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數學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 > 小學數學中《用字母表示數》的教學感想(精選16篇)

小學數學中《用字母表示數》的教學感想

發布時間:2023-09-02

小學數學中《用字母表示數》的教學感想(精選16篇)

小學數學中《用字母表示數》的教學感想 篇1

  上個星期四下午,小學數學第九冊《用字母表示數》一節的評課中,所有教師對溫老師的課予以點評,對溫老師教學過程中的例題的選用、內容的層次、教學過程中語言的組織與運用,做了較為詳實的點評。總的感覺,教師已經進入了一種教學的準備的狀態,參與教研的積極性有了明顯的提高,對常規的教學研究有了一定的體會和感悟,成績是可喜的,其效果對于剛剛參加工作的年輕教師來說是有意義的。但是,我有點擔憂,擔憂的是,教師似乎越來越遠離教育的范疇,越來越鉆入學科教學的犄角中,這中狀態很容易使教師失去學科教學的宏觀范疇,陷入一種盲目的不分教材中對錯的盲從的狀況,必然導致缺乏對教材的通觀和對教育的本質的忽略,必然導致拓展教材積極性和主動性的喪失,對教育事業的發展和教師專業化的發展也極為有害。

  鑒于此,必須講一講我對此節課的認識。我感覺,小學數學教學的核心是對學生抽象思維的開發、數學知識的傳授、空間感覺的拓展。對于用字母表示數來說,它不僅僅是小學數學五年級的教學內容,實際上它是前幾年數學課中如何表示數的拓展,是對用抽象概念表示數的總結和明確化,是考慮學生的可接受性基礎上而做的理論講解。數對于孩子來說從一年級就見到了,甚至在學前班或家里就見到了。如何表示數在一年級也見到了,比如○○○+   =○○○○○○○○○,用○、水果等表示數:后來發展到1+  =9,3+  =8,表示的是用空格表示數;再后來發展到用?、等表示;其實用文字也可以表示數,如10個蘋果-拿去的蘋果=5個蘋果,問:拿去幾個蘋果?……都可以把數字表示出來。那么,為什么又要非用字母表示數呢?我認為,其實質是對數字抽象化的教學的逐步深入。幾個階段體現的是教材編寫者對數字教學的層次性和循序漸進性,體現的是對兒童思維發展階段的認識,是針對兒童思維發展的不同階段所給予的恰當的教育內容。參加課堂教學的一線教師只有明確這一點,才能在不同階段給予適合兒童的數學思維的訓練,否則,根本無法對學生予以正確的、有效果的、切中教學本質的教育。

  教師的培訓任重而道遠,必須給予教師一定的大的、宏觀的教育,才能拓展教師的思路,拓寬教師的眼界,圓滿完成培養接班人和建設者的歷史重任。

小學數學中《用字母表示數》的教學感想 篇2

  復習目標:

  使學生加深對字母表示數的理解,進一步提高字母表示實際問題里數量關系和計算公式的能力,進一步發展符號感。

  復習過程:

  一、歸納

  1、用字母表示數的基本規律:

  如果正方形的邊長用a表示,周長用C表示,面積用S表示。那么:正方形的周長:C=a×4正方形的面積:S=a×a。

  a×4或4×a通常可以寫成4·a或4a;a×a可以寫成a·a,也可以寫成a2,讀作“a的平方”。如果是a與1相乘,就可以直接寫成a。

  二、練習

  1、化簡:

  4X+5X4A-3AB+BB×B

  9X-6X-26Y+Y5A×3B8X-X

  學生獨立完成,口答,集體訂正。說說B+B和B×B分別表示什么意思?。

  2、完成第4題:

  (1)張大媽上集市買苗雞和苗鴨。每只苗雞a元,每只苗鴨b元,苗雞、苗鴨各買了12只。張大媽一共用去元。

  怎樣用不同的方法表示,他們之間有什么聯系?

  (2)王大伯上集市賣西瓜,已經賣掉6筐,每筐x千克,還剩千克。先用式子表示王大伯一共要賣西瓜的千克數,再計算當x=45時,王大伯一共要賣多少千克西瓜?

  分析數量關系,怎樣求“一共要賣西瓜的千克數?”學生獨立完成,板演。注意書寫格式,不加單位名稱,要寫答句。

小學數學中《用字母表示數》的教學感想 篇3

  教學內容:

  1唱《春游》

  2聽《春野》

  3拓展:班得瑞樂隊與輕音樂

  教學目標:

  1通過歌唱春游和欣賞春野,感受春天的美好景象,體驗不同音樂體裁所描繪的春景,感受不同的音樂表現手法和風格特點。

  2能用明朗、愉悅的情緒,純美的歌聲演唱《春游》,感受歌曲所描繪的春的詩情畫意,并能完整熟練演唱。

  3通過欣賞班得瑞樂隊演奏的作品,了解當代音樂這種音樂體裁的表現方式,拓展音樂文化視野。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同學們,春天到了,我們常說一年之計在于春,春是四季之首,是充滿希望的季節,在這個風和日麗、充滿花香的季節里,你最想做什么?(踏青、春游)

  那今天我們就尋著花香,一起去踏青春游,感受撲面而來的春的氣息吧!

  二、欣賞《春野》

  1、在《春野》的背景音樂中,讓學生閉上眼睛靜靜地聆聽。聽前設問:聽到了什么?仿佛來到了哪里?感覺怎樣?

  2、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精美的畫面,簡介輕音樂和班得瑞樂隊。

  3、用《春野》的主旋律練聲。

  三、學習歌曲《春游》

  1聽范唱

  師:“春天美不美?從歌詞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什么?”(學生說完,師重點解說最后一句的含義:傍晚,游春的人在鶯啼聲的伴奏中,踏在郊外的小路上歸返,而晚鐘正好悠悠地敲響,一時花簇、鐘聲、夕陽融為一體,真不知能勾起多少游人的感慨與遐想)

  2、學習歌曲

  師:“這首歌曲的作者,他是清朝的一位藝術全才李叔同作詞作曲的學堂樂歌,歌曲旋律優美動聽,呈現出歌中有畫、畫中有歌的美景。”

  3、介紹李叔同和學堂樂歌。

  4、出示七言律詩《春游》,有表情地齊讀。

  5唱譜

  6、學習歌曲(分句學唱、師領唱、接唱、分析力度記號、升音4,隨音樂完整演唱)

  7、處理歌曲,有感情地演唱。

  三、拓展延伸

  播放李叔同《送別》

  出示歌詞唱一唱。

  四師總結,下課。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我們學習了歌曲《春游》,欣賞了樂曲《春野》,領略到了不同國度不同表現形式的音樂作品,深深感受到了春天大自然的美麗。請你們課后繼續搜集一些表現春的音樂作品,下節課我們一起來交流。”

小學數學中《用字母表示數》的教學感想 篇4

  一、說教材

  《用字母表示數》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五年級上冊《簡易方程》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這是學生學習代數初步知識的起步,也是學習方程、不等式、函數等知識的基礎。

  用字母表示數,對小學生來說,是比較抽象的。學生頭腦中的數是具體的、確定的,而字母表示的數是抽象的、可變的,這是認識上的一個飛躍。學生經歷用數字表示數到用字母表示數的過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經歷大量的活動,需要積累豐富的經驗。

  過去,在教學中我們往往對字母表示數的意義和作用挖掘不夠深入,學生體驗不充分。《課標》明確指出: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體驗和理解數學。因此,在本課我突出讓學生在不同的情境中反復體驗,感悟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和作用作為教學核心,重在體驗、感悟。

  教學目標:

  (1)創設不同的情境,促進學生感悟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知道字母所表示的數的不同取值范圍。

  (2)能在具體的情境中利用字母表示數進行交流。

  (3)滲透區間思想。

  (4)感受數學的簡約之美。

  教學重點:感悟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感悟用字母表示不確定的數,知道字母的不同取值范圍(一個數、一部分數或任何數)。

  二、說教法

  “教必有法而教無定法”,只有方法得當,才會有效。根據本課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思維活動的特點,我采用了情景教學法和講練結合的教學方法。探索過程遵循:從具體到抽象,從個別到一般,再從一般到個別。

  三、說學生學法

  首先教師創造良好的環境,引導學生從喜歡的、已知的、熟悉的生活內容入手,讓學生自己在特定的環境下不知不覺中建立字母就在生活中,就在我們身邊,再通過一系列活動,學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索進一步了解字母不但可以表示一個特定的數,而且可以表示變化的數,同一個字母在不同的情景中所表示的數的范圍也是不斷變化的。再通過各種聯系將其轉化為解決問題的策略,發掘不同層次學生的不同能力,從而達到培養學生挖掘問題能力、交流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說教學程序:

  整個教學流程安排五個環節。

  環節一:感悟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知道字母所表示的數的不同取值范圍。是本課的重點,也是難點。《新課標》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和共同發展的過程。因此第一環節,我預設兩個活動,一個活動就是一個不同層次的體驗

  活動一:促進學生感悟字母表示一個確定的數。

  1,一上課,課件出示不同圖片,使學生通過觀察知道字母不僅可用來表示事物的名稱,還可以用來表示數,從而引入新課。

  2,出示例1,觀察后發現這些符號和字母可以用來表示數,用■、▲、●等符號表示數學生以前接觸過,用字母表示數是新的知識。解答例1的目的是再次感悟用字母表示一個確定的數。

  活動二:促進學生感悟字母表示不確定的數,促進學生在具體情境下感悟字母表示數的不同區間。

  學生按所擺正方形的個數寫出相應算式后,師提問:“像這樣的正方形可以一直擺下去,你們能用更多的算式表示擺不同個數的正方形所用小棒的根數嗎?”然后讓學生接著往下寫算式,目的使學生初步體驗這樣的算式永遠也寫不完,從而認識用字母表示數的優越性,再讓學生想辦法用一個式子來概括所有的算式,即用含有字母的算式來表示。使學生了解字母不僅可以表示一個特定的數,還可以表示一個變化的數,

