作的誕生。羅丹自己端詳一陣,卻皺著眉頭,說:“啊!不,還有毛病……左肩偏了一點,臉上……對不起,請等一等。”他立刻拿起抹刀,修改起來。
指導朗讀句子,并結合詞句活動室練習1理解“端詳”的意思。
三、重點學習第2節,進一步體會羅丹全神貫注工作的情景。
1、羅丹是怎樣全神貫注地工作的?請你仔細默讀第2節,找找有關句子和詞語。
2、交流句子并抓住關鍵詞體會:
(1)出示句子:只見羅丹一會兒上前,一會兒后退,嘴里嘰哩咕嚕的,好像跟誰在說悄悄話;忽然眼睛閃出異樣的光,又似乎跟誰在激烈地爭吵。
◆指導朗讀句子,體會“一會兒上前……一會兒后退”的情景,做做動作,感受羅丹的專注。(板書:一會兒一會兒)
◆“好像、似乎”這對近義詞能否省略?讀讀句子,思考一下。(羅丹并不是真的在跟誰說悄悄話,跟誰在激烈地爭吵,都是茨威格從他的表現產生的聯想,所以不能去掉。)(板書:好像似乎)
◆再讀句子,想象說話:
只見羅丹一會兒上前,一會兒后退,嘴里嘰哩咕嚕的,好像跟誰在說悄悄話:“。”
忽然他的眼睛閃出異樣的光,又似乎跟誰在激烈地爭吵:“。”
(2)出示句子:他把地板踩得吱吱響,手不停地揮動……
◆“吱吱響”、“不停地揮動”看出羅丹工作時忘我的狀態。
◆指導讀句,想象說話:
他把地板踩得吱吱響,手不停地揮動,,,。
(3)出示句子:一刻鐘過去了,半小時過去了,羅丹越干越有勁,情緒越來越激動。他像喝醉了酒一樣,整個世界對他來講好像已經消失了——大約過了一個小時,羅丹才停下來,對著女像癡癡地微笑,然后輕輕地吁了口氣,重新把濕布披在塑像上。
想想它是按照什么順序來描寫這個過程的?劃出表示時間變化的詞。
從這三個表示時間的詞可以看出什么?(把羅丹全神貫注工作的過程寫清楚了,同時也突出他工作時間長,工作時專心。)指導讀好這些表示時間的詞。(板書:一刻鐘、半小時、大約過了一個小時)
◆抓住描寫羅丹動作、神態的詞,“癡癡地微笑、輕輕地吁了口氣”,進行反復地朗讀、體會羅丹工作時“像喝醉了酒一樣,整個世界對他來講好像已經消失了”的如癡如醉的境界。
3、小結:此時的羅丹已完全沉醉于藝術創作中了,簡直入了迷,你還能用其他詞來形容此時的羅丹嗎?(板書:如癡如醉)
這段話抓住羅丹的神情與動作,把他工作時專心的樣子畫得栩栩如生。如此精彩的描寫,還不趕快把它“占為己有”?請在這道填空題的幫助下記一記。出示填空:
茨威格怕打擾雕塑家工作,悄悄地站在一邊。只見羅丹,嘴里,好像;忽然眼睛,又似乎。他把地板……一刻鐘過去了,半小時過去了,羅丹。他像喝醉了酒一樣,——大約過了一個小時,羅丹。
5看著板書復述第2節。
四、學習第3、4、節。
1、羅丹修改雕塑時全神貫注,以至于工作竟然忘了客人的存在,讀讀三四節,你從哪里可以看出?
2、交流。
出示句子:羅丹竟徑自走出門去,隨手拉上門準備上鎖。
(由于羅丹工作全神貫注,沒想到竟忘記了客人的存在,好像邊上根本沒有人,于是自顧自地上鎖準備離開。)指導讀句,抓住“竟”讀出出人意料地語氣。
出示句子:羅丹這才猛然想起他的客人來。他推開門,很抱歉地對茨威格說:“哎喲!你看我,簡直把你忘記了。對不起,請不要見怪。”
(“猛然”是忽然、驟然的意思,經過客人大聲提醒,羅丹才剛剛想起客人還在邊上,可見他工作專注的程度。)指導朗讀,讀出抱歉的語氣。
3、分角色朗讀第4節,抓住提示語,讀好人物的語氣。
五、學習第5節,總結全文。
1、過渡:面對工作如此全神貫注的羅丹,他的摯友茨威格非但沒有責怪他,而且還受到了深深的觸動,他后來回憶說——(生齊讀最后一句)
2、這段話是什么意思?學了這課后,你以后會怎樣做?
