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五年級數(shù)學 等式的性質(一)教案(第一單元 方程)
三、學習回顧:
通過學習,你知道了什么?有哪些收獲?個人課堂學習表現(xiàn)如何?
四、鞏固拓展
書本第5—6頁第4—6題
⑴ 第4題學生完成填空后同桌交流
⑵ 第6題先獨立思考,學生回答,并說說自己的想法
⑶ 第5題學生在1號本上完成,選擇1個加法方程和1個減法方程書寫檢驗過程
習題超市:
一、我會填:
1、含有( )的等式是方程。
2、等式兩邊同時( )同一個數(shù),所得結果仍然是等式。
3、求方程中未知數(shù)的值的過程,叫做( )。
二、根據(jù)等式性質,在○填運算符號,在□里填數(shù)
1、x+8=90 2、x+38=300
x+8-8=90○□ x+38-38=300○□
3、27+x=39 4、x-64=23
27+x-x=39○□ x-64○□=23○□
三、檢驗下面每小題中x的值,找出方程的解。
①、x-16=20 (x=18 x=36)
②、5.2+x=11 (x=16.2 x=5.8)
③、x +8=30 (x=38 x=22)
④、6-x=42 (x=10.2 x=1.8)
板書設計及課后反思:
等式的性質(一)
等式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同一 個數(shù),所得的結果仍然是等式。
x+10=50
解:x+10-10=50-10 …… 根據(jù)等式性質 (1)寫“解”
x=40 …… 化簡等式 (2)等號對齊
(3)檢驗
教材簡析:在過去的小學數(shù)學教材里,學生是應用四則計算的各部分關系解方程。這樣的思路只適宜解比較簡單的方程,而且和中學教材不一致。《標準》從學生的長遠發(fā)展和中小學教學的銜接出發(fā),要求小學階段的學生也要利用等式的性質解方程。因此,本單元安排了關于等式性質的內容,分兩段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