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積和容積單位
那你做個實驗給大家看好嗎?通過實驗,我們知道了大小兩個石頭占的空間有大有小。師出示下面的課件圖,問:你們知道這些物體哪個占的空間大?物體都占有一定的空間,而且所占的空間有大有小。我們把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板書)師再出示一些物體讓學生比較這些物體哪個體積大,哪個體積小?第二個杯子裝不下第一個杯子的水,因為第二個杯子里放了一塊石頭,石頭占了水的空間,所以裝不下了。不一樣。大石頭。把兩個石頭放入裝有同樣多的杯子中,水面上升多的占的空間大,上升少的占的空間小。生做實驗,其他學生觀察。電視機占的空間最大,手機占的空間最小。學生一一判斷。通過實驗,讓學生明白石頭占據水的空間的道理。讓學生通過實驗,明白物體所占空間有大有小,培養了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比較,建立體積的概念。二、創設矛盾情境,引出體積單位有的物體可以通過觀察來比較它們的體積大小,那下面兩個長方體,你們能比較出大小嗎? (出示課件:兩個體積相近的長方體)到底誰大誰小?教師用多媒體將它們分成大小相同的小正方體(出示課件),問:現在你們能比較出它們的大小嗎?為什么?左邊的長方體和右邊的長方體中的小正方體不一樣大,行不行?為什么?為什么分成小正方體前不能直接比大小,分成小正方體后就能比較呢?像計量長度需要長度單位,計量面積需要面積單位,我們計量體積也需要有“體積單位”。為了更準確地計量出物體體積的大小,我們可以像圖中這樣用同樣大小的正方體作為體積單位。請大家閱讀書本,說一說常用的體積單位有哪些?學生出現爭論能,左邊的長方體比右邊的體積大。因為左邊的長方體有16個小正方體,而右邊的有15個,而且小正方體的大小相同,所以左邊的比右邊的大。不行。因為小正方體大小不同,就不好比較生匯報:體積單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板書)可以分別寫成cm3、dm3、m3教師通過兩個長方體體積大小的比較,學生發現不好比較,從而指出計量物體的體積要用統一的體積單位。從而引入“體積單位”的教學三、體驗感知,認識體積單位請你們猜一猜1 cm3、1 dm3,是多大的正方體?請大家閉上眼睛,感受一下1 cm3 到底有多大呢?
師:請同學們在自己的學具中找出1 cm3的正方體請你們找找,周圍有哪些物體的體積接近1 cm3。請找出1 dm3的正方體,與1 cm3的正方體比較一下,看它的體積大多少你能說出身邊哪些物體的體積大約是1 dm3嗎?1 m3有多大?你能想象出1 m3有多大嗎?這里有3根1米長的木條做成的一個互成直角的架子,我們把它放在墻角,看看1 m3有多大,它和你想象的大小一樣嗎?
師:大家估計一下,它大約能容納幾個同學?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是常用的體積單位,要計量一個物體的體積,就要看這個物體中含有多少個體積單位。請同學們用4個1 cm3的小正方體擺成一個長方體,你知道這個長方體的體積是多少嗎?為什么?從粉筆盒的紙盒中拿出2盒粉筆)你能估計這個紙盒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分米嗎?學生找到后,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找到的。
生:我是用尺量的,量出棱長是1 cm的正方體,它的體積就是1 cm3。一個手指尖的體積近似于1 c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