3、師總結全文。
板書:32全神貫注
一會兒一會兒
羅丹好像似乎如癡如醉
一刻鐘半小時
大約過了一個小時
教學反思:在這堂課上,我發現學生朗讀時語氣平淡,缺乏激qing,盡管我在課堂上及時作了指導,但效果還是不明顯。特別是在“把你自己認為最能表現羅丹工作時全神貫注的句子讀出來”的這一教學環節中,不管是自由朗讀,還是比賽朗讀,聽到的只是平淡的朗讀聲,根本沒有把羅丹工作時的全身心投入、如癡如醉的工作作風表達出來。
全神貫注教案 篇3
學習目標:
1.學習課文生字6個,積累詞語9個,用學過的方法理解有關詞語。
2.學習并背誦第2節,體會作者是如何刻畫羅丹全神貫注工作的情景的。
3.懂得要做好一件事,就必須全神貫注。
教學重點和難點:
1.學習并背誦第2節,體會作者是如何刻畫羅丹全神貫注工作的情景的。
2.學習羅丹認真工作的情景,懂得要做好一件事,必須全神貫注。
教學準備:
跟課文內容有關的課件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1、 談話引入,
師:課前,同學們已經預習了課文,誰能告訴大家,課文中出現了哪兩個人物。
(1)板書:羅丹 斯蒂芬.茨威格
指導讀人名,隨即出示圖片《沉思》、《思想者》,一件作品市場拍賣價100萬美元左右。
茨威格,奧地利作家,是羅丹最親密的朋友,用課文里的詞說“摯友”,茨威格是羅丹的摯友,誰是你的摯友?
(2)除了“摯友”,課文中還有新詞,一起來看看!誰來讀?
出示:儀態 杰作 抱歉 感觸 猛然 端詳 莫名其妙 全神貫注
2.揭示課題。
3、學生齊讀題,給課題找近義詞。(聚精會神、一心一意、專心致志)
4、給課題的前后加些詞語,使它成為一句完整的話,這句話要跟課文的內容有聯系。
學生說了教師馬上板書:羅丹全神貫注地修改女像。
5、針對這句話你有什么問題要提?
6、梳理問題:重點解決“羅丹是怎樣全神貫注地工作的?”
7、重點學習第2節。
8、要解決這個問題,去讀哪段?(第2段)會讀嗎?會背嗎?想聽老師背嗎?老師背不來怎么辦?(提個醒)
9、老師有感情地背誦第二段。
10、劃出羅丹是怎樣全神貫注地工作的句子。
11、體會讀句子“只見羅……手不停地揮動……”
想像說話:
只見羅丹一會兒上前,一會兒后退,嘴里嘰里咕嚕的,好像在說:”________
忽然眼睛閃出異樣的光,又似乎在爭論:______________
12、從哪里看出他工作更投入了。出示句子。“一刻鐘過去了,……重新把濕布披在塑像上。”
(1) 想想它是按照什么順序來描寫這個過程的?劃出表示時間變化的詞。
(2) 從這三個表示時間的詞可以看出什么?
(3) 指(4) 導朗讀。
師引讀第2節。
羅丹為什么癡癡地微笑,然后輕輕吁了口氣?試著說一說。
出示說話練習:
一個小時后,羅丹停了下來,對著女像癡癡地微笑,然后輕輕地吁了口氣,自言自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結:此時的羅丹已完全沉醉于藝術創作中了,簡直入了迷,你還能用其他詞來形容此時的羅丹嗎?
會背的自愿站起來背。
15、學習3、4、5節。
16、修改雕塑時全神貫注,以至于工作完竟然忘了客人的存在,讀讀三四節,你從哪里可以看出?
17、抓住“竟”、“猛然”
18、第3、4節是對羅丹全神貫注工作做補充描寫。
19、工作如此全神貫注的羅丹,茨威格是怎么想的?
