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生》教學實錄
師:你瞧瞧,特別會讀書,什么地?
生:荒地。
師:荒地啊!要能種出來,是不容易啊,沒想到!再看看母親說的話,判斷咱們姐弟幾個這是第幾次種花生?
生:第一次。
師:判斷對了,又是荒地,又是第一次種,沒經驗,結果種出來了,意外不意外?
生:意外。
師:僅僅是意外?心情如何?
生:高興。
師:是呀,意外的高興用個詞叫什么?你說。
生:激動。
師:還有?意外的高興?你說。
生:喜出望外。
師:瞧,他說的詞多好,喜出望外。那是驚喜啊!那就讓我們帶著收獲之后的驚喜來讀讀這個段話,好不好?
生:好。
師:嗯,先醞釀一下,從第一次種到收獲了,我們家的后園,預備起~~
生齊:我們家的后園有半畝空地。母親說:“讓它荒著怪可惜的,你們那么愛吃花生,就開辟出來種花生吧。”我們姐弟幾個都很高興,買種,翻地,播種,澆水,沒過幾個月,居然收獲了。
師:可能是齊讀的原因,那種驚喜還不夠呀,孩子們!沒關系,下去再練練,剛才還有個詞語沒讀對的,播什么?
生:種。
師:是的,播種,看還能發現什么問題嗎?居然是最后一句話。是呀,?什么,
看出問題來沒有?呀,你說說。
生:那里買種,翻地,播種,澆水,應該是頓號,不應該是逗號。
師:他根據我們以前的判斷,并列詞語之間是頓號,這里用的是。
生:逗號。
師:問的好,為什么呢?猜猜看,你猜猜好嗎?
生:我想可能這些事情是階段的,所以才要用逗號
師:這位同學的意思是,每個事情都隔了一定的時間,有沒有道理?
生:有。
師:不是很緊的,中間隔了一定的過程,那么還有買種啊,翻地啊,播種啊,這幾件事本身是一下就能完成的嗎?
生:不是。
師:也持續了一定的——
生:時間。
師:說得好,最容易猜對這種答案了,其實啊標點符號的使用是根據語言表達的需要產生的。如果是語氣舒緩,而且是比較長的時間,就用——
生:逗號/
師:是的,如果你們在寫作文時有這樣的需要,并列詞語之間也可以用逗號,而不是頓號,告訴大家,兩個都對。這一段話,寥寥數語,就交代了種花生,收花生兩件事。接下來請大家打開書,快速的瀏覽課文,除了這兩件事,還圍繞花生寫了哪幾件事情?
(生自由讀文尋找答案)
師:還寫了哪幾件事呢?你是第一個舉手的,你來吧/
生:還寫了嘗花生/
師:還寫了嘗花生。你們找找看課文里邊,真寫嘗花生的在哪兒呢?找找,看見了吧,哪兒?
生:今晚我們過一個收獲節,請你們的父親也來嘗嘗我們的新花生。
師:這會兒嘗了沒?嘗了沒有?嘗了嗎?他搖了搖頭。還沒呢!真寫嘗花生的,看看課文的結尾,就那么一句話,說“花生做的食品都——
生:吃完了。
師:就那么一句,還寫了什么啊?你說。
生:還寫了議花生。
師:是,其實那天晚上我們是邊嘗邊議,可是經過剛才大家的尋找發現,這里的嘗花生都是寥寥幾筆,而議花生呢,用了那么多的筆墨,作者為什么要這么寫呢?你說
生:因為是議花生這件事,讓作者獲得了終身的啟示。
師:重要的是,這是這篇文章的什么?
生:中心思想。
師:重要!我給你個詞。
生:重點。
師:好極了,重點的過程作者寫的,什么?多還是少(多)多,我們用個詞叫作家寫的詳細具體,而次要的部分作者寫的?跟詳細、具體對應的叫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