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天下書為侶資料
關于艾米莉為什么要長期離群索居,沒有人能說得清楚。比較流行的說法來自她家人的臆測,他們認為她是因為暗戀上了一個已婚的男士,明知道不會有任何結果而關閉了自己心靈的大門。1854年,在一次旅行中艾米莉遇見一位名叫沃茲沃思(charles wadsworth)的牧師,并對他產生了戀情,把他稱作自己“世上最最親愛的朋友”(dearest earthly friend)。她甚至還以他為原型塑造了一個“lover”(愛人)寫在自己的詩中,寄托自己的情懷。但是,因為沃茲沃思是個已婚的男士,艾米莉的戀愛不可能有任何結果,因此她便自我封閉,將自己的精力投入詩歌創作。但這畢竟是家人們的猜測而已,沒有誰能真正知道艾米莉內心世界的情感歷程。她的性情是這樣的,明知道不會有任何結果,卻一往情深義無反顧。甚至覺得沒有讓任何旁人知道的必要,包括戀愛的對象。就像一只撲火的飛蛾,寧愿為理想獻身,只要死得美死得值。
1870年,黑金森來到阿默斯特專程看望了這位女詩人。其時艾米莉已經是40歲的老姑娘了。因為長期獨處,已經不太適應與人交談,說起話來撲朔迷離前言不搭后語。盡管如此,黑金森對她的印象極深,雖然對她的一些創作風格持保留態度,但認為從她身上可以感受到一種虛幻、才情和真誠的魅力。
曾經有許多人這樣設想過:假如有一天,你將獨自一人駕駛著一艘小舟繞地球旅行,或者你將獨自一人前往一座孤島,在那里生活一年,甚至更久的時間,而你只能 或者說只允許你 選擇一樣東西帶在身邊,供自己娛樂,那么,你將選擇什么呢 是一塊大蛋糕,一盒撲克牌,一只小松鼠,一幅美麗的圖畫,還是一本書,一個八音盒,一把口琴,或一只裝滿了紙的畫箱?
每個人都可以自由地做出自己的選擇,然而大多數人表示,更愿意選擇一本書。蛋糕一吃就沒了;撲克牌和松鼠不久就會變得乏味;圍繞在孤島四周的大海上的景色,勝過你帶去的最美麗的圖畫;八音盒和口琴只能喚起你更大的孤獨感;畫箱里的紙裝得再多也會用完……而惟有一本書———一本你所喜愛的書,才仿佛是一位永遠親切而有趣的旅伴。它將伴隨你,給你無窮無盡的想像和歡樂,使你百讀不厭,常讀常新,不斷地感知和發現新的真理;它將幫助你戰勝寂寞和孤獨,像黑夜里的明燈、星光與小小的螢火蟲,為你照亮夜行的小路,指引你和幫助你去認識世上的善惡和美丑。
是的,什么也不能像書那樣幫助我們,用生命、用心靈去感知和認識未知的事物。英國著名女作家尤安·艾肯在1974年為國際兒童圖書節所寫的獻辭里講到,如果有一天,她真的獨自漂流在茫茫的大海上,身邊只有一本書為伴,那么,“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讀那本書!彼f,“首先我會思考,想想故事里的人為何如此作為。然后我可能會想,作家為什么要寫那個故事。以后,我會在腦子里繼續這個故事,回過頭來回味我最欣賞的一些片段,并問問自己為什么喜歡它們。我還會再讀另一部分,試圖從中找到我以前忽視了的東西。做完這些,我還會把從書中學到的東西列個單子。最后,我會想像那個作者是什么樣的,全憑他寫書的方式去判斷他……這真像與另一個人同船而行!迸骷蚁嘈,在這種情況下,一本書就是一位好朋友,是一處你隨時樂意去就去的熟地方。而且從某種意義上說,它是只屬于自己的東西,因為世上沒有兩個人用同一種方式去讀同一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