20、小練筆:寫寫這節課自己的感觸。
板書設計:
羅丹
羅丹全神貫注地修改女像。
斯蒂芬.茨威格
全神貫注教案 篇4
1.教學設計學科名稱:《全神貫注》
2.所在班級情況,學生特點分析:學生已經初步讀通了課文,掃除了字詞障礙,但是對運用描寫主人公動作、語言、形態方面的語句,通過一個具體的事例來表現人物的特征理解膚淺,需要引導學生深入理解。
3.教學內容分析:課文講法國著名雕塑家羅丹邀請摯友芡威格參觀他的工作室時,對他的一件杰作感到不滿,就全神貫注地修改女像,差點把芡威格鎖在工作室的事。讓學生學習做事要有執著的態度和全神貫注的精神和一絲不茍的作風。初步學習作者運用生動的語言、動作、神態的描寫展現人物品質的寫作方法。
4.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全神貫注”的意思,學習羅丹做事專心致志、全神投入的精神
2.在結合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的基礎上,理清文章條理。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結合課文內容體會全神貫注的含義,理解課文結尾一段話。
2.了解段與段之間的聯系。
3、學習作者刻畫人物的方法。
5.教學難點分析:
1、通過品讀描寫人物言行的語言,體會羅丹全神貫注工作的情景。
2、學習羅丹認真工作的品質,懂得要做好一件事,必須全神貫注。
6.教學課時:兩課時
7.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2、學會本課6個生字詞。
3、讀懂每個自然段,概括每個自然段的段意,給文章劃分結構段。
教學重點、難點:讀懂每個自然段,以自然段為依據,劃分結構段。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在上課之前,老師想先讓你們看幾幅圖片(出示羅丹作品圖片《思想者》、《沉思》和《行走的人》,其中一件作品市場拍賣價100萬美元左右。)這些圖片都是什么來的?(雕塑)那么大家知道這些價格不菲的雕塑是誰的作品嗎?沒錯,它們就是羅丹的作品。那么大家了解認識羅丹嗎?(課件出示羅丹的有關資料)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關于羅丹的課文——《全神貫注》。
1、出示課題,齊讀課題。
2、讓學生利用工具書解釋“全神貫注”一詞。
(“全神貫注”是全部精神高度集中的意思。)
二、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1、聽課文錄音,思考作者圍繞“全神貫注”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作者圍繞“全神貫注”寫了法國大雕塑家羅丹邀請摯友奧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到家做客時,由于全神貫注地雕塑作品,卻把朋友忘得一干二凈的事情。)
2.順便解釋“雕塑”、“奧地利”、“摯友”:
(“雕塑”,造型藝術,用泥土、石膏、竹木、玉石、金屬等材料雕刻或雕塑藝術形象。“奧地利”,奧地利共和國,位于歐洲中部,首都是維也納。“摯友”,“摯”,誠懇; 指親密的朋友。)
三、學習生字詞
1、再聽課文錄音,把本課的生字詞圈畫出來。(課件出示生字詞)
2、解釋生字詞,并嘗試用生字詞組詞。
3、老師帶讀生字詞,學生跟讀
4、注意下面這幾個字的讀音:
“摯”是翹舌音,“醉”是平舌音。
“雕塑”的“塑”讀“sù”,不要讀成“sǘ”。
“不禁”的“禁”要讀成“jīn”,不要讀成“禁止”的“jìn”。
“徑(jìng)自”是表示自己直接行動。“徑”不要誤讀成“jīng”的音。
“悄悄地站在一邊”和“悄悄話”中的第二個“悄”應讀兒化音。
“嘰哩(li)咕嚕”,這里形容說話別人聽不清楚。“哩”應讀成輕聲。
5、注意以下字的字形結構:
“誕生”的“誕”的中間是“廴”,不要寫成“辶”。
“羅丹”的“丹”,不要和“舟”相混。
“醉”的左半部是“酉”,中間不要少寫一橫。
“激烈”、“激動”的“激”和“邀請”的“邀”,部首不同,前者是“氵”,后者是“辶”。
四、按自然段默讀,概括出自然段段意,再討論劃分結構段。要求邊讀邊想,邊畫出重點和概括性詞語或句子。
1、概括各個自然段的段意:
第1自然段:羅丹邀請茨威格到家做客,在參觀工作室時,發現作品還有毛病,要立刻修改。
第2自然段:羅丹全神貫注地修改女像作品。
第3自然段:羅丹工作完,隨手拉上門準備上鎖。
第4自然段:羅丹發現茨威格被關在工作室里了。
第5自然段:茨威格對這件事感受很深。
2、劃分結構段,并概括段意:
第一大段(第1自然段):講羅丹邀請茨威格到家里做客并參觀他的工作室。
第二大段(第2自然段):講羅丹怎樣修改女像。
第三大段(第3、4自然段): 講茨威格被關在工作室。
第四大段(第5自然段):講茨威格的感受。
五、小結:
這節課我們初步了解《全神貫注》這篇課文的結構,還學習了本課的6個生字詞,下節課我們再繼續學習這篇課文。
六、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詞。
2、重點預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結合課文內容,體會“全神貫注”的含義,學習羅丹做事真心專注、投入的精神。
2、學習作者抓特點、寫具體的寫作方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體會“全神貫注”的含義,理解課文結尾茨威格說的一段話。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導入新課:
同學們,昨天我們已經初步了解了《全神貫注》這篇課文,大家還記得我們學了什么嗎?(學生回憶)那么羅丹究竟是怎么全神貫注地工作的呢?作者又是怎么描寫這些細節的呢?今天我們就來繼續學習這一篇課文。
二、講讀第一自然段:
1、齊讀第一自然段,思考:事件的起因是什么?
