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古詩詞三首
教材特點
這篇課文包括兩首古詩《鄉村四月》《四時田園雜興》和一首詞《漁歌子》。
《鄉村四月》是宋代詩人翁卷所作。這首詩以白描手法寫江南農村初夏時節的景象。
《四時田園雜興》的作者是宋代詩人范成大。詩人描寫了鄉村農人耕織以及兒童學著大人的樣子耕種田地的情景。展現了農家夏忙時熱烈的勞動場面,塑造了農村兒童天真、勤勞、可愛的形象。
《漁歌子》的作者是唐代的張志和。全詩動靜結合,意境優美,用詞活潑,情趣盎然,生動地表現了漁夫悠閑自在的生活情趣。
學習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正確讀寫“蠶桑、耘田、箬笠”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三首古詩詞。默寫前兩首詩。
3.體會詩詞的內容,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4.培養閱讀古詩詞的興趣和對古詩詞的熱愛之情,養成課外主動積累的好習慣。
一、導入
1、同學們,我們平時吟誦了很多古詩詞,誰愿意為大家吟誦一首你最喜歡的?(當學生有吟誦田園詩詞的時候,評價:最喜歡的是一首田園詩呢!)(如果學生第一個就吟誦到了田園詩,可以引導學生拓展背誦:誰還能吟誦描寫農村景物、農民生活這類田園生活的詩?)
2、今天,我們再來賞讀三首描寫田園風光的古詩詞吧。(板書課題,齊讀)
3、放開聲音朗讀古詩詞,思考:透過課題和詩詞,你都獲取了哪些信息?
小結:同學們,我們自己讀就知道了這么多,下面就讓我們走進第一首詩,你還能捕獲更多的信息呢!
二、《鄉村四月》
1、自讀詩詞。請同學們借助注釋四人小組試著說說這首詩的意思。(教師巡視指導)
2、小組匯報:哪個小組愿意把詩意給大家講講?
3、小結:看來借助注釋是理解詩意的一個好辦法。從發言中,我聽出了他對“遍”字的理解特別到位,誰還能說說透過這個“遍”字,你看到了怎樣的畫面?(指名說)
4、小結:在古詩詞中,有時,一個字就是一幅畫面,在這首《鄉村四月》中,像這樣的字或詞還有很多,自己讀讀下面的詩句,看看你還能通過哪個字看出畫面的,體會體會,簡單寫在書的旁邊。
5、我們先來把目光聚焦到前兩句,生匯報:
(1)滿或白滿川:稻田里的水色映著天空的光輝……生若只說“滿”,師引導:誰和他一樣把目光聚焦到了“白滿川”上了?(指名說)
(2)子規:杜鵑聲聲的歌唱。把你看到的說出來,誰還看到了更美的畫面呢?
(3)雨如煙:綿綿的細雨輕輕地飄著,想彌散的煙霧,融化在空氣中。把你的感覺讀出來/把你的感受讀出來/把你的心情讀出來吧!
6、小結:此時此刻,你覺得周圍的環境怎樣?(板書:景美)你的心情怎樣呢?(指名說、讀)
7、再看看下面的兩句呢?誰來說說。生匯報:
(1)閑人少:你仿佛看到人們都在忙什么?(2)才了、又:剛剛忙完了給蠶喂完桑葉,緊接著又到田里去插秧了!
8、小結:根據同學們的發言,讓我們體會到這首詩后兩句寫的是(板書:人忙)
9、男女合作朗讀
三、《四時田園雜興》
1、四月農忙的場景,不僅詩人翁卷感受到了,詩人范成大有更深的感受,他曾寫過60首《四時田園雜興》呢!放開聲音,自己讀讀,讀完后說說你的感受。
2、感受忙碌,你是從哪里感受到的?處理“晝出、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