  然后,引導學生觀察發現:正方形的個數在不斷變化,小棒的根數也在不斷變化,但是擺一個正方形要用4根小棒始終不變,或者說用小棒的根數是正方形個數的3倍的這種關系卻始終不變。這正如德國數學家開普勒所說的“數學就是研究千變萬化中不變的關系”。

  最后,教師有意追問:“a”在這里可以代表哪些數,可以是小數嗎?可以是分數嗎?是學生初步體會同一個字母在不同的情景中所表示的數的范圍是不斷變化的。本知識點教學,旨在引導學生再一次探究用字母和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數及數量間的關系,同時,有機滲透函數思想,體會用字母表示數的必要

  環節二:探究用字母表示有關圖形的計算公式,促進學生在抽象的形式下感悟字母表示數的不同區間。

  首先,師問:“正方形的周長怎樣計算?”(生答,師出示周長計算公式)“正方形的面積怎樣計算?”(生答,師出示面積計算公式)

  接著,課件出示有關正方形周長、面積公式的字母表示要求。

  然后,引導學生根據這些要求分別用字母表示出這兩個公式。(生答:板書:C=a×4、S=a×a)

  這一層次教學,旨在引導學生會用字母表示已學過圖形的計算公式,再次體會字母的作用。

  環節三:教學含有字母的乘法算式的簡寫方法。

  1、學生自學,要求記下你認為重要的新知識,新發現,和新問題,反饋自學情況

  接著,安排有關應用簡寫規則的練習:

  學生回答c=a×4、s=a×a的簡寫算式(師接上式板書)。

  2、鞏固應用

  小組合作一個出題,一個答題

  3、用字母表示學過的運算定律。

  4、利用字母公式求出正方形的周長和面積。

  先讓學生說說要想求正方形的面積或周長必須知道哪個條件,然后讓小組同學合作先測量出所擺正方形的邊長,再利用公式求出它的面積和周長。目的使學生初步感知字母不僅可以表示變化的數,而且所表示的數的范圍也是不斷變化的。生獨立完成,重點強調書寫格式

  環節四:全課小結

  環節五:拓展延伸

  課件出示:

  ⑴人類最早使用字母的記載。

  ⑵介紹“代數學之父”――韋達。

  這一環節將數學文化適時滲透,旨在使學生了解相關數學史知識的同時,受到思想教育和情感熏陶,更好地促進學生發展。

  環節六:暢游“奧運迷宮”(逐一出示課件)

  首先,用字母和含有字母的式子分別表示從入口處到智慧屋、游船館、音樂吧的路程。讓學生說說為什么三段路程要用不同的字母來表示,進而體會在同一個算式里不同的數要用不同的字母來表示

  接著,來到音樂吧。音樂吧里正在干什么呢?

  用字母和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整首“數青蛙”兒歌。(“試一試”1)

  再到福娃廣場去看看(判斷題)

  最后到智慧宮去看看。智慧宮里有一幅壁畫,讓生說說上面的畫面與下面的7a有什么聯系?如果把上面的7個排球去掉,你想想還可以給他換一幅怎樣的畫面?目的使學生知道生活當中好多有意義的例子都可以用7a來表示。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鑒于用字母表示數本身比較抽象、枯燥,所以特地設計了“暢游快樂園”的情境串,旨在通過形式活潑、內容多樣的練習,引導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從中體驗解決問題的樂趣,激發熱愛數學的情感。

小學數學中《用字母表示數》的教學感想 篇5

  教學內容:

  九年制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九冊P88用字母表示數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情境,學會用字母表示數,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數量關系。理解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

  2、通過探索用字母表示數的過程,發展抽象概括能力。

  3、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探索意識和創新精神及應用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學會用字母表示數,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數量關系。

  教學難點:

  通過探索用字母表示數的過程,發展抽象概括能力。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板書:“CCTV”,問:在哪兒見過?表示什么意思?

  在生活中,人們常常用字母表示一些特定的含義,你能不能舉出幾個例子呢?(課件出示例子)

  導入:是呀,字母在我們生活中有許多廣泛的應用,有的表示事物的標志,有的`是拼音縮寫,有的表示單位,有的表示型號,有的表示地區,有的表示人物……同樣,在我們的數學中也常常用字母來表示數,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怎樣用字母和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數量。(板書課題:用字母表示數)

  二、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數量或數量關系。

  師:老師手中有幾張撲克牌,9代表9,J代表11,Q代表12,K代表13,。分別代表你們的年齡。

  請學生選牌表示學生的年齡

  師:想知道老師的年齡嗎?請學生猜測

  師:先不告訴大家,告訴一個信息:老師比小一大20歲。不急,先跟著老師穿越時空,回到過去,回到了小一1歲的時候,那時候老師幾歲呢?

  生:14,1+13=14

  師:當小一2歲的時候,老師幾歲,2+13=15 (板書)誰能接著往下說,當小一幾歲,老師幾歲?

  生講

  師:自己都覺得煩了是嗎?可是求老師歲數的問題寫完了嗎?加省略號表示。 這里有一個數字始終沒變,是哪個呢?

  生:年齡差

  師:數學有時就是研究變與不變的規律,里每一個式子都只能表示一個年齡,能用一個式子表示所有的年齡嗎?

  小組討論

  師:說說你怎樣表示的?

  生:用n表示小一的年齡,老師的年齡就是n+13

  師:覺得他這樣表示好嗎,把掌聲送給他,她這樣表示好在哪里?

  生:比較簡便

  師:一個含有字母的式子就能表示所有情況。還有其他的表示方法嗎?

  用簡明的式子解決了復雜的問題,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數量關系。N+13除了表示老師的年齡,還能反映出什么信息?

  生:老師比小一大13歲,小一比老師小13歲。

  師:這張牌是誰的年齡?這張牌是10.就是當n=10時,n+13=?當n變成具體數量的時候,n+13也變成了具體數量。穿越時空,小一18歲的時候,老師幾歲?搜搜繼續穿越,小一60歲的時候,老師幾歲了?當n=1000的時候,老師幾歲?——1013歲,同學們都笑了。老師給大家看個信息,你們覺得n是怎樣的。

  生答

  師: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用字母表示數的范圍也是有限的。若用b表示老師的年齡,怎樣表示小一的年齡呢?

  生:b-13,用你自己喜歡的字母表示自己的年齡,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爸爸的年齡。爸爸比我大( )歲,用( )表示我的年齡,用( )表示爸爸的年齡。

  生回答

  師:老師有個夢想,駕著飛船遨游太空,月球上有什么秘密呢?想知道嗎?

  地球引力是月球引力的6倍,因此在月球上人能舉起的質量是地球上的6倍。

  如果我們都上了月球,你能舉起多少千克?

  生答 地球上14千克,月球上舉起84千克。怎樣計算的?14*6

  問學生的體重具象化 能舉起大約三個學生的質量。

  師:如果每個同學舉起的質量不一樣,根據表格中顯示的數量關系,你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所有情況。

  生答

  師:能說說字母表示的是什么?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間的乘號可以記作“ · ”,也可以省略不寫。省略乘號時,一般把數字寫在字母前面。所以我們可以簡寫為6a

  一個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了任何人在月球上舉起的質量,能用其他字母表示嗎?字母表示數在實際情況下是有范圍的,給大家看一個信息,這里的n可以表示哪些數?人能舉起的質量是有限的,字母的范圍是有限的,比如這個同學在地球上只能舉起15千克,當n=15kg,在月球上能舉起多少?

  師:看書有什么疑問?老師考考大家,如果人能在月球上舉起物體k千克,地球上能舉起多少呢?——k/6

  師:現在來輕松一下。拍拍手唱唱歌,一只青蛙1張嘴,2只眼睛4條腿……

  沒寫出來你也能讀下去啊,是不是發現了什么規律?

  生:眼睛的只數是青蛙只數的2倍,腿的條數是青蛙只數的四倍。

  師:你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這首兒歌嗎?

  這就充分體現了用字母含有的式子的優點。

  師:看來我們都掌握了,現在來看看小紅的數學日記

  下面我們就用剛剛學的本領,一起幫小紅陪媽媽到商場去買衣服吧!

  1、數學日記。

  陪媽媽買衣服

  周末上午,小紅與媽媽乘33路公交車到一百商場買衣服。上車時小紅數了一下,共有25人,到了海濱公園站下去x人,又上來y人,現在車上有( )人。到了一百商場,小紅看到商場門前停放著2排自行車,每排大約a輛,現在商場門前約停放著( )自行車。在服裝柜臺前媽媽看中了一件c元的上衣,打折后比原價少了12元,最后媽媽只花了( )元就買到了一件非常滿意的衣服,她開心得笑了。

  2、陪媽媽買好衣服,我們陪小紅去看體育用品。

  如果我們用A表示排球的單價,用下面的式子分別表示籃球、足球、乒乓球的單價,你能看得出排球單價與這幾種球的單價之間有什么關系嗎?

  出示:A-7.5 1.5×A A÷20

  當A=40時,籃球、足球、乒乓球的單價分別是多少元?

  3、逛完商場,我們一起來到聯通公司:

  聯通網手機每月繳交費用規定如下:每月固定月租費10.00元,每分鐘通話費0.20元。小紅媽媽這個月手機通話時間為a分鐘,他這個月應繳交手機費多少元?

小學數學中《用字母表示數》的教學感想 篇6

  教師在教后一定要用心反思自己,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于用字母表示數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到您!