(羅丹邀請茨威格到他家去作客,并帶他參觀他的作品,茨威格拍手叫好,羅丹卻發現了問題。)
2、茨威格是怎樣評價這件雕塑的?
茨威格不禁拍手叫好,他向羅丹祝賀又一件杰作的誕生。
“杰作”說明了什么?(說明羅丹雕塑的技藝高深)
“又”說明了什么?(說明羅丹不斷地創作作品)
可是羅丹覺得怎么樣?(羅丹覺得還有毛病,表示需要修改)
3、結合句子的內容看看,“端詳”一詞寫成“看”可以不可以?為什么?“皺著眉頭”表示了什么?
(“端詳”寫成“看”不可以。因為“端詳”是仔細看的意思;“看”只是看,沒有“仔細”的內容。如果用了“看”,羅丹創作態度上的認真,就表現得不夠充分了。 “皺著眉頭”,表示事情難辦,得想個辦法解決。俗話說,眉頭一皺,計上心來。說明羅丹工作態度是嚴肅的,對自己的作品要求是嚴格的。)
三、閱讀分析第二自然段。
1、畫出課文中能表現羅丹全神貫注的句子,想象羅丹的心理活動。
(課件出示句子)
(1)只見羅丹一會兒上前,一會兒后退,嘴里嘰里咕嚕,好像在跟誰說悄悄話。
羅丹在跟誰說悄悄話?(自言自語);
他一會兒上前是為了 尋找細微的毛病 ,一會兒后退是為了 觀察整體 ,嘴里還 嘰里咕嚕的 。
(2)忽然眼睛閃著異樣的光,似乎在跟誰激烈地爭吵。
“異樣”的眼光是指不同尋常的眼光,這是通過描寫羅丹的神態,反映他想到了一個比較滿意的修改方案。“激烈的爭吵”是有可能指方案又感到不成熟,可用可不用,還在推敲之中呢。
你從他異樣的目光里看到了什么?(有了新的構思,卻有猶豫不決)
(3)他把地板踩得吱吱響,手不停地揮動……
(“踩得吱吱響”,“不停地揮動”是通過寫腳的動作的重量大,手的動作的連續不斷,說明羅丹在緊張忙碌地修改塑像)
(4)一刻鐘過去了,半小時過去了,羅丹越干越有勁,情緒更加激動了。
(說明羅丹工作起來時完全忘記了時間)
(5)他像喝醉了酒一樣,整個世界對他來講好像已經完全消失了。
喝醉了酒是什么樣?根據生活中見過的說一說。“整個世界對他來講好像已經消失了”是一種什么景象呢?
(一種是神態不清,有失常態,這里不指這種。還有一種是蒙頭大睡,好像不醒人事似的。正像課文中講的:整個世界好像已經消失了。課文用喝醉了酒,處于沉迷狀態,比喻羅丹全身心地投入到修改作品的工作中,其他什么也不管不顧了。這是“全神貫注”的最高狀態。)
(6)大約過了一個小時,羅丹才停下來,對著女像癡癡地微笑,然后輕輕地吁了口氣,重新把濕布披在塑像上。
羅丹的女像的毛病,只是左肩偏了一點兒,臉上可能還有一點兒不滿意的地方,修改共用了多長時間?(大約一個小時。)
課文為什么要從“一刻鐘過去了,半小時過去了”寫到“大約過了一個小時”呢?是不是太啰嗦了?索性直接寫“大約過了一個小時”不好嗎?為什么?大家想一想,再回答。
(課文從“一刻鐘過去了”,“半小時過去了”,寫到“大約過了一個小時”,時間由短到長,步步加深,給人的感覺是時間過得太慢了、太長了。作品那么一點兒毛病,竟用了那么長時間。這就從側面突出了羅丹“全神貫注”、認真工作的忘我精神。)
表演一下“癡癡的地微笑”。 從羅丹的這個表情,他對這個塑像感到“滿意”了。想象一下羅丹這時的心情。(高興)帶著高興的語氣讀讀這句話。
四、閱讀分析第三、第四自然段:
1、有感情地朗讀這兩個自然段,想一下這兩段寫了一件什么趣事?
