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孔子和學生
【教材分析】這篇文章選自于《論語》中的一個故事.記敘了我國春秋時代的大教育家孔子因為有教無類和因材施教而受到學生敬重,使學生明白自己雖有各自優點,但仍要不斷學習的道理.
全文對孔子教學中的"有教無類"和"因材施教"兩種教學方法進行了具體的描寫,"有教無類"這個例子寫得比較簡單,但是簡單得也有內容,從"孔子從不以家境貧窮或富裕,天資聰明或愚笨來選擇學生"來說明他的有教無類.至于"因材施教"則是通過一個具體的對話,就是孔子與子夏的對話,說明了他的幾個學生各自的特點.教育子夏,他的學生各有優點但也有不足,需要不斷學習.與此同時也表現了孔子的謙虛和教學的高明.這是一篇進行兩綱教育的范文,對于中國文化的傳承有一定的教育意義.學習本文,除了讓學生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從中明白事理,積累描寫人物特點的詞語以及孔子經典語錄外,很重要的是能以課文為例子,激發起濃厚的閱讀興趣,走進《論語》,進行主題性閱讀.針對學生年齡特點,有必要適量滲透有關內容,推薦年齡段閱讀篇目.就寫作特色而言,這種以對話的表達方式來詳細寫一件事的文章學生已有一定積累,可適當喚起舊知再次感知.
【學情分析】
【教學目標】
1,借助預習自學生字新詞.能辨別多音字"教,處,為"的讀音.能聯系課文內容說說"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在理解的基礎上分角色讀出孔子和子夏對話時的語氣.感受通過對話的表達方式把事情寫具體的寫作方法.
3,對孔子的教育見解有初步的了解,懂得要不斷學習的道理,對"萬世之師" 產生尊敬之情.積累孔子語錄以及描寫人物特點的詞語.對《論語》產生閱讀需求,能了解一些故事,并向他人介紹.
【預習要求】
1,給帶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做在書上)
因材施教(jiāo jiào) 教書育人(jiāo jiào)
處(chǔ chù )事 為(wéi wèi )人
2,讀一讀,寫一寫
我學會了這些字(三個以上):
字
讀音
組詞(課內外各一個,各寫兩遍)
我的提醒(音,形):
3,用合適的方法理解 "因材施教,有教無類,和顏悅色,變通,謙厚,遠近馳名"等詞語(寫在書上)
4,讀課文,寫一寫
要求:反復讀課文,在文中找依據說一說孔子是個怎樣的人,試著寫一段話
孔子是個 的人. .
5,在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做記號.選其中一個寫下來
我的問題是
6,收集孔子的資料,可從他的相貌,成就,故事等方面用幾句話介紹一下.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引入,導入新課
1,(課件出示孔子的畫像)同學們,認識這個人嗎 (板書:孔子)讀準音(子不讀輕聲)
2,你們了解孔子嗎 學生結合資料談對孔子的了解.(歷史,功績……)
3, 教師補充資料:孔子是歷史上非常有名的大教育家,大思想家,是儒家文化的創始人.他一生教過學生三千多人,孔子的思想及其言行被他的弟子收入《論語》中, 對后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后人為了紀念他,專門修建了孔廟.(課件出示孔廟的圖片)孔子受到了世界人民的敬仰,被世人稱為——萬世之師.這么偉大的一位萬世之師,大家想不想知道他是如何教育學生的 好,那么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孔子與學生》.
4,板書完課題,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把課前收集到的資料通過自己的語言大膽的表達出來,既培養學生搜集資料的能力,又培養學生的語言概括能力.能把搜集的資料內化為自己的知識儲備,也為后面的學習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