  用字母表示數教學反思一

  《用字母表示數》是學習代數知識的重要內容,是小學生們由具體的數過渡到用字母表示數,在認識上的一次飛躍。對我們四年級孩子來說,本課內容較為抽象與枯燥,教學有一定難度。因此,在設計過程中應以建構主義為理論依據構建信息環境下“主體參與”教學模式,立足于學生的知識基礎和認知水平,采用多樣性的教學方式,讓學生逐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并使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抽象思維能力得到提高,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講完這節課,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1、 實現情景創設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本課開始,我從學生感興趣的兒歌入手,一只青蛙一站嘴,兩只眼睛四條腿……讓學生從兒歌中捕捉信息,再進行編兒歌的過程,充分調動積極性的同時也自然引出了新的問題,如果有很多只青蛙該怎么表示。學生在編兒歌的同時也在經歷著尋找規律的過程,從而自然總結出相應的數量關系,再把數量關系從用文字描述上升到用字母表示,體會用字母表示的優越性。在這一環節中,原本比較枯燥的教學內容因為這樣的情境創設變得十分生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被調動。更重要的是,在編寫兒歌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經歷了從具體到抽象,從簡單到復雜,從特殊到一般的過程。在玩游戲的同時,學到了許多數學知識。讓教學情境直接為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服務。

  2、練習設計的層次性

  課堂練習是學生對學習內容的重復接觸或重復反應,課堂練習能及時反饋不同層次學生所掌握知識的情況,能反映一堂課的教學效果,又能對學生的學習起到鞏固、發展、深化知識的作用,同時又起到一種激勵效應,通過課堂練習使三個層次的學生都有所獲,有所悟,并體驗到成功和快樂。在上完編兒歌這一環節之后,沒有急著出示更高層次的問題,而是設置了擺三角形小棒這一環節,主要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在基本練習中鞏固新知,教師更可以叢中檢查學生對知識掌握的情況,促使知識的內化,以達到第一層次教學目標的落實。接下來的環節:“魔術盒”問題,就將顯形的規律變化隱藏起來,要求學生要完全通過原始數據和結果中去尋找過濾,思維要求更高的同時也考察了學生對于知識掌握的程度和運用知識的能力。第三層次則是通過一些綜合練習,對新知識掌握的程度和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3、本節課的不足之處

  1)關于用字母表示數的特定和變化的優越性不必深究,如果簡單而過,那么省下來的時間可以進行大量練習。

  2)教師講得多,學生說的少。

  3)練習設計中通常對第一、第二層次的練習關注較多,如何把握第三層次的練習——即綜合運用這一部分,以更好的體現教學目標。

  不足之處有待于以后教學中不斷提高改進。

  用字母表示數教學反思二

  我上了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第七單元認識方程中的《字母表示數》這一課,看教材時我覺得這節課內容簡單,但比較抽象,在備課時我就嘗試根據新課標理念和學生實際設計本節課,在本節數學課的教學中,我主要體現三大特點:

  首先、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學習數學知識。

  “用字母表示數”在數學史上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怎樣讓剛剛接觸這些知識的小孩子理解“為什么要用字母表示數”、“在什么情況下用字母表示數”呢?于是,我采用了上課初,我選擇了學生最熟悉的電視臺標記(cctv)、撲克牌(A、J、Q、K)和肯德基(KFC)展示給學生看,讓他們從這里感知到字母代表的意思,然后從生活中提出有字母的事例;其次我選用了學生喜歡的兒歌《數青蛙》,通過唱兒歌,來體會、認識到用字母表示數在實際生活和學習中的廣泛應用。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與我們的生活關系密切。做到了“生活性”和“數學性”相結合。

  其次、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數學知識

  為了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理解掌握知識,變“學了做”為“做中學”。我把書上的淘氣與媽媽的年齡之間的關系變成了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在課堂上我找一名學生與我配合做游戲,全體學生的積極性很高,都愿意上臺,這一下就把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起來了。在猜老師的年齡時,孩子們的熱情很高,這樣我就很自然地引導到我與該生之間的年齡關系,從而引出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兩者的數量關系,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下讓學生能夠接受了抽象的知識。

  最后、習題設計有趣,生動。

  本節課在學生學完新知后,其精神正處于疲憊狀態,為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其思維充分活躍起來,我在習題的設計上下了一番功夫,我給每道題都配上了學生喜歡的卡通人物,題目的顏色很鮮艷。我設計了唱兒歌,讓學生放松心情,同時在這里我采用了絢麗的圖片吸引學生。同時,我還引導大家回憶以前學過的運算律,用字母表示出來兒童用品大全。學生興趣很高,從而鞏固了本節課的知識。

  但是,我覺得本節課我還存有一些不足之處:在講課時,我對學生的信息反饋不到位。課堂上教師要“耳聽四方,眼觀八路”,將學生中反饋的信息迅速納入下一進程的教學活動中去;但我只是點了個別學生,尤其是在說一個含有字母的式子所表示的意思時,沒有認真地傾聽學生的想法。在課堂上多數都是被我點將的,沒有能聽取各類學生的意見;學生練習情況也應既有互評,也有教師根據學生基礎適時抽查;優則按高標準要求與評價,差則按低標準要求與評價,并及時給予個別點撥,在課堂上體現分層教學的思想。本課在反饋與評價上顯得不夠全面,因材施教的思想不夠鮮明。

  結合對新《課程標準》教學理念的知識和本次課堂教學的深切體會,讓我感到我們不僅要學習教材、領悟教材、學會超越教材,更要了解學生,會傾聽學生的心聲,這樣我的課堂效益才會更高。

小學數學中《用字母表示數》的教學感想 篇7

  教學內容:

  人教版第五單元 簡易方程 第1節 用字母表示數 52—53頁

  教學目標:

  1、經歷用字母表示數的過程,初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

  2、能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數、數量關系或計算公式。

  3、使學生經歷把實際問題用含有字母的式子進行表達的抽象過 程,體驗用字母表示數的簡明性。

  4、 體會用字母表示數的簡潔和便利,感受符號化思想,培養學生用字母表示數的意識和興趣。

  教學重點:

  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及用字母表示數量關系。

  教學難點:

  理解并掌握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的簡便寫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 生成問題

  生活中,我們都見過哪些字母?它們都代表什么呢? 學生自由匯報 結合課件出示 你們看,字母不僅和生活密切相連,簡潔地表示一些特定的名稱、場所或標志,而且在數學王國中也有著廣泛的應用。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用字母表示數”。(板書課題)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學習例1

  (1)彤彤11歲對嗎?老師比剛才這位同學大30歲。(幻燈片)現在你知道老師幾歲嗎?怎么算的?

  (2)當彤彤1歲時,2歲, 6歲,18歲時老師多大? 怎樣才能用一個概括的式子簡明地把你們的年齡,和任何一年老師的年齡都表示出來呢?

  (3)你怎么想,就怎么寫。自己開動腦筋。 學生思考交流 師:當a是一個具體歲數時,a+30 表示什么?

  (4)比較: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老師的年齡,不僅簡單明了,而且具有一般性。a+30 隨著a的變化而變化,它們之間是一一對應的。

  (5)字母的取值范圍: 師:根據你的經驗,可以是哪些數?

  (6)代入求值 當彤彤11歲時,老師的年齡是多歲?

  (7)小結例1:

  2、自學例2

  (1)課件:航天知識

  (2)看書例2,思考問題,自主學習。

  (3)課件:

  自學提示:

  1、說說省略乘號的習慣寫法。幻燈片

  2、6x表示什么?

  3、圖中小朋友在月球上能舉起的質量?

  4、例1中a與例2中x,表示的數有什么共同點和不同點?

  (4)課件:為什么人到月球上舉重是地面的6倍。

  (5)、匯報:

  (6)、小結:用字母表示數6x,a+30非常簡潔概括,有一般性,含字母的式子即表示一種數量關系,也表示一個量,取值范圍由實際情況所決定。這就是代數學。

  (7)課件,韋達簡介

  三、快樂兒歌,新知延續

  1、數青蛙 歌曲 填空,說出數量關系,拍手齊說。

  2、趣味練習,鞏固知識 課件:練習判斷,填空

  3、拓展知識 :感知用字母表示計量單位(自學提高)

  4、作業設計:

  課下同學們可以搜集一些生活中和學習中的字母。

  四、談收獲,全課總結

  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都學到了什么呢? 用字母可以表示數,含有字母的式子也可以表示數量間的關系。

  簡明概括,便于應用。你喜歡用字母表示數嗎?(喜歡)如果教師對你們今天的表現打一個分——“A”你認為屬于你的A應該表示多少?同學們說得真好。

  字母與我們的生活和學習是密切相關的,希望同學們做一個有心之人,能夠發現數學中更多的奧秘!

小學數學中《用字母表示數》的教學感想 篇8

  教學內容:人教版五年級上冊p44——46,例1——例3

  教學課題:用字母表示數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懂得可以用符號和字母表示數學。

  2、學會用簡便寫法表示含有字母的乘法算式。

  3、通過觀察和比較、學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和計算公式,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滲透求未知數的思想。

  4、學會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乘號的簡寫和略寫法。

  教學重難點:學會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和計算公式。

  教學重點: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撲克牌

  教學設計流程設計:

  一、了解生活常識,引入新課

  1、課件展示生活中常見的圖片:出租車車牌,撲克牌j、k、q,肯德基商標kfc,中央電視臺臺標cctv等。

  2、學生發言,由圖片中的字母想到了什么?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用到字母?

  3、教師小結:指出在數學中字母還能表示數。

  二、講授新課

  1、出示例1(用課件出示)

  9

  3

  14

  8

  6

  5

  10

  13

  7

  讓生觀察:3、12、9這三個數之間有什么關系?

  8、6、14這三個數在這行圖中的數排列有什么規律?

  提問:想一想前面兩個三角形中三個數之間有什么規律呢?□、△該等于多少?

  師:把□和△換成英文字母,你會嗎?試一試。

  (課件出示:

  30

  5

  6

  56

  7

  8

  a

  4

  9

  21

  x

  3

  學生二人一組,互相討論。共同完成。

  2、出示例1第(2)小題(課件出示)

  ○+○+○=12 ○=?

  n×5=15 n=?

  3、出示課件

  2、4、6、m、10、12

  m=?

  師:這個數列有什么規律?(學生很自然就找到了規律。)

  師小結:在數學上,可以用符號和字母表示某個具體特定的數,字母它還可以表示運算定律。

  4、教學p45例題2

  ① 師:在數學知道中,你學過哪些運算定律?

