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和學生教案(通用3篇)
孔子和學生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本課共四段,內容簡短。第一段主要講孔子是春秋時代的大教育家,他主張的“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受到學生的敬重。第二段主要講孔子在評價學生的優點的同時謙虛地表示自己的不足,需要不斷地學習。最后一段講后人對孔子的評價。
二、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訓練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能力。
3、激發學生對孔子的敬佩之情并結合自身樹立正確學習觀。
三、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含義。
2、孔子的教育思想對學生的影響。
四、教學手段:多媒體電腦、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認識這個人嗎?(課件展示孔子畫像)你是怎么認識他的?(在書上、電視上、掛圖、走廊的名人相框中……)看來咱同學的視野還挺開闊的,那你還知道有關孔子的哪些信息呢?(學生交流),師補充:孔子不僅是我國春秋時代的大教育家、大思想家,他還是儒家文化的創始人,孔子的思想及其言行被他的弟子收入《論語》中,后人為紀念孔子還專門修建孔廟,孔廟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孔子這樣一個偉大的教育家,你們想知道他是怎樣教育學生嗎?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由讀課文,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提出閱讀要求。
①在文中圈出不懂的問題。
②思考:孔子是一個 的人,我從文中、地方看出來的。
2、學生質疑
老師聽說過一句話:“問號是開啟智慧大門的鑰匙”“讀書貴有疑”,剛才同學們在自讀課文時,我發現有的的同學在文中標示出自己的疑問,還有的同學甚至向孔子提出自己的疑惑,老師覺得同學們讀書的境界提高了很多,我很欣賞你們。
(學生可能會對文中的生詞和難理解的句子提出疑問,如“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和顏悅色”等,引導學生在理解這些詞語時可將四個字逐字拆開理解字面的意思,再考慮放在語境中的意思,比如“和顏悅色”引導學生說出四個字的字面意思,“溫和的容顏,高興的臉色”放在此語境中也是指一個態度和藹)
3、學生釋疑
孔子是一個 人,我從文中、地方看得出來。
綜合學生們的意見,老師隨機板書:
孔子是個有愛心、偉大、謙虛、受人尊敬、了解學生、不貪財、善于教育、因材施教的人。
同學們的詞匯真豐富,由此我們對大教育家孔子有了更深刻的印象了,孔子身上有這么多品質,那么他的哪種品質給你印象最深,對你的感染最大呢?(孔子的謙虛,那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孔子的謙虛好嗎?
(三)品味賞析,朗讀感悟
1、品讀第二段
下面請同學們同桌搭檔分角色朗讀第二段,同學們要注意讀出人物的語氣。
①同學們自愿分角色朗讀。
②其他同學點評
師總結大家意見,讀孔子時語氣應舒緩,讀出虛心;子夏的語氣要讀出疑惑。
③再找2個同學分角色朗讀
這次他們讀的怎么樣?對兩個人物感情把握得都很到位,老師我在這里另有疑惑:你說孔子和子夏在對話時會有怎樣的動作和表情呢?請大家插上想象的翅膀,展開聯想,等會我們來個“孔子論學模仿秀”怎么樣?誰愿意演繹孔子?子夏呢?(掌聲雷鳴)太精彩了!想不到咱班同學們不僅是課堂上學習的小精靈,更是舞臺上的明星,不愧為21世紀的才子才女呀!我們再次用掌聲感謝剛才兩位同學,讓我們目睹了春秋時期孔子論學場面。
孔子是一個德高望眾的老師,他敢在學生面前,說出自己的不足,他的謙虛的確令人佩服,難怪孔子的這一品質可以影響到那么多同學,其實孔子的品質更深深地感染著我,同學們想知道是什么呢?就是孔子作為教育家,他對自己的學生行為觀察細致,對學生的性格了解深刻,我做得還遠遠不夠,所以老師以后也要向孔子學習呢,那讓我們大家共同來賞析這一段好嗎?
2、品讀第三段
①分角色朗讀
這次分角色朗讀老師也想參加一份行嗎?那你們希望我讀哪個角色呢?(孔子)那好,今天我就來當回孔子,誰愿意扮演我的學生子夏呢?好,我們來個師生使用。
②學生點評
謝謝同學們對老師朗讀的肯定,其實老師覺得我的語速處理得不如子夏,以后我們要互相學習好嗎?
③問題探討:“子夏點頭稱是,他明白這也是老師對自己的教育”一句中,老師對子夏的考評是什么?