(寫羅丹忘了茨威格的存在,差點就把茨威格鎖在里面了。)
2、茨威格見羅丹工作完了,“徑自走出門去,隨手拉上門準備上鎖”,這句話的“徑自”和“隨手”是什么意思?表明羅丹的什么?
(“徑自”是表示羅丹修改完作品,自己直接拉上屋門離去,沒繞道,也沒看一下周圍。“隨手”是指羅丹走出屋門順手就要鎖門。這兩個詞放在句子里,說明羅丹還沒有從剛才埋頭工作的狀態中解脫出來,把朋友忘得一干二凈。這充分證明,羅丹工作時“全神貫注”已經到了如醉如癡、全身心投入的程度了。)
3、結合上下文,想一想第四段中的“莫名其妙”是什么意思?
(表明羅丹工作完了,竟不顧友人的存在,徑自走出門去,準備上鎖,這件事太奇怪了,使得茨威格不明白事情的奧妙和真相。)
4、當茨威格叫住羅丹的時候,羅丹這才猛然想起他的客人來。他推開門,很抱歉地對茨威格說:“唉喲!你看我,簡直把你忘記了。對不起,請不要見怪。”從這幾句話里的“這才猛然想起他的客人來”的“猛然”和“簡直把你忘了”的“簡直”兩個詞語,你體會出什么問題來?
(羅丹“全神貫注”地修改女像,身邊雖然站著朋友,實際上在羅丹的心目中,朋友根本不存在了。現在修改結束了,突然想起請來做客的朋友還在跟前。)
5、分角色朗讀這兩個自然段。
五、閱讀分析課文最后一段。
1、齊讀這一段話。
2、這段的第一句話“茨威格對這件事有很深的感觸。”,這里的“感觸”是什么
意思?
(“感觸”即是跟外界事物接觸而引起的思想情緒。這里指茨威格接觸了羅丹“全神貫注”地修改作品這一外界事物,所引起的思想情緒。)
3、讀一讀茨威格感觸很深的兩句話,想一想,說一說,有什么含義?對我們有什么啟發和教育?
(茨威格感觸很深的兩句話是:那一天下午,我在羅丹工作室里學到的,比我多年在學校里學到的還要多。因為從那時起,我知道人類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應該全神貫注。)
含義:這句話是說,那天下午在羅丹的工作室學到的比在學校里學到的還要多,不是指學到的知識或能力怎樣多,而是指學到羅丹對藝術創作的嚴肅、認真的態度和全神貫注的工作精神。有了這種態度和精神,可以學到很多有用的知識和能力,可以創作更好的藝術作品。總之,強調這一天下午的收獲是非同尋常的精神財富。
六、總結全文:
同學們,到今天為止,我們已經把《全神貫注》這篇課文全部學完了,希望同學們回去以后要好好體會和學習羅丹那種全神貫注的精神,學會做任何事情都應該像羅丹在他的工作室修改他的作品女像那樣,認認真真地去做,全神貫注地去做,那樣我們才會取得預期的效果。
8.課堂練習:
1.讀人全神貫注做事的故事,寫讀書筆記或讀后感;
2.模仿文章描寫人物的方法,寫一個生活中的片斷。
3.選擇你認為描寫最精彩的句子摘抄下來
9.作業安排:
1、做課后練習第3第4題。
2、用“莫名其妙”和“感觸”兩個詞各造一個句子。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0. 附錄(教學資料及資源):課件
11. 自我問答:在這堂課上,我發現學生朗讀時語氣平淡,缺乏激qing,盡管我在課堂上及時作了指導,但效果還是不明顯。特別是在“把你自己認為最能表現羅丹工作時全神貫注的句子讀出來”的這一教學環節中,不管是自由朗讀,還是比賽朗讀,聽到的只是平淡的朗讀聲,根本沒有把羅丹工作時的全身心投入、如癡如醉的工作作風表達出來。
全神貫注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6個生字,結合上下文體會新詞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體會并學習羅丹精益求精、全神貫注的工作態度,及通過具體事例的描寫來表現人物全神貫注的寫法。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羅丹全神貫注的工作態度,及通過具體事例的描寫來表現人物全神貫注的寫法。
學情分析:
這是篇略讀課文,生動地記敘了法國大雕塑家羅丹邀請奧地利作家斯蒂分.茨威格到家做客,自己如癡如醉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完全忘記了客人的事。學習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讓學生學習做事要有執著和全神貫注的精神,培養一絲不茍的作風;二是初步學習通過人物言行描寫表現人物的品質。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激發興趣。
1、出示一段文字資料,學生默讀,這是怎樣一個人?
