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相思 教學設計
2.情到深處總想一吐為快,現在把你的感受用你喜歡方式表現出來,可以搖頭晃腦讀,可以做動作讀,還可以打節拍讀……(配樂個性朗讀)
3.唱讀。我們現在學的這首詩古人還為它配了曲,想聽嗎?學生邊聽邊試著吟唱。師引導學生和著音樂來唱讀。
【設計意圖:經過細細品味后,我們理解了詩意,體悟了詩情,為詩中優美的語言陶醉著,被詩中綿綿的情思感染著,大家心中有千言萬語要一吐為快,這時讓學生以吟、舞、唱的形式來表達自己的體會可謂“水到渠成”。至此,對學生進行了一次精神的洗禮。】
六、拓展視野,走向自主語文
師配樂小結:納蘭性德是一個情感豐富的人,他的詞既婉約自然又大氣磅礴,想更多地了解納蘭性德,請讀《納蘭詞》,想讀懂《納蘭詞》,請更多地了解納蘭性德的瑰麗人生!
【設計理念:學生要真正學會品讀古詩詞,一是要有學習的主動性,二是要有實踐的方法與目標。以進一步走進《納蘭詞》為驅動,鼓動學生去《納蘭詞》里實踐,感悟詞人詞心,這既是課堂學習延伸的需要,也是語文課堂從“教練場”走向“游泳池”,引領學生到詩歌的海洋里去徜徉。】
七、自主作業
板書設計:
長相思
身在征途
輕? 重!
心系故園
教學小結與反思
1.本教學設計是依據新課標的要求,結合本班學情而來的。在教學中通過“讀、想、議、寫、吟、唱、舞”等行之有效且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在語言實踐中感悟詩意、體驗詩情、積累詩歌。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在我的引導下興致勃勃地試著用不同的方式讀詩。從他們那興奮的臉上我看到了他們對詩歌的喜愛,這正是我所期望的。
2.本節課我創設了多種情境,引導學生在想象中體會情感。愛因斯坦說過:“ 想象比知識更重要,想象是無限的,而知識是有限的” 想象能使學生盡快地走進文中和作者產生共鳴,受到心靈的震撼。本節課我運用畫面、朗讀、音樂創設情境,激發了學生的想象,使他們在描述自己的想象中切入詩句,談理解和感受,達到進一步理解詩句,體會詩情,走進詩心的目的。
3.都說語文是人的自由精神的載體,是人的精神家園,因此語文教育要重視精神的熏陶感染。本節課我就把對學生精神的熏陶感染放在重要位置,讀熟詩歌、感悟詩意最終都是為了體悟詩情。這種熏陶感染不是強行灌輸,而是喚醒、激勵和鼓舞學生去自信地學、自主地學、自覺地學。
4.語文課中的“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三維目標是一個有機的融合體。可如何有效地利用“詩面的信息”來重構學生情感?讓學生如何更主動地走進古詩,與詩人共呼吸?是否還有更適合與學生對話的切入點?這是課后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