  (生:加法交換律、加法結合律、乘法交換律、乘法結合律、乘法分配律)

  師:那乘法交換律會用字母表示嗎?

  生回答師板書:a×b=b×a

  師:有什么優越性?

  (生:簡明、易懂、易記,也便于應用)

  ② 師:大家想記的更簡便嗎?自學p45小精靈下面一自然段。

  師:學到了什么?

  師小結: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間的乘號可以記作“·”,也可以省略不寫。

  師板書:a·b=b·a或ab=ba

  ③ 師:用a、b、c分別表示三個數,寫出其他運算定律。

  學生交流,師板書:

  a+b+c=a+(b+c)

  a+b=b+a

  abc=a(bc)

  a(b+c)=ab+ac

  師:a、b、c可以表示哪些數?(生:我們已學的任何數)

  師小結:字母中間的乘號可以省略,其它運算符號不能省略。

  ④ 用字母表示計量單位

  師:為了書寫方便,常用字母表示計量單位。

  要求學生自己閱讀p45,你知道嗎?

  5、教學p46例3(1)

  課件出示例3(1),用字母表示正方形的面積和周長

  a

  用s表示面積,用c表示周長

  s=a·a

  師:a·a可以寫成a2,讀作:a的平方,表示2個a相乘。

  c=a·4=4a

  師:a·4是字母與數字相乘,省略乘號時,一般把數寫在字母前面。

  練習:課件出示

  b·b= 7×7= t·t= b·7= 9·a= s·5=

  三、練習鞏固

  1、練習p46第1題

  用字母表示長方形的面積和周長

  a

  b

  s=_____ c=______

  2、判斷題

  ①a×b寫作ab ( )

  ②a×1.2寫作a1.2( )

  ③a×a寫作2a ( )

  ④2×3=23 ( )

  ⑤s÷12=12s ( )

  3、省略乘號寫出下列各式

  x×3= a×a= 2×a= a×4×b=

  4、p49第2小題,

  把結果相同的兩個式子連起來

  a2 2.5×2.5 x·x 62

  x2 6×2 2.52 a×2

  四、小結

小學數學中《用字母表示數》的教學感想 篇9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五年級上冊第52~53頁例1、例2及相關練習。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和作用,并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簡單的數量關系。

  2.在具體情境中感受用字母表示數的必要性和優越性,滲透符號化思想。

  3.在解決問題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體會代數符號表示的簡潔性,從而進一步感受學習數學的價值。

  教學重點:

  學會用字母表示數。

  教學難點:

  理解字母表示數既可表示數量,也可表示數量關系。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當你的媽媽又在你的耳邊嘮叨時,你是否有過這樣的回答:“媽,你這都說過n遍了!”還有,你跟你的同學炫耀時說過這樣的話嗎?“這游戲我n年前就已經玩過了!”

  那這里的n表示多少呢?

  它是一個不能確定的數。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用字母表示數。(板書課題:用字母表示數)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自己熟悉的生活經歷,使他們感受到字母在我們的生活中是比較常用的,并且它還可以來表示一個不確定的數。同時利用熟悉的生活情境將學生立即引入到課堂中來,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此為基礎揭示出本課的課題。

  二、展示情境,引導探究

  (一)出示教材例1的情境圖。

  講講從情境圖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二)出示表格。

  小紅的年齡/歲爸爸的年齡/歲

  1

  5

  10

  …………

  1.將表格補充完整(列出算式和求出結果)。

  2.表格中的省略號表示什么意思?

  3.你能通過一個簡明的式子,表示出任何一年爸爸的年齡嗎(用字母表示小紅的年齡)?

  4.交流式子,進行比較。

  5.想一想,可以是哪些數?可以是200嗎?

  【設計意圖】通過表格內容的完成,使學生能體會到隨著小紅年齡的變化,爸爸的年齡也在發生變化,而且它們之間始終存在一定的數量關系。讓學生通過一個簡明的式子表示出任何一年爸爸的年齡,培養了學生抽象概括的能力;通過詢問學生"可以是200嗎?”,使學生明白,在實際問題中,字母的取值范圍是由實際情況來決定的。

  (三)代入解題

  設問:當小紅的年齡時,爸爸的年齡是多少?

  【設計意圖】通過代入解題的練習,使學生掌握代入解題的方法。同時通過年齡的計算,讓學生也能體會到當他(她)為人父母的時候,自己的父母已經是年過半百的老人了,進而滲透尊老愛幼思想教育。

  三、自主學習,獲取新知

  (一)出示教材例2的情境圖。

  (二)出示問題。

  1.將表格補充完整。

  在地球上能舉起

  物體的質量/kg在月球上能舉起

  物體的質量/kg

  1

  5

  10

  …………

  2.你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人在月球上能舉起的質量嗎?

  3.式子中的字母可以表示哪些數?

  (1)出示如下情境圖。

  從圖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請將你的式子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出來。

  (2)求出例2情境圖中小朋友在月球上能舉起的質量是多少?

  (3)完成例2“做一做”。

  【設計意圖】利用學生學習例1的經驗,并結合例2情境圖和設計問題的提示,讓學生自主解決例2的問題,掌握新的知識。這樣的設計,既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應用新知,鞏固拓展

  (一)看圖填一填。

  (二)算一算。

  小紅買了9本筆記本,每本元,共需要多少元?(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

  如果每本筆記本8元,小紅付錢后找回了28元,那她總共付了多少元?

  如果她付出相同的錢,卻只找回了1元,那么筆記本一本多少元呢?

  (三)解決問題。

  客車的速度是 千米/時,貨車的速度是65千米/時,兩車同時從甲、乙兩地相對開出,3小時后相遇。

  (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甲、乙兩地之間的距離;

  (2)當 時,甲、乙兩地之間的距離是多少千米?

  【設計意圖】練習的內容設計密切聯系新學知識,同時在編排上體現著由易到難的層次性。練習的材料還緊密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對學生而言具有一定的熟悉性和易操作性。

  五、課堂小結,拓展延伸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問嗎?

小學數學中《用字母表示數》的教學感想 篇10

  教學內容:

  教材P44-P46例1-例3 做一做,練習十第1-3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理解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和作用。

  2.能正確運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表示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面積計算公并能初步應用公式求周長、面積。

  3.使學生能正確進行乘號的簡寫,略寫。

  過程與方法

  經歷用字母表示數的理解過程,體驗遷移推理的學習方法,滲透求未知數的思想。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學習活動中,使學生獲得熱愛數學知識的積極情感,溝通算數知識與代數知識之間的聯系,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和作用

  教學難點:

  能正確進行乘號的簡寫,略寫。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引入課題

  同學們,在生活中只要我們去認真的觀察思考,就會發現很多的知識。大家看,老師在生活中找到一些這樣的字母,你們知道它們都代表了什么嗎?(利用生活中的經驗把學生帶入數學。)

  課件出示:CCTV KFC NBA QQ (中國中央電視臺 肯德基 美國男子籃球聯賽 騰迅聊天工具)

  大家想想,用這些字母來代替這些名稱有什么樣的好處?

  (簡單好記。滲透用字母表示的優越性)

  其實,這樣的字母不僅僅我們日常的生活中經常可以看到,我們在數學的世界里也經常會用到,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用字母表示數(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1.投影出示例1:(探秘)

  (1)觀察第一組三角形中的數字,你有什么發現?

  (都是按規律排列的,三角形兩底角的數字之和等于頂角上的數字)

  那么圖中的符號表示什么數字呢?(指名口答)

  問:每行圖中的數是按什么規律排列的?(指名口答)

  (2)嘗試練習:想一想、填一填(課件出示)

  ①2、4、6、c、10、12 c=( )

  ②b+ b + b=24 b=( )

  ③a×5=40 a=( )

  觀察一下,你有什么發現?(不同的字母可以表示相同的數)。提問請學生思考回答:這幾小題中,要求的未知數表示的方法都有一個什么共同的特點?(都

  是用一些符號或字母來表示的)

  師:在數學中,我們經常用字母來表示數。

  問:你還見過那些用符號或字母表示數的例子?

  如:撲克牌,行程A、B兩地,C大調„„。

  2、教學例2

  (1)a×b=b×( )

  a+b=( )+( )

  (課件出示)

  師:你怎么想到要填a,你的根據是什么?

  生:我是根據乘法的交換律和加法的交換律來填的。

  師:如果用a、b、c來表示三個數,你們能用字母表示出其它運算定律嗎?

  學生嘗試寫,后匯報展示。

  (2)你們認為用字母來表示運算定律有什么好處?

  我們已經學過了一些運算定律,你會把它們表示出來嗎?

  同桌之間先說一說運算定律是怎么樣的,如何用字母表示出來,然后指名匯報。

  師:我們用字母表示出這些運算定律,你有什么體會?

  組織學生交流,使學生明確: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簡明易記,便于應用。

  (3)讓學生看書45頁的“你知道嗎?”然后匯報字母還可以表示哪些計量單位。

  3.教學簡寫

  (1)師:觀察6,你們發現了什么?(X和×長的很象),因為這個,在數學王國里曾經引發過一場風波:一天早朝上,乘號對國王說:“國王,我和X長的太象了,您得想個辦法把我們區分開來呀。”國

  王下令:“+”“-”“÷”先行退朝,“×”號留下下議事。第二天,國王宣布了以下規定:(多媒體出示)

  ①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數字和字母,字母和字母中間的乘號可以記作“.”,也可以省略不寫。省略乘號時,一般把數字寫在字母的前面。如:a×b=a.b=ab, 4×a=4.a =4a ②兩個相同字母相乘時,可以寫成以下形式:如:a×a=a.a=a2 讀作:a的平方,表示2個a相乘。

  ③當數字1與字母相乘時,1也省略不寫。如:1×m=m (2)學生四人小組為單位討論學習國王的規定:

  教師提出小組合作學習的要求:

  組長組織,要求每個組員都要發表意見。

  記錄員記錄學習過程。

  4、階段練習

  1、省略乘號寫出下面各式。

  2、小小審判官。

  ⑴6+a可以簡寫作6a。 ( )

  ⑵6×4可以簡寫作6.4 ( )

  ⑶x2與2 x所表示的意義相同。( )

  5、教學例3。

  今天我們跟字母成了好朋友,其實以前也和字母打過交道,比如計算公式。

  回顧:你們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學過的計算公式嗎?

