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古詩詞三首
2.板書詩題,讀題.
3.過渡:為什么人們喜歡這首詩呢?先去讀一讀吧.
二、整體感知.直奔重點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古詩.
2.指名讀,正字音.
3.反復多讀幾遍這首詩,結合課文注釋,想想詩句的意思.你會有怎樣的感受呢?
4.指名交流.
5.你最欣賞詩中的哪一句呢?
三、賞析詩句.感悟詩境
1.賞析“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
2.能說說為什么喜歡這句詩嗎?
3.有同學說,這句詩寫出了江南美麗的景色.那就和你的同桌再互相讀一讀,說一說:在你的頭腦中出現了怎樣的一派景色呢?想到什么說什么.
4.同桌之間互讀、練說.
5.指數名學生說.
6.小結:你們的回答很精彩!原來短短一句詩可以在人的頭腦中出現這么多不同的畫面,文字的魅力真是無法想象.
7.那就用朗讀把感受表達出來吧.小組內練讀,指名讀.
8.聽了同學們的描述,我仿佛看見了一派色彩斑斕的綺麗風光.
9.是呀,作者放眼望去,看見了——
練習題:你能填入表示不同綠色的詞嗎?
近處( )的小草( )的柳樹,遠處( )的樹林( )高山.
10.詩人此時正遇早春時節,站在小船上舉目四眺,滿眼皆是綠色,讓作者明顯地感受到春天到了.
11.可別小看了這個“綠”字,它僅僅是告訴你春天來了嗎?它還能讓你感受到什么呢?
12.指名答.(感受到春天里的“綠”有著層次關,遠近各不相同;“綠”還寫出了春天景物的變化……)
13、同學們理解得多豐富呀!把你感受到的“綠”讀出來吧.男女生賽讀.
14.小小的“綠”字卻有大大的文章!引導閱讀“資料袋”,介紹王安石推敲用“綠”字的故事.
15.聽完“綠”字的故事后,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指名答.)
16.小結:是呀,一位如此優秀的詩人能為了一個字修改十多次,難道我們在平時的習作中不能做到嗎?“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17.這首詩正是因為這個故事,讓人們更加贊賞.那就讓我們一起讀出你的贊嘆吧.
四、品評詩句.升華情感
1.過渡:這么美的綠,這么迷人的風光,誰不想多看兩眼?誰不想留戀其中?詩人和我們一樣陶醉在景色中忘乎所以了嗎?
2.詩人想回哪里去?詩中的家鄉是指哪兒?引導從課題“泊船瓜洲”和詩句“鐘山只隔數重山”等處理解.
3.你能在地圖上找到它大概的位置嗎?先好好讀讀古詩.
4.學生上臺指明.
簡介:王安石的父親曾在江蘇南京為官,王安石是在那里長大的,對鐘山即現在的南京
有著深厚的感情,可以說那里是他的第二故鄉.
5.你從哪里能讀出詩人急切地想回到家鄉呢?
6.引導學生從“一水間”“只隔數重山”“又”“何時照我還”這些詞句理解.
7.練習讀出詩人無限的思鄉情緒和急切盼望回家的感情.
五、回歸整體.深化體驗
1.這真是“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漂泊在外的游子對家鄉是多么的牽腸掛肚呀!讓我們一起再來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