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的毀滅
(1)、先讀第2自然段。標出共有幾句話,每句話向我們介紹了什么?(3句話)
“舉世聞名”的意思是全世界都有名。
(2)、讀讀第3自然段。畫畫圖內有哪些美不勝收的景觀,從中你能想像出什么?
第一句中有個分號,包括兩個分句,從第一個分句“有金碧輝煌的殿堂,也有玲瓏剔透的亭臺樓閣”可以想像出園內不計其數的宮廷建筑各具風格,千姿百態。第二個分句“有象征著熱鬧街市的‘買賣街’,也有象征著田園風光的山鄉村野”,這句中的“象征”是用具體東西表現事物的某種意義。封建帝王為了變變花樣,換換口味偶爾也想上街逛逛,到農村看看,就在園特造了一座“舍衛城”(即買賣街)和“北村山村”。一旦皇帝興致來了,要逛街,就得馬上把買賣街布置起來:宮監人等立即扮成商人、手工藝人、游人,各處響起叫賣聲,做各種交易,很像個熱鬧的街市。
第二句到第五句介紹了圓明園在園林建筑上的幾個主要特點。請同學一一說出來。想想自己說明了什么?
一是仿照各地名勝建造的。帝王們為了享樂,不惜代價把全國名勝移置園中。
二是根據古代詩人的詩情畫意建造的。
三是吸取了西洋建筑的風格。
第六句對全段進行了概括總結。寫出了在園內游覽的感受,通過這些感受來贊嘆圓明園匯聚天下風光的迷人景色,融合中外風格的建筑藝術,贊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所創造的這一世界園林奇跡。
(3)、讀第4自然段。想想為什么說圓明園“又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有最珍貴的歷史文物、歷代名人書畫、各種奇珍異寶。)
老師適當補充一些具體內容,讓學生易于體會圓明園的文物價值。
從收藏時間看:先秦——清有2000多年.
從收藏時間看:有2000多年祭奠用的青銅禮器;有歷代名人書畫,而這些絕大部分是真跡,許多是孤本;還有很多珍寶及外國進貢的珍稀禮品。所有這些文物,對于研究中國社會的發展和中國古代的文明都有極其重要的價值,不少都是無價之寶,所以用“最珍貴”來形容。
三、鞏固練習。
熟讀前兩部分課文,請同學交流讀后的體會、心情。
第三課時
一、學習第三段。
1、讀讀課文。想想圓明園是怎樣被毀滅的?
2、展開討論:把最讓你氣憤的地方讀一讀、說說你為什么氣憤?
重點理解“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侵入北京,闖進圓明園,他們把園內凡是能拿走的東西,統統掠走,拿不動的,就用大車或牲口搬運。實在運不走的,就任意破壞、毀掉。”
“闖進”說明他們簡直是強盜,接著一層深一層地揭露侵略者的強盜行徑:只要能拿的,一點兒不留;拿不動的,用大車、牲口搬運,也不落一點兒;拿不動、運不走的,沒有辦法了,也不放過,想辦法也要破壞掉,毀掉。多么令人氣憤!有資料記載,講強盜們“遇珍貴不可攜的如銅器、瓷器、楠木陳設等,則以棒擊毀,必至粉碎而后快”。
侵略者們搶掠、毀壞還不成,進而放火焚燒,“大火連燒三天”,不僅使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名園化為一片灰燼,而且國內的珍貴的歷史文物也被大火燒掉了。
二、學習第一段
讀第一段,體會“不可估量的損失”的意思。(說明損失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