  如果周長用字母C表示,面積用字母S表示,邊長用字母a表示,你會用字母表示正方形的周長和面積嗎?

  C= S= 還記得我們學過哪些運算定律嗎?那能不能用字母它們呢?真自信。好!下面請大家寫在練習本上。

  反饋:說說表示的是什么計算公式?師:你們能利用這些計算公式進行計算嗎?試一試。

  出示例題:你能利用公式計算下面正方形的面積和周長嗎?(黑板貼出正方形紙片)

  師:6㎝表示什么意思嗎?

  生:表示正方形的邊長是6厘米。

  師:你們能求出它的面積和周長嗎?

  (請一名學生上黑板來做,其余學生在下面練習)

  師:誰來評價一下他做得怎么樣?

  生1:我認為做得比較可以。

  生2:我認為他的面積單位應寫成㎝2,不應寫成㎝。

  師:看看老師是怎么做的?

  師:“利用公式計算”就是要求我們在計算時先寫出公式,然后把字母表示的數值代入公式進行計算。

  三、輕松一刻,發展提高。

  (一)數青蛙

  同學們學得真好,現在我們來輕松一下。

  (課件):1只青蛙1張嘴,2只眼睛4條腿;

  2只青蛙2張嘴,( )只眼睛( )條腿;

  3只青蛙( )張嘴,( )只眼睛( )條腿; „„

  ( )只青蛙( )張嘴,( )只眼睛( )條腿。

  我們先試著讀一讀。你能用一句話說說這首兒歌嗎?

  (二)練兵營

  填空

  1、用a、b、c表示三個數,乘法分配律可表示成( )。

  2、用字母a表示蘋果的單價,b表示數量,c表示總價。那么 c=( ),b=( )。

  3、一個等邊三角形,每邊長a米。它的周長( )米。

  4、一輛汽車t小時行了300千米,平均每小時行( )千米。李師傅每小時加工40個零件,加工了a小時,一共加工了( )個。

  5、5x+4x=( )

  8y-y=( )

  7x+7x+6x=( )

  7a×a=( )

  15x+6x=( )

  5b+4b-9b=( )

  選擇(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號里)

  1、a2與( )相等。

  (1)a×2 (2)a+2 (3)a×a 2、2x一定( )x2。

  (1)大于

  (2)小于

  (3)等于

  (4)不能確定

  3、丁丁比昕昕小,丁丁今年a歲,昕昕今年b歲,2年后丁丁比昕昕小( )歲。

  (1)2 (2)b-a (3)a-b (4)b-a+2 4、當a=5、b=4時,ab+3的值是( )。

  (1)5+4+3=12 (2)54+3=57 (3)5×4+3=23

  四、走進名人屋

  最早使用字母來表示數的人是法國數學家韋達,韋達一生致力于對數學的研究,作出很多重要貢獻,成為那個時代最偉大的數學家,自從韋達系統使用字母表示數后,引出了大量的數學發現,解決很多古代的復雜問題。

  師:看了介紹你想對韋達說點什么嗎?

  生1:韋達,我要對你說,你的智慧真是不可限量。

  生2:韋達真偉大,你發明的用字母表示數使人類生活和學習方便了許多,謝謝你!

  師:你們想不想像韋達一樣將來做一個成功的人?

  師:那好,老師這里就有一個成功秘訣,想不想知道。

  課件出示:A=x+y+z A代表成功,x代表艱苦的勞動,y代表正確的方法,z代表少說空話。

  師:看了這個公式,你得到了什么啟示?

  生:我知道了只要艱苦勞動,掌握了方法,少說空話,就能成功。

  師:說得真好,只要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中掌握好正確的方法,刻苦努力,少說空話,一定能夠取得成功!祝你們早日成功!

  五、課堂小結,質疑評價。

  閱讀課本第44-46頁。四人小組交流,匯報

  這節課你們有收獲嗎?你們有收獲就是老師今天的收獲。誰來說說你收獲些什么?最成功的地方是什么?還有什么問題?

  六、作業

  第49頁練習十第1、2、3題

小學數學中《用字母表示數》的教學感想 篇11

  1、用字母表示數

  第一課時:用字母表示數

  教學目標 :

  1、使學生理解和掌握用字母表示數的方法,知道用字母可以表示數,含有字母的式子既可以表示數量關系,也可以表示數量。

  2、會用字母表示數量關系,能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3、讓學生初步感受用字母表示數的作用和優點,滲透符號化思想。

  教學設計:

  一、教學例1:

  小東比小華大3歲。

  根據這個條件,我們可以得出:

  1、觀察歲數的變化,思考:

  小華10歲時,小東的歲數:(    )

  小華20歲時,小東的歲數:(    )

  小華a歲時,小東的歲數:(    )

  2、分析:

  “a+3”既可以表示數量關系:小東比小華大3歲

  也可以表示小華的歲數。

  當a=1、2、3、4……時,就可以知道小東是幾歲。

  3、思考:

  如果用字母a表示小東的歲數,那么小華的歲數就是(      )。

  二、教學例2:

  1、觀察錢數的變化,思考:

  當數量是7.5千克時,總價是多少:(    )

  當數量是X千克時,總價是多少:(    )

  2、分析:

  “2.1×X”既可以表示數量關系,也可以表示數量。

  3小結:

  這些含有字母的式子不僅可以表示數量關系,也可以表示數量。

  三、試一試:

  1、學生審題理解題意。

  2、前后四個同學相互說一說解題思路。

  3、抽組說一說解題思路。

  4、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校對。

  四、課堂練習:

  1、2、7

  五、作業 :

  1、課本:

  3、4、5、6

  2、《作業 本》一頁

小學數學中《用字母表示數》的教學感想 篇12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理解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初步掌握用字母表示數的方法,會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數量,學會含有字母的乘法算式的簡寫、略寫方法。

  2.初步學會根據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在探索用字母表示數的過程中,建立字母式子的模型,充分體會用字母表示數的方法、作用和優越性。

  3.在學習中逐步感受符號化思想,發展抽象概括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復習新知。

  出示黃河邊上一個小村莊的圖畫,村子旁邊有一個池塘,課件出示兒歌:一只青蛙一張嘴,兩只眼睛四條腿;兩只青蛙張嘴,四只眼睛八條腿

  師生做游戲:兒歌接龍:一只青蛙一張嘴,兩只眼睛四條腿;兩只青蛙張嘴,四只眼睛八條腿

  老師問:誰能用我們上節課學過的知識,找出規律,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來。

  (a只青蛙a張嘴,2a只眼睛4a條腿)

  [設計意圖]通過游戲的方式喚起學生的激情和學習的樂趣。

  二、走進村莊進行鞏固練習。

  談話:想去這個美麗的村子嗎?在去的路上還要先解決一些數學問題,你們有信心嗎?

  1.過河:

  村子旁的一條大河,大壩高154米,水面到壩頂的高度是x米。水面以下的大壩高度是( )米。

  集體分析問題,然后再讓學生獨立做。

  2.參觀果園:

  談話:剛才我們輕輕松松的過了河,繼續往前走吧。(課件出示一個果園)看,你發現了什么?。

  課件出示第9題:

  一籃香蕉:m千克

  一籃蘋果:n千克

  你能說出每個式子表示的意思嗎?

  ①m-n ② m+n ③ 4m ④m+2n

  小組交流,集體訂正

  3.走進學校:

  (1)學校操場上正在進行一場籃球賽,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出示第7題:

  每投中一個得2分。小云投中了a個,小華投中了b個。

  ①小云得了( )分。

  ②小華得了( )分。

  ③小云比小華多得( )分。

  讓學生獨立完成,集體交流。

  (2)我們再到教室去看看吧,就參觀4年級吧,看,黑板上的題你會做嗎?

  出示第8題:

  磁懸浮列車的速度可達到432千米/時,進站前,平均每分鐘減速a千米。6分鐘后,速度減少了( )千米;9分鐘后,速度為( )千米。

  第二問可以先小組內討論,然后再讓學生做。

  4.穿過樹林:

  師:學校前面出現了一片樹林(課件出示第10題)

  速生楊的樹徑每年大約增長3厘米。

  ①如果栽種時的樹徑魏5厘米,x年后這棵樹的樹徑是多少厘米?

  ②當x=6時,這棵樹的樹徑是多少厘米?

  第二步求式子的值。由于題目的內容離學生的生活較遠 , 學生對題中所說的事情比較陌生。練習時 , 可先給學生講清題目說的是什么事情 ,待學生弄明白題意后 , 再進行練習。

  課件繼續顯示:

  速生楊的面積是100公頃,松樹的面積比速生楊多了x公頃。當x=80時,松樹有多少公頃?

  讓學生獨立做,集體訂正。

  [設計意圖]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以參觀地點的轉移呈現問題,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練習的實效,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得到同步發展。同時讓他們再次感受到通過自己的努力換來成功的喜悅,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延伸了下去。

  三、評價鼓勵,全課總結

  談話:這節課,我們參觀了黃河邊的村莊,解決了有關的問題。每一個同學都開動了腦筋,通過與周圍同學的密切合作和自己的主動探索獲得了許多知識。誰想說一說在這節課上我們連習了哪些內容?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數學中《用字母表示數》的教學感想 篇13

  教材分析:用字母表示數是在學生初步了解用字母表示計算公式和運算律的基礎上理解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學會用字母表示數,知道求含有字母式子值的方法,感受字母的不同取值范圍,從而體會用字母表示數的作用,經歷把生活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抽象過程,體會用字母表示數的作用,培養學生的數學情感,為學生的進一步學習打好基礎。

  教學目標:

  1、理解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會用字母表示數,知道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的方法,感受字母的不同取值范圍。

  2、經歷把生活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抽象過程,體會用字母表示數的作用,培養學生的數學情感。

  3、在學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與比較反思中滲透對應思想、函數思想和辨證思想。

  教學重點:理解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會用字母表示數,并會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

  教學難點:體會用字母表示數的作用,感受字母的不同取值范圍。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今天老師與大家共同學習一節課,愿意和老師交朋友嗎?讓我們來互相了解一下好嗎?請問你叫什么名字?叫你小x行嗎?我猜你今年11歲對嗎?老師猜的準不準?板書。

  2、能猜出老師的歲數嗎?你猜?你呢?