他5歲上學,開始成績中上,后來成績越來越差,經常受到老師的批評和同學們的譏笑,有時還被罰站,9歲被迫轉學,他沒有考上大學。
2、再出示一段文字資料,學生默讀,這又是怎樣一個人?
他是法國最著名的雕塑家,一生創作了許多優秀作品,他的雕塑神態生動,內涵豐富,深受世界各國人民喜愛。他的創作對歐洲近代雕塑的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3、這兩段話介紹的是同一個人,那就是羅丹(出示羅丹照片)。讀了這兩段資料,你有什么問題嗎?
二、揭示課題,初知大意。
1、羅丹成功的秘訣是什么?今天就讓我們隨著羅丹的朋友——奧地利著名
作家茨威格一起走近羅丹,學習一篇關于羅丹的課文。讀題目。
2、什么是全神貫注?由這個詞你想到什么?
3、指名學生根據課題來說說課文主要內容。
4、小結:有時候,在課題的前后補上一些內容,連成一句話,就能了解
課文的大概內容。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課文是怎樣描寫這件事的呢?自由讀讀課文,生字讀準,課文讀通,思考:課文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接著寫什么?最后寫什么?
2、學生讀詞語,相機糾音,強調“摯”、“塑”等字形。
邀請 摯友 塑像 誕生 激烈 徑自 猛然 抱歉 感觸
3、交流:課文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接著寫什么?最后寫什么?師相機板書。指名學生結合板書與課題,連起來說說主要內容。相機指導。
發現毛病 修改塑像 忘記摯友 深有感觸
4、小結:把課文每一部分的內容加以綜合組織,歸納出來的故事內容更加清晰與完整。那么,對于這件事,事后茨威格是怎樣評價的呢?出示茨威格的話,指名讀:
一個偉大的人給了我一個偉大的啟示。那件仿佛微乎其微的事,竟成為我
一生的關鍵。
5、你有什么問題嗎?
(為什么這件小事會影響茨威格的一生?影響茨威格一生的究竟是什么?)
四、感受形象,了解寫法
1、下面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和茨威格一起去認識羅丹。請學生用喜歡
的方式讀讀課文,劃出印象最深的描寫羅丹的句子或詞語,感受感受。
2、隨機重點感悟以下句子,指導朗讀:
●羅丹自己端詳一陣,卻皺著眉頭,說:“啊!不,還有毛病……左肩偏了點兒,臉上……對不起,請等一等。”他立刻拿起抹刀,修改起來。
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感受“杰作”一詞,體會羅丹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
● 只見羅丹一會兒上前,一會兒后退,嘴里嘰里咕嚕的,好像跟誰在說悄
悄話;忽然眼睛閃著異樣的光,似乎在跟誰激烈地爭吵。他把地板踩得吱吱響,手不停地揮動……一刻鐘過去了,半小時過去了,羅丹越干越有勁,情緒更加激動了。他像喝醉了酒一樣,整個世界對他來講好像已經消失了——大約過了一個小時,羅丹才停了下來,對著女像癡癡地微笑,然后輕輕地吁了口氣,重新把濕布披在塑像上。
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感受羅丹的情感變化與全神貫注的工作態度,體會文章
的描寫特色。
●羅丹徑自走出門去,隨手拉上門準備上鎖。
3、聯系上下文,寫一寫:走出羅丹的工作室,茨威格心想: 。
4、交流點評。
5、茨威格被羅丹精益求精、全神貫注的工作態度打動了,順勢出示結尾:
茨威格對這件事有很深的感觸。他后來回憶說:“那一天下午,我在羅丹工作室里學到的,比我多年在學校里學到的還要多。因為從那時起,我知道人類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應該全神貫注。”
● 指導朗讀。
● 學生談感受。
五、拓展延伸,深化主題。
1、再次出示茨威格的話,指名讀:
一個偉大的人給了我一個偉大的啟示。那件仿佛微乎其微的事,竟成為我
一生的關鍵。
2、這個偉大的人——羅丹影響了茨威格一生,也影響了歐洲的雕塑發展,為世人留下了許多不朽的作品。學生欣賞羅丹的藝術作品。
3、學生談感受。
附板書:
一、發現毛病
二、修改塑像 精益求精
三、忘記摯友 全神貫注
四、深有感觸
全神貫注教案 篇6
教學目標:1學習本課生字,理解“全神貫注”“雕塑”“摯友”等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聯系實際生活體會最后一個自然段的含義
3學習羅丹做事情心神專注,投入的精神
4學習作者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學重點:1體會文中“全神貫注”的意思
2學習作者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學難點:學習作者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
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直接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位著名的藝術家,他就是法國雕塑大師—羅丹。
(板書課題)
師:我們一起來讀一下這篇課文的題目。我們能給它換個近義詞么?
