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大典》教學設計2
四、布置作業
1、完成作業本第4題。
2、總結學習方法:
(理清寫什么,反映了怎樣的心情?)
3、學習課文中的修辭手法的運用,并能仿寫一兩句:
聯系課文內容寫排比句:全場30萬人,為_____而_____;為_____而_____;為_____而_____。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三、四兩段的內容。
2、感受開國大典中,人民群眾熱愛黨、熱愛領袖、熱愛新中國的思想感情。
3、能有感情地朗讀重要句子,讀出其中蘊含的情感。
〖教學重點〗
學習三四段內容,感受人民群眾熱愛黨、熱愛領袖、熱愛新中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能有感情地朗讀重要句子,讀出其中蘊含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用上“先……再……接著……”等關聯詞語,簡要述說開國大典的典禮過程。
2、找出典禮過程中反映人民群眾心情的句子,挑選一句,讀出其中的韻味。
二、學習第三段
1、自由讀第三段:
用一二個詞概括閱兵式的特點,找出人民群眾觀看閱兵式心情的句子。
2、四人組議論,課堂交流:
⑴ 特點:
威武雄壯,軍容整齊。(概括時讓學生簡要說出理解根據。)
⑵ 點撥:
為什么人們把嗓子喊啞了,手掌拍麻了,還覺得不能夠表示自己心里的歡喜和激動?
(解放軍為新中國的誕生作出巨大貢獻,人們熱愛解放軍,感激解放軍。)
3、選讀12、13小節。
4、簡單了解聶榮臻、朱德。
三、學習第四段
1、默讀:
劃出文章中概括節日夜晚北京城景象的一句句子。
(天上是五顏六色的火花結成彩,地上是萬萬千千的燈火一片紅。)
2、理解:
“火花結成彩”是什么意思?“燈火一片紅”指什么?
(一萬支禮花陸續射人天空,將夜空映照得五彩繽紛;地面人們擎著燈,舞著火把,高呼口號,游行慶祝。句子寫出廠節日夜晚的首都絢麗多姿的歡慶氣氛。)
3、朗讀第14小節,讀出歡慶氣氛。(自由讀體會,分組讀競賽。)
4、讀結尾句,領會句子意思:
⑴ “兩股紅流”指什么?(兩支游行隊伍。)
⑵ 為什么能用“紅流”作比?
(人們擎著燈籠、舞著火把游行。紅流,寫出游行隊伍聲勢浩大。)
⑶ “光明”指什么?(天上的禮花,地上的燈火。)象征什么?(新中國前途光明。)
⑷ 說說這句話字面的意思和內含的意思。(第一層,兩支游行隊伍分東西兩頭走去,幾十萬燈籠火把和禮花照亮了北京城;第二層,新中國成立了,中國從此有了燦爛輝煌的光明前景。)朗讀此句。
四、總結全文,領悟中心
1、自學單元“學習提示”。如何領會中心思想?
2、概括課文主要內容,領悟中心:
⑴ 課文記敘了哪幾個場面?是怎樣的場面?
(會場莊嚴、隆重、氣氛熱烈;典禮隆重,人民群眾心情激動,瞻仰第一面五星紅旗,聆聽毛主席宣讀公告;閱兵式軍容整齊,威武雄壯,人們熱烈歡呼;游行隊伍聲勢浩大。)
⑵ 調整語言,綜合歸納:
(補充時間、地點、人。)
課文記敘了1949年10月1日,人們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參加開國大典,瞻仰第一面五星紅旗,聆聽毛主席宣讀公告,觀看威武雄壯的閱兵式,會后舉行聲勢浩大的慶祝游行。(語言不強求統一,但要點要說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