  告訴大家:老師比小軍大24歲。現在你知道老師幾歲嗎?怎么算的?板書:11+24。

  3、那么,當小軍1歲時,老師的歲數如何表示呢?小軍2歲時呢?

  根據老師比小軍大24歲這個條件,要想知道老師的歲數,必須先知道誰的歲數?知道了小軍的歲數,用小軍的歲數加上24,就能求出老師的歲數了。

  那么當小軍12歲時,老師的歲數如何表示?小軍13歲時呢?

  4、如果這樣寫下去,就會出現比較多的算式,這樣是不是太麻煩了?

  你能用一個簡潔的式子表示出老師與小軍的歲數關系嗎?先想一想,在小組中交流

  反饋:(可能出現□+24,x+24,a+24, ?+24),

  你這里的□表示什么?□+24表示什么?還有不同的方法么?

  5、同學們真聰明,想出了這么多的好方法。你們用□、a、x來表示小軍的歲數,為什么不用一個具體的數來表示呢?

  教師:對,用具體的數只能表示他們某一年的歲數,而用□、a、x表示就不是某一年的歲數,它可以不斷地變化。數學上就是用字母來表示變化的數量的。今天,我們就來共同學習用字母表示數。板書課題。

  (評析:從學生感興趣的老師猜學生的年齡和學生猜老師的年齡入手,用兩個“猜”拉近了學生與老師的距離,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再從用字母表示數、數量關系到計算公式,讓學生經歷了把生活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抽象過程,感受到生活與數學的關系,培養了數學情感。)

  6、指a+24:在a+24這個式子中,誰在變化?誰沒有變呢?

  還能用別的字母表示小軍的歲數嗎?你想用什么字母表示?怎樣表示老師的歲數呢?

  教師:同一個數量可以用不同的字母來表示。

  7、①知道你爸爸、媽媽的歲數嗎?想一想:爸爸、媽媽比你大幾歲?真是關心父母的好孩子。如果用你喜歡的字母表示自己的歲數,如何表示爸爸、媽媽的歲數呢?

  你是怎樣表示的?這里的x表示什么?x+x表示什么?有表示媽媽歲數的么?

  ②學校美術組有24人,合唱組比美術組多x人,合唱組有___人。

  如果x等于10時,合唱隊有多少人呢?x等于14時呢?

  x還可以表示哪些數?能表示小數嗎?

  ③想想做做3。從圖中你獲得了哪些信息?

  題目中哪段距離已經知道?是800。哪段距離沒有直接告訴我們呢?所以用x、y表示。

  指圖:這里用了x,這里為什么不用x而用y呢?

  教師:同一題中不同的數要用不同的字母表示。

  請同學們完成下面的填空。

  二、教學例1、例3:

  1、出示圖1:擺1個這樣的正方形用4根小棒。

  出示圖2:擺2個正方形用小棒的根數是:怎么算的? 4×2

  出示圖3:擺3個正方形用小棒的根數是:怎么算的? 4×3

  出示圖4:擺4個正方形用小棒的根數是:怎么算的? 4×4

  如果用a表示正方形的個數,擺a個正方形用小棒的根數是:出示板書:4×a

  這里的a表示什么?4×a又表示什么?

  這個式子中誰在變化,誰沒變?

  (評析:變與不變是函數思想的重要內涵,也是用字母表示數的價值所在。在導入例題和例1的教學中,教師有機地滲透了這一思想,體現了用字母表示數的作用,也為學生的進一步學習打好基礎。)

  當a等于6時,4×a等于多少?a還可以表示什么數?

  指a+24:這里的a表示什么?4×a中的 a又表示什么?

  這兩個a表示的意義相同嗎?

  教師:同一個字母在不同的環境中可以表示不同的數。

  (評析:同一個數量可以用不同的字母來表示、同一題中不同的數要用不同的字母表示、同一個字母在不同的環境中可以表示不同的數這樣3個層次的教學,不僅使教學過程清楚有序,而且有機滲透了函數與辨證思想,也為本節課注入了活力。)

  2、教學例3:這里的a表示什么呢?

  數學上規定:用小寫字母a表示正方形的邊長,大寫字母c表示正方形的周長,大寫字母s表示正方形的面積,你能用字母表示正方形周長和面積計算公式嗎?

  板書:c=a×4 s=a×a

  3、請同學看黑板,像4×a 、a×4、 a×a這些數與字母相乘、字母與字母相乘的式子,還有一些簡便的寫法呢,想知道嗎?

  請同學們看書p106下面。看懂了嗎? 老師來考考大家,

  4×a用簡便方法怎樣寫?(4•a)這個是小數點嗎?還是讀a乘c,讀一遍。還有更簡便的寫法嗎?(4a)在有字母 的乘法式子中,乘號可以省略,直接寫成4a。

  a×4怎樣寫呢?a×4和4×a一樣,也可以寫成4•a,或直接寫成4a。在數與字母相乘時,乘號可以省略,但數要寫在字母的前面。

  a×a怎樣寫?(a•a)也能寫成什么?(a的平方)怎么讀?讀一遍。a的平方表示什么意思? 是多少? 呢?

  請把書翻到p107,完成想想做做1。

  反饋時分別出示題目,1×a時問:為什么可以寫成a?(1和任何數相乘都得原數)

  同學們學得真不錯,繼續看屏幕。

  ①每本筆記本的單價是a元,買5本筆記本的總價是_______元。

  這里的a可以是哪些數?能是1元嗎?2元呢?2.5元呢?

  ②汽車每小時行駛v千米,t小時行駛( )千米。這里的vt表示什么?

  三、同一畫面出示:

  ①如果用a表示小軍的歲數,老師的歲數是a+24。

  ②如果用a表示正方形的個數,擺a個正方形用小棒的根數是4×a。

  ③每本筆記本的單價是a元,買5本筆記本的總價是5a元。

  比一比、想一想,在小組中交流:

  ①這3題中的a分別可以是什么數?

  ②你認為用字母表示數的范圍可以根據什么來確定?

  (評析:字母的取值范圍是本課教學的一大難點。為有效突破這一難點,教師不僅在課中結合例題、習題分散難點,而且在此集中突破,并由第二個問題將字母的取值范圍與生活實際有機結合,為學生確定字母的取值范圍提供了方法上的指導。)

  四、全課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你認為用字母表示數有什么好處?(簡單、清楚)。指年齡的算式,原來這么多算式,現在這樣一個字母式子就可以了,確實比較簡潔、明了。板書。

  你有什么收獲呢?還有什么問題么?

  五、鞏固作業:1、判斷:

  ①上元小學6個年級共有a名學生,平均每個年級有學生a÷6名。( )

  ②第一題中的字母a,可能表示任何數。 ( )

  ③ 7×a=7a中的乘號可以省略,7+a中的+號也能省略。 ( )

  2、兒歌:

  一只青蛙一張嘴,兩只眼睛四條腿

  二只青蛙二張嘴,四只眼睛八條腿 4只眼睛怎么算的?

  三只青蛙三張嘴,六只眼睛十二條腿 為什么是12條腿?

  ……

  n只青蛙( )張嘴,( )只眼睛( )條腿

  ( )只青蛙( )張嘴,( )只眼睛( )條腿 (能用字母說嗎?)

  (評析:“以實開始,以活展開,以趣結束”是本節課的一大特色。課始的猜年齡親切、自然,課中的合作探究流暢有序,課尾的數青蛙兒歌實用、有趣,達到“課已盡而意未止”的教學高境界。)

  [總評:1、數學生態課堂講究生活問題數學化。

  數學課堂教學(特別是小學數學教學)不僅要將數學問題生活化,也要將生活問題數學化。這不僅是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也是生態課堂重要理念。本節課,教師從與學生的親切交談中自然地將“猜年齡”這一十分生活化的問題逐步展開,通過探究同學年齡與老師年齡之間的關系,用字母表示父母年齡等環節,設計出一個個問題情境,并在學生熟悉的問題情境中感悟、理解,并逐步體會用字母表示數。

  2、數學生態課堂講究開發課程資源合理化。

  對于教材的使用,我們的理念是:在深入鉆研教材的基礎上,在有機整合了教材內容和目的要求之后,可以采取大膽“破”教材的策略,使數學教材更符合學生的實際。一是“破”例題,在保留例1與例3教學功能的同時,將原來的例1與例3合并,這樣既有利于問題情境的創設,又有利于學生探究的深入;把例2這一教學數量關系的例題改為猜年齡,將導入與例2教學“兩合一”,體現例題的生態。二是“破”習題,我們將教材的習題進行有效地增減,努力做到“實”、“活”、“趣”統一,體現習題的生態。

  3、數學生態課堂講究教學過程生成化。

  課堂生成是生態課堂的重要標志。如何促進課堂生成是生態課堂要研究的重要課題。本節課中,我們一方面通過聊天式的導入教學,構建學生安全的心理基礎;通過式的問題情景,構建學生探究的物質基礎;通過發展式的積極評價,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為學生的精彩生成創設了條件。如學生用自己的方法表示老師與同學的年齡關系、用笑臉表示自己的年齡就是課堂生成的最好體現。另一方面,我們精心做好預設,備課時對課堂上可能出現的精彩或錯誤做好充分的預設,并考慮好解決的對策,課堂上,教師利用自己的教學智慧把握住了不少稍縱即釋的生成性資源,為展開進一步的教學創造條件。