解譯:全神貫注,全部精神高度集中,專心致志的去做一件事,一心一意的去做一件事
師:那么我們就先來全神貫注的做一件事,思考一下,誰能在課題的前后加上一些詞語,使它成為一句意思完整,又跟課文內容有關的話?
(羅丹全神貫注的修改女雕塑,忘記了朋友的存在。)
解譯:雕塑,一種造型藝術,用竹木等材料雕刻藝術形象
師:就羅丹全神貫注的修改女雕像,你有什么問題要提?
(羅丹為什么要全神貫注的修改女雕像?)
(羅丹怎樣修改女雕像?)
二 初讀課文
師:帶著這兩個問題,我們快速讀一次全文,讀之后想想課文每段寫了什么?
(生自由讀課文)
交流:(用四個字板書)發現毛病—修改雕像—忘記摯友—深有感觸
解譯:摯友,親密的朋友,最好的朋友
三 讀議結合,理解語句
師:同學們真聰明,這么快就把整篇課文概括出來了。那么我們乘勝追擊,趕緊去解決第一個問題。為什么羅丹要修改女雕像?要解決這個問題,該讀哪一個自然段?
(生齊讀第一自然段)
交流:為什么要修改呢?你從哪句話看出來,大聲讀出來。
師:老師手上有一件小雕塑,你來當一回羅丹上來端詳一下這件藝術品,好么?
師:誰來總結一下,說說羅丹為什么要修改塑像?不過這次有點難度,用上“雖然,但是,所以”這一組關聯詞。
(雖然這個雕塑儀態端莊,但是左肩偏了一點,臉上還有毛病,所以要修改。)
師:這座雕像其實已經很好了,好到什么程度?用課文中的一個詞語來概括。
(杰作)
師:羅丹是一個精益求精的藝術家,發現毛病,他二話不說,拿起抹刀就修改起來。故事講到這里,最精彩的一段終于來了。同學們拿起筆,在第二自然段請找出你感興趣的句子,畫一畫,讀一讀。
a羅丹一會兒向前,一會兒后退,嘴里嘰里咕嚕的,好像跟誰說悄悄話。
師:你來分享一下你畫出的句子。
師:你能說說。羅丹一會向前,是在看什么呢?一會又后退,又在看什么呢?
分析:向前看,是觀察細微的地方;向后退,是觀察整體造型;前看看后看看,都是為了讓自己的作品更加的“完美”。
師:他在和誰說話呢?會說些什么呢?
(自言自語)
師:為什么不和茨威格說話呢?
(他已經忘記了茨威格的存在了)
師:他全神貫注,忘記了身邊的朋友。這里一系列的動作,語言描寫得真到位,作者還恰當的用上了想象,想象羅丹在和誰說著悄悄話。
板書:動作描寫,語言描寫,想象
師:同學們再讀一次這句話,在讀中感受羅丹的動作以及語言。
師:旁注板書
b忽然,他眼睛閃著異樣的光,似乎在跟誰激烈地爭吵。
師:你能告訴我這一句屬于什么描寫么?
(神態描寫,語言描寫)
師:里面有兩個詞組迫不及待的要跳出來,它們要來考考我們同學。我們來看看。(ppt)
分析:異樣的眼神,指不同尋常的眼光,屬于神態描寫,反映他想到了一個比較滿意的修改方案。
激烈的爭吵,有可能方案又不是最完美的,他的內心也在猶豫不決,自己內心有兩個小人在激烈的爭吵。
師:這兩個詞組的作用這么大啊,老師要把其中的一些詞語去掉,我們來對比讀一下。(ppt)
師:通過朗讀,我們不難發現,僅僅是多了異樣和激動這兩個形容詞,原句棒極了。第二句讀起來似乎少了一種氣氛。同學們自己多讀讀第一句,多了這兩個詞,你能想象當時的羅丹是怎樣的神情么?