(此環節根據學生的分析情況,由個人思考到同桌交流再到小組合作探究)
同學們,子夏經過孔子的指點深受啟發,那你呢?
下面我們小組再來次互動,分別說:各自的優點和缺點。
(四)拓展升華
哪個同學最有勇氣能開誠布公地說出自己的優點或缺點
(學生交流)
老師相信他敢于說出自己的優缺點以后就敢于去面對,他會做得更好!
(學生交流、)
(此環節當有的學生否認自己有優點失去自信時,我隨機調動全班同學用放大鏡尋找他的優點,以為其樹立自信心)
我真高興,大家都敞開了心扉,說出了自己的心理話,那你們知道彼此的優缺點后,會怎樣做?
大家說得非常棒!我看到了同學們不斷改進自己,虛心學習的身影了,孔子也有一些看法和你們說的一樣,他是這樣說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將孔子名言齊讀,男生讀,女生讀,背誦)
(五)小結及收獲
這節課我們一起走近了孔子,知道了他在教育學生方面是位了不起的老師,他的思想、他的人格深深地影響了他的學生,影響了他學生的學生,以至影響了中國的教育,被世人尊稱為“萬世老師”(板書)
假如時光可以倒流,你遇見了孔子,你有什么話對他說呢?
六、作業
《我與孔子的對話》
板書設計:
孔子和學生
孔 愛心 萬
了解學生 世
謙虛 先
子 因材施教 師
孔子和學生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自主認識生字新詞.辨別多音字"教,處,為"的讀音.能聯系課文內容說說"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意思.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感受孔子的教育藝術,激發學生對"萬世之師"的尊敬之情.
【教學目標】
一,導入學習
1,出示"孔子"的畫像,認識他嗎 (板書:孔子)(媒體出示孔子的圖片和資料)
2,請學生介紹孔子.(板書課題:孔子和學生)
3,齊讀.(媒體出示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自學課文
(媒體出示自學提示: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2,孔子受到學生敬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用兩個詞概括.)
2..交流.
(板書:有教無類,因材施教)
三,研讀課文
1,學習孔子的"有教無類"
(1)什么是"有教無類" 學生理解詞義,老師評價點撥.
(2)讀讀課文,哪幾句話可以看出孔子的有教無類
(媒體出示:當時,只要你想跟孔子學習,哪怕是帶上一束肉干做見面禮或學費,孔子也會樂意收作學生.孔子從不以家境貧窮或富裕,天資聰明或愚笨來選擇學生,所以他門下的學生,包羅各種各樣的人才.)
(3)齊讀
2,學習孔子的"因材施教"
(1)什么是"因材施教" 文中哪幾小節寫了孔子的"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體現在哪里 (引出對3,4小節的研究)
(2)交流
①在孔子和子夏對話中出現了幾個人物 他們分別叫什么名字啊
(板書:顏回,子貢,子路,子張)
②孔子分別對他們做了什么評價 孔子跟他們相比,感覺自己怎么樣啊
(板書:信用好,聰明,勇敢,嚴謹莊重.)
③聽到孔子這么說,子夏很迷惑.
(媒體出示: 既然他們都各有長處,而且比您還要了不起,那他們為什么還要跟您學習呢 )
④大家是不是也有同樣的疑問呢 那就讓我們跟子夏一起去問問孔老先生,看看能不能解除我們的疑惑.問明白的同學請舉手告訴老師,孔子和你們說了些什么
(板書:不懂變通,不夠謙虛,不夠忍讓,為人嚴肅)
⑤分角色,分組讀3,4小節,能讀出孔子和子夏對話時的語氣.進一步啟發學生,使學生們進一步理解孔子的"因材施教".
四,小結復習
孔子不但受到學生的敬重,也受到后人的尊敬,被稱為"萬世之師",他為什么享有這么高的盛名呢 齊讀第五節.(板書:萬世之師)
(1)為什么說他對中國的教育事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呢 四人一組,討論一下,看看我們今天的教育哪些方面體現了孔子的教育思想.
(老師可以先舉例說明,例如不同年齡的人上不同的年級,學不同的東西,體現了因材施教等)
(2)可見,孔子是一個多么有遠見的人!如果你是孔子的學生,你想對他說什么 (媒體出示 說話練習:如果我是孔子的學生,我會對他說: )
五,拓展作業
1,課文在語言直播廳中列舉了一些關于孔子的名言,教師可以組織同學進行各種形式交流.(媒體出示: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2,照樣子,改寫句子
(媒體出示:照樣子,改寫句子.
