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和學生》教案
課題: 孔子和學生教學目標:1、 初步體會“師生”間感情的珍貴,明白老師對自己教育的良苦用心,從而以百倍熱情投入到學習中,回報老師的付出。2、 通過學寫摘錄筆記和閱讀名句格言等學習積累詞句的方法。3、通過暢所欲言、開卷有益等環節練習使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體會師生間真正情意,并學會表達自己的感情。教學重點:通過語文的各項訓練,使學生能較好地運用口語和書面語與老師交流感情,使師生間情意進一步加深。教學難點: 學生能較好地運用口語和書面語與老師交流感情。教學準備:想想說說你跟老師之間發生的一些事情教學時數:3課時共 三 教時 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及學生活動設計意圖課前參與一、預習課文要求。1.自讀課文,用自己的方法獨立識字,把課文讀通、讀順。 2.邊讀邊圈點自己遇到的問題。熟悉課文課中探索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1.出示“孔子”的畫像,你認識他嗎?板書“孔子”。2.根據自己的預習情況請生上臺向大家介紹孔子。3.過渡:孔子是我國春秋時代的大教育家,它一生教過三千多名學生。4.板書課題:“孔子和學生”,齊讀課題。 5.引導學生思考:孔子到底是個怎樣的人?為什么人們稱他為偉大的教育家呢? 二、理解課文1.帶著問題朗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邊圈點。 2.全班交流,說出自己的看法。 3.引導學生了解課文中孔子教育學生不分高低貴*,一視同仁,理解“有教無類”一詞。 引導學生了解孔子與子夏對話時根據學生具體情況進行不同的教育,理解“因材施教”一詞。 4.小組交流討論自己在預習中遇到的問題。 5.小組匯報交流情況,將疑難問題全班交流。 三、作業:采集孔子的言語,摘錄自己喜歡的。 第二課時一、 把自己摘錄的孔子名言小組交流,談談自己對它的理解。二、 用一句話說說自己對孔子的認識。三、 拓展思考: 如果你是孔子的學生,你想對他說什么? 四、 讀名言警句,試著背下來。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句話表明了孔子對身邊人的態度。 2.“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這句話表明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教學相長”的特征,鼓勵學生獨立學習。五、 讀課文,做摘錄筆記。教師指導后進生,學生之間相互交流評議。 第三課時一、復習鞏固認詞: 富裕、天資、愚笨、選擇、謹慎、謙虛 二、比較記憶字形 裕 資 擇 謹 慎 浴 姿 澤 勤 真 三、練習寫生字1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