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的毀滅
感情朗讀第五自然段,帶著無比痛恨之情來讀。
(3)理解第一自然段
①齊讀,說說圓明園的毀滅造成的損失有多大?
(理解“不可估量”)
②聯系全文說說圓明園的毀滅造成的損失為什么是不可估量的?(學生聯系板書說。)
(4)聯系時代背景,進行思想教育。
①聯系當時的背景,談談侵略者為什么膽敢如此為非作歹
(補充資料):圓明園是皇帝享用的。當圓明園被燒,咸豐皇帝
無奈,只好帶著慈禧等倉皇逃跑了。在皇帝看來,圓明園被毀是他最大的屈辱。為了這“屈辱”,皇帝以平民的生命為代價,發動“復仇”戰爭,反而卻喪失了15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這慘痛的損失永遠無法彌補!
英法聯軍以什么借口燒毀圓明園?人們想當然的認為:帝國主義對外擴張的本性決定了他們的野蠻行徑。其實真正的原因是“奉行‘磕頭外交’”與“國際外交慣例與國際法準則”這兩種不同文明所導致的行為沖突。在清朝皇帝看來外國使臣在他面前不磕頭有失天朝“天下一統”尊嚴;在英法國家看來,拘禁、虐殺外交官違反國際法與人類文明的。本來要燒故宮紫禁城,為了給皇帝點顏色看看,才決定燒毀圓明園。
焚毀圓明園的前幾天,英法聯軍列隊入城,清軍士兵夾道跪迎,北京居民觀者如市。英法聯軍兩次洗劫圓明園的其間、其后,中國平民也成群結隊闖進去,帶走他們所能找到的一切。軍閥混戰時期,一些軍閥又進行洗劫,圓明園最后只剩幾塊殘垣斷壁。據說,中國人龔橙──著名詩人龔自珍的兒子是火燒圓明園的主謀,因他帶的路。
師:當我們的思維視角停留在一個方面的時候,我們的思考就會停止。剛才的體驗只是讓我們對照一下歷史。讀了上面的詞條,現在,再讀“圓明園”這三個字的時候,難道你心中僅僅是自豪和憤怒嗎?
②師過渡:這痛苦的恥辱一直刻在我們心里整整144年了,讓
我們“走出圓明園”(出示文字課件)。我想,無論怎樣,我們走不出歷史的陰影。如果歷史可以改寫,現在,讓我們假設一下歷史,回到144年前做一次小小的體驗。如果你是決定國家前途命運的一國之君──“皇帝”;如果你是輔佐皇帝參與國家管理的大臣(展示課件);如果你是保衛國家領土的士兵;如果你是普普通通的生活北京的老百姓──
師:面對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行徑,你會怎么做?請自己選擇一個角色靜靜想一想,一會請你實話實說。(學生講其中的一個角色的時候,老師緊緊圍繞這個角色進行討論,直到完了再下一個角色。)
三、總結全文
1.總結;這篇課文講述了圓明園當年的輝煌景觀和它的毀滅,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和對侵略者強盜行徑的仇恨。
2.指名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四、拓展延伸
關于要不要重修圓明園,有幾種不同的意見,你的意見呢?和同學們討論討論,說說你的理由和主張。
五、布置作業
假如此時你正在圓明園的廢墟旁,你想說些什么?把想到的寫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