例:孔子從不以家境貧窮或富裕,天資聰明或愚笨來選擇學生,所以他門下的學生,包羅各種各樣的人才.
孔子門下的學生,包羅各種各樣的人才,是因為他從不以家境貧窮或富裕,天資聰明或愚笨來選擇學生.
(1)因為孔子能夠做到因材施教,所以他受到了學生的敬重.
(2)孔子對中國的教育事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因此后人對孔子十分尊敬,稱其為"萬世之師".)
附:板書設計
2,孔子和學生
有教無類
顏回 信用好 不懂變通 萬世之師
因材施教 子貢 聰明 不夠謙虛
子路 勇敢 不夠忍讓
子張 嚴謹莊重 為人嚴肅
孔子和學生教案 篇3
課題: 孔子和學生
教學目標:
1、 初步體會“師生”間感情的珍貴,明白老師對自己教育的良苦用心,從而以百倍熱情投入到學習中,回報老師的付出。
2、 通過學寫摘錄筆記和閱讀名句格言等學習積累詞句的方法。
3、通過暢所欲言、開卷有益等環節練習使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體會師生間真正情意,并學會表達自己的感情。
教學重點:
通過語文的各項訓練,使學生能較好地運用口語和書面語與老師交流感情,使師生間情意進一步加深。
教學難點: 學生能較好地運用口語和書面語與老師交流感情。
教學準備:想想說說你跟老師之間發生的一些事情
教學時數:3課時
共 三 教時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及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課
前
參
與
一、預習課文要求。
1.自讀課文,用自己的方法獨立識字,把課文讀通、讀順。
2.邊讀邊圈點自己遇到的問題。
熟悉課文
課
中
探
索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出示“孔子”的畫像,你認識他嗎?板書“孔子”。
2.根據自己的預習情況請生上臺向大家介紹孔子。
3.過渡:孔子是我國春秋時代的大教育家,它一生教過三千多名學生。
4.板書課題:“孔子和學生”,齊讀課題。
5.引導學生思考:孔子到底是個怎樣的人?為什么人們稱他為偉大的教育家呢?
二、理解課文
1.帶著問題朗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邊圈點。
2.全班交流,說出自己的看法。
3.引導學生了解課文中孔子教育學生不分高低貴*,一視同仁,理解“有教無類”一詞。
引導學生了解孔子與子夏對話時根據學生具體情況進行不同的教育,理解“因材施教”一詞。
4.小組交流討論自己在預習中遇到的問題。
5.小組匯報交流情況,將疑難問題全班交流。
三、作業:采集孔子的言語,摘錄自己喜歡的。
第二課時
一、 把自己摘錄的孔子名言小組交流,談談自己對它的理解。
二、 用一句話說說自己對孔子的認識。
三、 拓展思考:
如果你是孔子的學生,你想對他說什么?
四、 讀名言警句,試著背下來。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句話表明了孔子對身邊人的態度。
2.“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這句話表明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教學相長”的特征,鼓勵學生獨立學習。
五、 讀課文,做摘錄筆記。教師指導后進生,學生之間相互交流評議。
第三課時
一、復習鞏固認詞:
富裕、天資、愚笨、選擇、謹慎、謙虛
二、比較記憶字形
裕 資 擇 謹 慎
浴 姿 澤 勤 真
三、練習寫生字10個。
讓學生了解孔子,但關于孔子的相關資料比較的多,注意教學時避免喧賓奪主。
繼續練習圈點問題,教師要巡視,務必使所有學生都能邊自瀆、邊思考。
結合語文天地中的名言警句,抄在摘錄筆記中,并朗誦,背下來。
學習生字時要注意“裕、謙、擇”等字,不要多點多橫。
課
后
延
伸
想想你跟老師之間發生的一些事情,并寫成日記。
再次體會作者對老師的尊重之情。
板 書 設 計
課 后 反 思
有教無類
孔子 萬世先師
因材施教
“十年書木,百年樹人;插柳之恩,我終生難忘!”學習完這篇文章后,全班的孩子都明白到了教師的偉大。但是我總覺得全班學生不是很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當我讓他們想想了老師對他們的關心和愛護時,他們幾乎是說不出什么來的.我看我還不能真正地講透課文,沒法引起學生的共鳴.正因為學生沒有喚起對教師的點滴回憶,所以學習完文章后的作業寫得很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