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假如沒有灰塵說課稿
板書:12*假如沒有灰塵
我們一起走進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課文吧。
二、閱讀導語,明確要求
設計意圖:略讀課文就是要以學生的自學為主,但是這種自學又不能是漫無目的地亂讀,學生的閱讀思考需要指導和引領,而略讀課文前邊的導語,起到的就是這樣的作用,因此設計了這一環節的教學。
指名讀本課學習導語,分析學習提示
明確學習要求:
1、默讀下面的文章,說說灰塵有哪些特點和作用。
2、和同學討論,作者是怎樣說明這些特點和作用的。
3、默讀課文時注意讀準本課的生字、新詞。
三、默讀課文,自學批畫
四、檢查效果,課堂討論
設計意圖:課標中強調小學階段都應該重視學生語文基礎知識的掌握,學生的積累與運用應扎扎實實地體現在每一節語文課上。因此,即便是略讀課文我們也設計了這一環節。
(一)檢查生字詞自學效果
1、讀準字音
較短干涸調解削弱單調
2、生詞
然而、面臨、顆粒、來源、分裂、漂浮、柔和、性能、依附、穩定、朝暉、濕漉漉、古往今來、龐然大物、氣象萬千、彩虹日暈
3、讀句子
時時勤拂拭,勿使染塵埃。
(二)小組合作,制作自學表格
設計意圖:學生在這一單元的《新型玻璃》一課中已經學習了通過填寫表格的方式,學習說明文的方法,這一課我要求學生根據學習導語的要求自己設計填寫表格,并在小組中交流。
(二)課堂討論、交流
1、說說灰塵有哪些特點和作用。
幻燈片展示學生繪制的表格。
集體交流:(重點引導學生歸納、總結灰塵的特點和作用)
特點
作用 小 散射太陽光線 大大削弱太陽光強度,使陽光變得柔和。 散射七色陽光 使藍色的天空產生深淺變化。 具有吸濕功能幫助形成雨、雪調節氣候,形成霞、霧、彩虹等自然現象。
設計意圖:在對文章內容有了明確認識之后,要引導學生理解表達方法,首先是總結4-6自然段相同的表達順序,其次是感受這篇課文最突出的做假設的方法。
2、討論,作者是怎樣把這些特點和作用寫得清楚具體而又生動吸引人的?
(1)快速讀一讀文章的4-6自然段,看一看在介紹灰塵的特點與作用時,有什么共同點?
(這幾段的寫作順序相同,都是先寫灰塵的特點,再寫產生的作用,最后運用做假設的方法進行總結。)
(2)作者又是怎樣使這篇文章變得生動、具體、吸引人的呢?
(作者運用了作假設、列數字、作比較、舉例子等說明方法,清楚明白又生動形象地說明了灰塵和人類密不可分的關系。)
教師引導提問:
①哪種說明方法在這篇文章中使用最突出?
②文章中幾次使用這種方法(6次)
③作者有必要這么反復使用這一種方法嗎?看看這六次分別出現在文章的什么地方?找出來讀一讀,想一想他們分別有什么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