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疑、解惑,還教學本真——《落花生》教學實錄及評析
導入:質疑筆名,引起疑問
師:“落花生”不僅僅是種農作物的名字,還是我國現代作家、學者許地山的筆名。有的孩子要問了:老師,我們的資料上寫,他的筆名是“落華生”啊!—— 因為那個年代人們常常把“花”寫成“華”,所以“落華生”其實就是“落花生”。你對這個筆名有什么疑問嗎?
生:好端端的一個人,干嘛起個落花生的筆名啊?
師:問得好!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許地山的散文名篇(板書課題)。咱們看看能不能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了解許地山筆名的含義,同時還要看看,這篇著名的散文到底好在哪?
檢查預習:找準起點,夯實基礎
師:課文都預習過了。有信心把課文讀對讀順的,請舉手。(學生舉手示意)喲,都有信心,那我就考考你們。也不多考,就考兩道題,請看第一題。(幻燈出示一組詞語:分辨嘗嘗便宜石榴)請你們四位起立,依次讀這四個詞語,其他同學注意聽,看看他們讀的這四個詞,讀音上有什么特點?(生讀)
生:我發現這四個詞語的第二個字都是輕聲。
師:果真如此,我出示的這四個詞的末一個字都是輕聲。所以剛才有兩個同學讀得不太準,第二個字要讀得輕一些,短一些。像這樣——(師范讀。生再次齊讀。)
師:好多了,第一關順利通過,請看第二題(幻燈出示課文第一自然段)。誰來讀讀這段話?(一生讀)你讀得不錯,這段話可不好讀了。有幾個多音字,他讀對了其中的三個(幻燈片中“空地”“種花生”“買種”三個詞語中的多音字變為紅色),很不錯!這個詞(指“播種”)有點疑問,在這兒應該讀什么?
生:是播種(zhong)。
(師引導學生弄清讀音后齊讀)
師:老師這里還有一個附加題,剛才這個字(指“園”)他也讀錯了,誰聽見了?他讀成什么了?
生:應該是“后園”,他讀的是“后院”。
師:聽得非常仔細。可是,為什么寫“后園”而不是“后院”呢?這兩字有什么區別?
(師引導學生弄清兩者區別)
略讀“種”“收”:引導發現,主動求知
師:還是第一自然段。老師想請大家再讀讀,讀著讀著,哪個標點符號,哪個詞,突然就跳進你眼睛里了?
生:跳進我眼睛里的是那個“居然”。我覺得收獲應該是很平常的事情,為什么要用“居然”這個詞呢?
師:收獲了,他的家人事先想到還是沒想到?
生:沒想到。
師:沒想到,所以用居然。為什么就沒想到呢?別著急回答,看你們能不能聯系上下文找找答案。
生:因為沒過幾個月就收獲了。
師:這個時間比他們想的——
生:要短。
師:還有別的原因嗎?看看母親說的話,你能發現原因嗎?
生:因為它本身是荒田。
生:這是我們姐弟幾個第一次種花生。
師:又是荒地,又是第一次種,沒經驗,結果種出來了。意外不意外?
生:意外。
師:心情如何?
生:高興。
師:意外的高興用個詞叫什么?
生:激動。
生:喜出望外。
師:瞧,他說的詞多好,喜出望外。那是驚喜啊!就讓我們帶著收獲之后的驚喜來讀讀這段話。(生齊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