  4、數學生態課堂講究數學思想滲透化。

  數學思想是小學知識的靈魂。我們在用字母表示師生年齡中讓學生感受對應思想;在“同一個數量可以用不同的字母表示,同一字母在不同的環境中可以表示不同的數,在同一題中不同的數要用不同的字母表示”這樣三個環節中,滲透辯證思想;在年齡的變與不變,正方形個數與小棒根數的變與不變中感受函數思想,體現用字母表示數的價值,為學生的進一步學習和生命發展打好基礎。]

小學數學中《用字母表示數》的教學感想 篇14

  1、用字母表示數

  第一課時:用字母表示數

  教學目標 :

  1、使學生理解和掌握用字母表示數的方法,知道用字母可以表示數,含有字母的式子既可以表示數量關系,也可以表示數量。

  2、會用字母表示數量關系,能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3、讓學生初步感受用字母表示數的作用和優點,滲透符號化思想。

  教學設計:

  一、教學例1:

  小東比小華大3歲。

  根據這個條件,我們可以得出:

  1、觀察歲數的變化,思考:

  小華10歲時,小東的歲數:(    )

  小華20歲時,小東的歲數:(    )

  小華a歲時,小東的歲數:(    )

  2、分析:

  “a+3”既可以表示數量關系:小東比小華大3歲

  也可以表示小華的歲數。

  當a=1、2、3、4……時,就可以知道小東是幾歲。

  3、思考:

  如果用字母a表示小東的歲數,那么小華的歲數就是(      )。

  二、教學例2:

  1、觀察錢數的變化,思考:

  當數量是7.5千克時,總價是多少:(    )

  當數量是X千克時,總價是多少:(    )

  2、分析:

  “2.1”既可以表示數量關系,也可以表示數量。

  3小結:

  這些含有字母的式子不僅可以表示數量關系,也可以表示數量。

  三、試一試:

  1、學生審題理解題意。

  2、前后四個同學相互說一說解題思路。

  3、抽組說一說解題思路。

  4、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校對。

  四、課堂練習:

  1、2、7

  五、作業 :

  1、課本:

  3、4、5、6

  2、《作業 本》一頁

小學數學中《用字母表示數》的教學感想 篇15

  教學內容:

  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人教版第九冊第四單元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和作用,能夠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和計算公式,感受用字母表示數的優越性。

  2、知道用字母表示數時省略乘號和平方的書寫方法及習慣。

  3、通過引導使學生感悟初步的代數,發展學生的數感。

  教學方法:以學生自學為主

  教學重點:體會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體會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活動一:解密碼,揭題。體驗字母可以表示不知道的數

  師:同學們,老師這里有一個百寶箱,它里面裝著一些幫助我們這節課學習的寶貝,想得到這些寶貝嗎?

  生:想

  師:可是想打開百寶箱,必須知道百寶箱的密碼,密碼是由三個數字組成的,你來猜一猜。

  生1:可能是123生2:可能是578生3:987

  師:大家的猜測不一樣,我們來看看這里是用什么來表示密碼的?

  生:用字母anm表示的。

  師:在數學的學習中,我們經常用字母來表示數,這節課我們一起來研究用字母表示數(板書課題)

  師:這里的字母代表什么數?

  生:表示我們不知道的數。

  師板書:不知道的數。

  師:密碼究竟是什么呢?我們一大屏幕上的提示。字母anm各表示幾呢?

  生:a表示5,n表示3,m表示8。

  師:你一口氣把三個字母表示的數都說出來了,能說說你是怎樣知道a是5的。

  生:我是根據前面的兩個三角形中,上面的數減右邊的數等于左邊的數,所以我就用上面的15減去右邊的數10得到5,a就是5。

  師:真好,這里的a能表示別的數嗎?

  生:不能。

  師:對,在這些規律和式子中,一個字母只表示一個數,那么密碼能確定嗎?

  生:能。

  師:我們打開百寶箱來看。(點擊百寶箱上的按鈕,百寶箱打開,出來一個正方形),百寶箱里裝著什么?

  生:一張白紙。

  師:是什么形狀的。

  生:正方形

  活動二:擺正方形,體驗字母可以表示不確定的數。

  師:現在我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一個擺正方形的活動:先聽清老師的要求再擺。擺正方形時一個一個的單獨擺,在老師數到5時,大家停下,看那個組擺得又快又好。開始擺。

  (學生分組擺正方形)

  師:時間到,假如我擺1個正方形,用幾根小棒。(4根小棒)算式怎樣寫?

  生:1×4

  師:好,你們組擺了幾個正方形,用了幾根小棒?

  生1:我們組擺了3個正方形,用了12根小棒,算式是3×4。

  生2:我們組擺了4個正方形,用了16根小棒,算式是4×4。

  生3:我們組擺了5個正方形,用了20根小棒,算式是4×5。

  (學生邊匯報,教師邊板書)

  師:假如我們繼續擺下去,可以擺多少個正方形?

  生1:9個

  生2:無數個

  師:你能不能把這位同學想像的無數個表示出來呢?

  生:用字母n來表示。

  師:還可以用別的字母嗎?

  生:a、b、c、d

  師:26個字母都可以。

  師:擺n個正方形用幾根小棒,怎樣寫式子呢?

  生:n×4(老師板書)

  師:當我們擺1個正方形時,n就是幾?

  生:就是1

  師:擺5個正方形呢?

  生:n就是5。

  師:想像一下這里的字母n還可以是哪些數。

  生:這里的n可以是12、20、100,還可以表示更多的數。

  師:字母能表示一個不確定的數。(教師板書:不確定的數)

  師:n×4可以怎樣簡寫。

  生1:n?4(教師板書)

  師:含有字母的式子里乘號可以用圓點表示,還可以省略不寫

  生2:4n(教師板書)

  師:含有字母的式子里乘號可以省略不寫,省略乘號時把數放在字母的前面,你能舉個這樣的例子嗎?

  生:5m

  師:好

  活動三:用字母表示計算公式,體驗字母可以表示任何數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了字母可以表示不知道的數,還可以表示不確定的數,那么你能不能用字母表示出我們學過的一些計算公式呢?生:能

  師:在數學中,我們習慣用a來表示正方形的邊長,用S來表示面積,用C來表示周長,你能不能用字母表示出正方形的周長和面積的計算公式呢?

  生:能。

  師:下面請同學們用這些字母表示出正方形的周長和面積的計算公式,寫在紙上。

  師:誰來說說你是怎樣用字母來表示正方形的面積和周長的計算公式的?(學生邊匯報教師邊板書)

  生:正方形的面積S=a×a正方形的周長C=a×4

  =a?a=a?4

  =a2=4a

  師:a×4還可以怎樣簡寫。

  生:a?4或者4a

  師:好,a×a怎樣簡寫呢?

  生1:a?a

  生2:a2

  師:請你把a2寫在黑板上。

  師:你能帶著大家讀幾遍嗎?

  生2:能

  師:請你教大家讀兩遍。

  師:a2表示什么呢?

  生:表示兩個a相乘。

  師:老師這里還有a2的幾個伙伴,你能讀一讀嗎?

  (舉起卡片)師:你會讀嗎?

  生:b的平方。

  師:很好,它表示什么呢?

  生:表示兩個b相乘。

  師:這個怎樣讀。

  生:3的平方。表示兩個3相乘。

  師:結果是多少?

  生:3乘3得9。

  師:老師這里還有一對好朋友。(舉起a2和2a)它們有區別嗎?

  生:有

  師:有什么區別呢?

  生:a2表示兩個a相乘,2a表示兩個a相加。

  師:很好。我們用字母表示出了正方形的周長和面積計算公式,假如要算正方形的面積必須要知道什么?

  生:邊長。

  師:下面請同學們用尺子量出所擺的正方形的邊長,并計算出它的面積。

  師:你擺的正方形的邊長是多少?面積是多少?

  生1:我擺的正方形的邊長是2.5厘米,面積是6.25平方厘米。生2:我們組擺的正方形的邊長是4厘米,面積是16平方厘米。

  ......

  (學生邊說,教師邊板書)

  師:正方形的邊長a可以是你們剛才測量出的2.5、4、6、8,還可以表示其他數嗎?

  生1:可以,我認為還可以是9、25

  生2:整數、小數、分數數可以。

  師:這里的字母a可以表示大于0的任何數。

  活動四: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體驗字母表示數的優越性。

  師:同學們,其實,在以前的學習中我們也見過用字母表示數的例子,你還記得嗎?

  生: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

  師:你能用字母表示出這些運算定律嗎?

  生:能。

  師:請你們在卡片上用字母表示出我們學過的運算定律。

  展示學生的卡片。

  師:看來同學們對以前所學的知識掌握很好。我們任選一條定律重點研究一下。誰來選?

  生:我選乘法分配律。

  師:好,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是(a+b)c=ac+bc,用文字怎樣解釋呢?

  生:兩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可以先把這兩個數分別與這個數相乘,再相加。

  師:我幫你記錄下來(貼卡片)。

  師:一條定律可以用字母來表示,也可以用文字來敘述。這兩種方法哪種方法更好呢?

  生1:我認為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簡單,容易記。

  生2:我認為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不麻煩。

  生3: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不懂漢語的外國小朋友也能看得懂。

  師:說得好。你知道最先使用字母表示數的人是誰嗎?

  生:不知道。

  師:我們一起來聽一聽,看一看。(韋達簡介)

  師:同學們,你們和數學家韋達有著同樣的發現,你們真了不起。

  ,鞏固練習

  同學們,你們知道了字母可以表示數,會用字母來表示數啦,下面我想考考大家。(練習十中的第一、二題)

  拓展練習

  師:百寶箱還為我們了什么學習寶貝呢?(打開百寶箱出現古詩)這首詩大家讀過嗎?

