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和學生》教案
一、教材分析本課共四段,內容簡短。第一段主要講孔子是春秋時代的大教育家,他主張的“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受到學生的敬重。第二段主要講孔子在評價學生的優點的同時謙虛地表示自己的不足,需要不斷地學習。最后一段講后人對孔子的評價。
二、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訓練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能力。
3、激發學生對孔子的敬佩之情并結合自身樹立正確學習觀。
三、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含義。
2、孔子的教育思想對學生的影響。
四、教學手段:多媒體電腦、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認識這個人嗎?(課件展示孔子畫像)你是怎么認識他的?(在書上、電視上、掛圖、走廊的名人相框中……)看來咱同學的視野還挺開闊的,那你還知道有關孔子的哪些信息呢?(學生交流),師補充:孔子不僅是我國春秋時代的大教育家、大思想家,他還是儒家文化的創始人,孔子的思想及其言行被他的弟子收入《論語》中,后人為紀念孔子還專門修建孔廟,孔廟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孔子這樣一個偉大的教育家,你們想知道他是怎樣教育學生嗎?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由讀課文,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提出閱讀要求。
①在文中圈出不懂的問題。
②思考:孔子是一個 的人,我從文中、地方看出來的。
2、學生質疑
老師聽說過一句話:“問號是開啟智慧大門的鑰匙”“讀書貴有疑”,剛才同學們在自讀課文時,我發現有的的同學在文中標示出自己的疑問,還有的同學甚至向孔子提出自己的疑惑,老師覺得同學們讀書的境界提高了很多,我很欣賞你們。
(學生可能會對文中的生詞和難理解的句子提出疑問,如“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和顏悅色”等,引導學生在理解這些詞語時可將四個字逐字拆開理解字面的意思,再考慮放在語境中的意思,比如“和顏悅色”引導學生說出四個字的字面意思,“溫和的容顏,高興的臉色”放在此語境中也是指一個態度和藹)
3、學生釋疑
孔子是一個 人,我從文中、地方看得出來。
綜合學生們的意見,老師隨機板書:
孔子是個有愛心、偉大、謙虛、受人尊敬、了解學生、不貪財、善于教育、因材施教的人。
同學們的詞匯真豐富,由此我們對大教育家孔子有了更深刻的印象了,孔子身上有這么多品質,那么他的哪種品質給你印象最深,對你的感染最大呢?(孔子的謙虛,那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孔子的謙虛好嗎?
(三)品味賞析,朗讀感悟
1、品讀第二段
下面請同學們同桌搭檔分角色朗讀第二段,同學們要注意讀出人物的語氣。
①同學們自愿分角色朗讀。
②其他同學點評
師總結大家意見,讀孔子時語氣應舒緩,讀出虛心;子夏的語氣要讀出疑惑。
③再找2個同學分角色朗讀
這次他們讀的怎么樣?對兩個人物感情把握得都很到位,老師我在這里另有疑惑:你說孔子和子夏在對話時會有怎樣的動作和表情呢?請大家插上想象的翅膀,展開聯想,等會我們來個“孔子論學模仿秀”怎么樣?誰愿意演繹孔子?子夏呢?(掌聲雷鳴)太精彩了!想不到咱班同學們不僅是課堂上學習的小精靈,更是舞臺上的明星,不愧為21世紀的才子才女呀!我們再次用掌聲感謝剛才兩位同學,讓我們目睹了春秋時期孔子論學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