(他興奮得手舞足蹈,轉眼又眉頭緊鎖,激動地嘴里念念有詞)
師:僅僅是兩個詞,就讓我們身臨其境般得感受到了當時羅丹想到好方案時的興奮,以及在幾個方案之間的艱難抉擇。同學們,選擇恰當的形容詞,多么重要,能給你的文章添色不少。我們再來齊讀這一句。
c他把地板踩得吱吱響,手不停的揮動。
師:通過學生表揚讓學生體會到當時的緊張,激動以及忙碌。
分析:這是動作描寫,說明當時羅丹工作師很忙碌。
d他像喝醉了酒一樣,整個世界好像都消失了。
師:全世界都消失了,他忘記了自己,忘記了世界,他的眼里只有(女雕像)。羅丹沉醉于藝術,就像喝醉了酒一樣。誰能形容一下,喝醉酒是怎樣的一種狀態?
師:課文用喝醉酒,處于沉迷狀態來形容此時此刻的羅丹,這是“全神貫注”的最高境界呀。這種形容妙極了,把羅丹的神態淋漓盡致的描繪出來了。
e一刻鐘過去了,半小時過去了,羅丹樂越干越有勁,情緒更加激動了。
分析:女雕像只是左肩偏了一點點,臉上有一點瑕疵,修改總共用了多長時間?文章為什么要從“一刻鐘過去了,半個小時過去了”寫到“大約過了一個小時”?太羅嗦了。為什么要這么寫呢?
時間從短到長,步步加深,給人的感覺就是時間過得很漫長。一點小毛病,竟修改了如此長的時間,從側面寫出了羅丹全神貫注投入工作,忘了時間,忘了一切。
f大約過了一個多小時,羅丹才停下來,對著女像癡癡地微笑,然后輕輕吁了口氣,重新把濕布披在塑像上。
師:你能把它讀好些嗎?先聽我讀
生讀
師:他輕輕吁了口氣,說明他這時心里—很輕松,很舒服。
師:你能讀出羅丹開心,舒服的感覺來嗎?
師:我們也像他一樣讀出舒服開心的感覺來。
師:誰能自告奮勇的讀3,4段呢?
師:這里頭講了一件什么新鮮事呢?
(羅丹差點把茨威格鎖在屋子里了。)
師:這可真是一件新鮮事啊,明明邀請朋友來參觀的,最后卻差點把朋友鎖在屋子里了,為什么會發生這種事情呢?
師:茨威格對這件事感觸頗深啊。
(生齊讀最后一段)
師:茨威格說的話中有那一句是最重要的?
(人類的一切工作~~~就應該全神貫注。)
師:在這篇課文中,羅丹認為什么事情是有價值的?(修改女雕像)他認為這件事情應該做好么?所以他怎么做?(全神貫注地修改)
師:那天下午茨威格在羅丹哪里學到的不是知識或者師能力,而是一種精神,那就是對藝術創作的嚴肅,認真的態度和全神貫注的工作精神。這是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
四 小結
師:誰能用上“發現毛病”和“全神貫注”“修改塑像”“忘記摯友”“深有感觸”連起來說句話呢?
(因為羅丹發現女塑像有毛病,所以就修改塑像。因為羅丹全神貫注地修改雕塑,所以忘記了摯友,茨威格對這件事情深有感觸。)
師:今天我來上這節課,我認為這件事非常值得做,而且我想把這節課上好,所以我全神貫注地上。同學們也都在全神貫注的學,所以這節課我們配合的棒極了,真的謝謝同學們今天的全神貫注。
我們同學當前的任務是學習。對于我們來說,學習就是值得去做的事情,那
么我們應該怎樣把它做好?應該全神貫注的學習,這樣我們的學習就會天天向上。(板書)
師:在這個世界上,我們肩負的任務責任,會隨著時間而變化,但是人類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應該全神貫注。(板書)
板書設計: 全神貫注
‖
全神貫注
發現問題|—修改雕像—忘記摯友—深有感觸
‖
值得去做 要做得好 全神貫注
發現問題|—修改雕像—忘記摯友—深有感觸
‖
人類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應該全神貫注
發現問題|—修改雕像—忘記摯友—深有感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