  生:讀過。

  師:我們再小聲讀一遍,讀的時候找出古詩中表示數的詞語。

  生:這首古詩中有四個表示數的詞:千、一、兩、萬。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用字母表示數,想一想這些表示數的詞中哪些詞可以換成字母,并且換成字母后不改變詩句原來的意思。

  生1:我認為“一”可以用字母來表示。

  師:為什么?

  生1:a可以表示“1”

  師:a只能表示“1”嗎?

  生1:不是。

  師:誰有不同的想法。

  生2:我認為這四個表示數的詞中“一”和“兩”不能換成字母,因為李白在寫這首詩時是被唐皇流放途中收到詔書回來的時候途經三峽,當時心情很愉快,再遠的路,一天也能趕到,所以“一”不能換,時間長了,不能表達當時愉快的心情。“兩”更不能換,長江本來就只有兩岸。“千”和“萬”能換,在詩中是表示很遠的路和很多重山,所以能換成字母。

  師:你覺得這里的“千”和“萬”可以用什么字母來表示。

  生3:我覺得“千”可以換成字母x,“萬”可以換成字母a。

  師:我們就用x來表示詩句中的“千”,用a來表示詩句中的“萬”。再來朗讀一遍。

小學數學中《用字母表示數》的教學感想 篇16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95~96頁的內容,完成第95頁“做一做”和練習二十三中的題目。

  教學目的:通過教學使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對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和計算公式的認識;理解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知道一個數的平方的含義及讀、寫法;學會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乘號的簡寫和略寫法。

  教具準備:小黑板、投影片若干塊。

  教學過程:

  一、復習。

  教師用投影片出示復習題。

  1、在下面的□里填上適當的數,在○里填上適當的運算符號。

  (33+24)+12=33+(□+□)

  50×□=6×□

  (5+3.5)×□=□×□○□×4

  □+270=□+360

  (1.2×0.5)×□=1.2×(□×6)

  2、用字母分別表示上面4道小題所根據的運算定律(寫在每小題的后面)

  二、新課。

  1、教學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

  問:剛才我們所做的復習,是根據哪些運算定律來做,你能把這些運算定律用自己的話說出來嗎?

  板書:加法交換律:a+b=b+a

  加法結合律:(a+b)+c=a+(b+c)

  乘法交換律:a·b=b·a

  乘法結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問:把文字敘述和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比較,我們可以得出什么結論?

  教師指名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啟發學生明確,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比用文字敘述運算定律更簡明、易懂、易記,也便于應用。

  2、教學用字母表示計算公式。

  教師用投影片出示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圖(如教科書第95頁)。

  讓學生在堂上練習本上自己寫出這四種圖形的面積的計算公式。然后指名學生讀自己寫的公式,同時教師在黑板上板書:S=a·a;S=a·h;S=a·h÷2;S=(a+b)·h÷2

  師:S=a·a可以寫成表示兩個a相乘,讀作:a的平方。所以正方形的面積公式一般寫成S=

  練習:

  1、讀出下面各數,并說出各表示什么意思,等于多少?

  、

  2、求邊長是4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積。

  指名學生先口頭說出用字母表示的計算公式,再說計算過程和得數。

  將題目改為:求出邊長是4厘米的正方形的周長。

  問:正方形的周長用c表示,邊長用a表示,正方形的周長計算公式應怎樣表示?

  師:正方形的周長公式是:c=a·4。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數字和字母中間的乘號可以記作“·”,也可以省略不寫。但是要注意,在省略乘號的時候,應當把數字寫在字母前面。所以,正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可以寫成:c=4a。誰會用這個公式求出上面這一題中正方形的周長。(指名學生做)

  3、堂上練習。

  (1)課本P96頁“做一做”

  提醒注意: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加號、減號、除號都不能省略,如a+b不能寫成ab,S÷12不能寫成12S,數目與數目之間的乘號,不能省略不寫。

  (2)做練習二十三的第2題。

  4、教學例1。

  師:我們知道了一個圖形的面積或周長的計算公式,當我們要計算出這個圖形的面積或周長時,實際上是把數代入有關的公式算出結果來。

  出示例1。請一位學生讀題。指名學生說出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問:在這個公式里,每一個字母表示什么?

  在這里的每一個字母表示的實際數值是多少?

  說明:我們在利用公式進行計算時,先寫出所用的公式,然后把字母表示的靈敏值代入公式進行計算。計算出的結果不必寫單位名稱,只在答話中注名就行了。

  教師板書過程。

  三、鞏固練習。

  1、做教科書第96頁下面的“做一做”

  2、做練習二十三的第4題。

  提示: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是什么?

  在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中每一個字母表示的是什么?

  每一個字母表示的實際數值是多少?

  把這些數值代入公式計算出的結果是多少?

  三角形的面積是多少?

  四、作業。

  練習二十三第1、3、5題。

  課后小結:

小學數學中《用字母表示數》的教學感想(精選16篇) 相關內容:
  • 小學數學《年、月、日》教案(精選14篇)

    教學目標:1、經歷比較、歸納的過程,知道平年、閏年及季度;記住平年、閏年的天數;掌握判斷平年與閏年的方法。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日常生活與數學知識是密切相關的,培養數學應用的意識和能力。...

  • 北師大小學數學第七冊《統計》教材分析與教學建議(精選17篇)

    單元教學目標1、 通過結合實驗數據畫統計圖的活動,體會統計圖中1格表示多個單位的必要性,進一步理解條形統計圖所表示的意義。2、通過處理實驗數據的活動,了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能根據數據畫折線圖,并能根據折線統計圖作出簡單的判斷...

  • 小學數學平移教案(精選8篇)

    教學目標1. 通過觀察生活情景,讓學生初步認識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轉現象,初步了解平移和旋轉的特點;能判斷圖形在方格紙上平移的方向和格數;能在方格紙上將圖形按指定方向和格數平移。...

  • 實用的小學數學教案(精選14篇)

    一、復習.1、請一名同學從1數到10.2、老師在實物展臺上出示4個正方形片、7個三角形片和10個圓片.請同學們分別數一數這些圖形的個數.[評:通過檢查學生數數的能力,了解到學生不僅能抽象地數數,還能正確地數出物體的個數來,為學習新課奠...

  • 小學數學優秀教案一等獎最新(精選2篇)

    教學目標:1、使學生認識乘加、乘減兩步計算應用題的結構特點,理解并掌握解題思路。2、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思維能力。...

  • 小學數學《解決問題》說課稿模板(精選7篇)

    各位評委:大家好!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解決問題》。一、說教材(一)教材分析解決問題是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三年級下冊第8單元中的內容。本節內容安排了兩個例題,分4課時進行教學,今天我說的是其中的第1課時。...

  • 關于小學數學教案模板匯總(精選13篇)

    教學目標:1、進一步鞏固24時記時法的表示方法,及24時記時法簡單的時間計算。2、培養學生自己的觀察比較能力,能通過小組合作制作出一張屬于自己的周末一天的安排,并通過相互交流,讓學生從中受到珍惜時間、合理利用時間的教育。...

  • 小學數學《10的加減法練習課》教案(通用6篇)

    教學目標:1.結合具體情境,初步體會加法的意義;2.學生能夠正確熟練的口算和是2~6的加法;3.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學生能夠從信息窗中準確的找出數學信息,并能夠根據數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

  • 有關小學數學教案范文錦集(精選14篇)

    教學要求: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能正確地計算它們的面積。教學重點:熟悉所學實際測量的知識,能正確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教學過程:一、基本練習口算。P.145頁口算(四)。...

  • 小學數學教案范本(精選3篇)

    一、聯系生活、復習引入。1、同學們,我們已經學過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誰能說說在我們生活中那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2、從桌面上拿出自己喜歡的物體,并說說它們的的形狀。...

  • 有關小學數學教案匯總(精選15篇)

    一、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研究現狀傳統的數學教學主要是在課堂上完成的。現實生活中,學生遇到的許多問題都需要應用數學知識解決,但是學生卻不能學以致用,缺乏實踐應用的能力。...

  • 小學數學《噸的認識》教案(精選17篇)

    【設計意圖】通過課堂學生總結,進一步回顧和反思本節課所學知識。運用噸的知識的數學實踐活動,將知識的獲取由課內延伸到課外,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 小學數學第四冊《對稱》(精選17篇)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感知“對稱”的概念,并能識別對稱圖形。 2.通過動手操作等實踐活動,培養學生觀察、分析、綜合、抽象能力及空間想像力和創造力,同時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及合作能力。...

  • 有關小學數學教案(通用15篇)

    詳細介紹:課題二:千克的初步認識教學目標1.使學生初步認識重量單位千克.2.初步建立1千克的重量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3.認識案秤,了解案秤稱物品的方法.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激發學生對知識的好奇并體驗到教學知識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

  • 有關小學數學教案范文(精選16篇)

    教學內容:課本82-83頁。智慧廣場--數字謎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在探索加減法算式中的數字謎問題的過程中,學習用推理的方法解決問題,初步獲得一些簡單的推理經驗。...

  •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条麻纪av无码 | 亚洲人成网站18禁止人 | 免费看少妇高潮一级毛片特黄 | 亚洲欧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japanese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一区 | 请别相信她免费观看高清章若楠 |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免费免费 | 男女晚上日日麻批视频 | 奇米四色影视 | 被夫上司強暴人妻中文字幕 |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 | 欧美最猛黑人xxxx黑人表情 | 九一免费视频网 | 中文在线免费一区三区 | 吃奶呻吟打开双腿做受是免费视频 | 国产精品精品久久久久久潘金莲 | 中文字幕丝袜精品久久 | 德国肥妇性猛交视频 | 天堂色综合 | 123av导航 | 看久久毛片 | 国产成人剧情AV果冻传媒 | 国产日韩精品在线 |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蜜臀 |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国产 |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三在线 | 日本高清www| 亚洲色图狠狠爱 | 97视频精品全国免费观看 | 亚洲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一线 | 国产综合精品久久 | 久久精品日产第一区二区 | 国产成人短视频在线观看 | 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国产 | 国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欧洲成人综合网 | 91久久国产综合 | 亚洲国产精品毛片 | 麻豆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