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生》教學案例
【背景說明】《落花生》這課是我本學期在四年級上的一節常態課,通過自己反復鉆研教材,我鼓勵學生查閱資料,自由讀書,自己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試圖體現真正意義上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教材解讀】
《落花生》是一篇敘事散文,真實地記錄了作者小時候的一次家庭活動和所受到的教育。課文著重講了一家人過花生收獲節的情況,通過談論花生的好處,借物喻人,揭示了學習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的主旨,說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表達了作者不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會的人生理想和價值觀。許地山始終沒有忘記父親對他的教誨和希望,他以“落花生”作為自己的筆名,時刻激勵自己,做一個有用的人,并用行動實踐了這一心愿,成為優秀的作家。
這篇課文是按事情發展順序記敘的,可以分成以下三段理解,第一段(第1自然段),先寫種花生、收花生;第二段(第2自然段),寫母親提議過一個收獲節,并為過收獲節做了準備;第三段(第3自然段到最后),寫父親和我們邊吃花生邊議論花生,爸爸對于花生品格的贊揚,使我們對普普通通的花生產生了敬佩之心。文章在表達上頗具匠心:詳略分明,以物喻人,同時言辭樸實無華。盡管文章篇幅很短,也沒有什么華麗的辭藻和深奧的說法,卻給人以清晰深刻的印象,使人從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尋味的道理。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6個生字。能正確抄寫第10自然段,會用“居然”造句。
2.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學習花生不求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
3.能分角色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的重點句。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哪些內容是詳寫的,哪些內容是略寫的,并初步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4.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能學習作者由落花生領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寫法。
教學重點:
1.理解父親贊美花生的話的深刻含義。
2.練習根據課文的中心,分清主次。
教學難點:理解父親贊美花生的話的深刻含義。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形象感知。
1、老師出個謎語,看看誰能猜出它是哪種植物。
“根根胡須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開花不結果,地下結果不開花!
(花生)
2、出示花生的投影片。
【對于城市的孩子而言,單靠講解很難講清楚花生的成長過程,教師借助在網上查到的圖片使學生一目了然。既尊重了學生的實際需要,又把握了兒童的心理特點!
二、交流預習,鼓勵質疑:
1、課前已經布置大家預習課文了,誰愿意談一談通過預習你知道了什么?
a、老師,我通過預習知道了這篇課文的作者是許地山(板書:許地山)還從書上找到了有關許地山的資料。(評價)
b、老師,我通過問媽媽知道了花生為什么又叫“落花生”。(請說一下)因為花生是花謝了以后才能結果,所以又叫“落花生”。
c、我通過讀書知道他們種花生,并且收獲了。(板書:種 收
d、老師,課文中還寫了他們把花生做成了好幾樣食品,一家人在一起談論花生的好處。
小結:從交流看,同學們預習得蠻有收獲的。尤其是有的同學能主動查閱資料,請教家長,這一點更值得每個同學學習。老師告訴大家,現在信息資源非常發達,有條件的同學還可以上網查詢資料。
2、你在預習的過程中有沒有遇到攔路虎?有沒有遇到弄不懂的問題?(生交流)
三、讀讀議議,深究重點,激勵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一) 組織學生圍繞“議花生”質疑問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