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魂》教學設計
不低頭折節 隨我登船,贈我梅絹
教學反思
一、課前,我被美麗的赤子魂而感動。
梅花,中國的花。她凌霜傲雪,品格高尚,古往今來,人們把她作為理想的寄托。南宋詩人謝枋得有名句“天地寂廖山雨歇,幾生修得到梅花?”指的就是對一種偉大品格的追求。千古以來,我國有松、竹、梅、蘭“四君子”,松、竹、梅“歲寒三友”之稱。我早就被她們高風亮節所折服。于是懷揣敬仰翻開《梅花魂》一課小聲朗讀時,我又一次被梅花魂——美麗的赤子魂而感動。再一次帶著哽咽的聲音讀完全文時,老人含淚教孫女讀字字寫滿鄉思、鄉愁的詩句,在孩子面前卻哭得像個孩子以及淚眼婆娑地送孫女登船的情景久久地縈繞在我的心頭。老人那顆赤誠的中國心深深地烙在我身。
這樣的情感,久久地讓我無法平靜。于是我決定把這種感動傳承到學生們身上,讓他們也一起來解讀這位華僑老人的心。
二、課中,從三次流淚入手,感悟真情。
《梅花魂》是一篇文質很美,篇幅較長的文章。文中值得推敲、感人的地方很多。為了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入情入境,在心中流下深深的印記,我選擇了從外祖父的三次流淚入手,反復誦讀,反復叩問,反復感悟,刪繁就簡,簡簡單單,真真切切教語文。老人含淚教孫女讀字字寫滿鄉思、鄉愁的詩句,在孩子面前卻哭得像個孩子以及淚眼婆娑地送孫女登船三個片段有很強的感染力、震撼力。只要充分感悟,外祖父渴望回國返鄉的強烈感情足以撼動人心,在學生心中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而這種情感正是想回國卻又回不了國的外祖父將感情寄托梅花所在,也是外祖父愛梅的原因。這樣全文教學就可以分成兩塊進行:既一是從外祖父的三次流淚入手感悟外祖父思鄉愛國真情,二是學習外祖父愛梅的原因,贊頌梅花的高尚品質教育孫女學習梅花精神,解讀梅花魂——美麗的赤子魂——中華魂。這樣教學過程,語言層層叩問,情感步步推進,學生心中的精神豐碑自然高聳。課堂上學生暢所欲言,神思飛揚,這不正是新課改呼喚的生命課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