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法根教學實錄——《珍珠鳥》
師:一定是幽深的叢林嗎?
生:像幽深的叢林一樣的地方也行吧。
師:課文中描述的是一叢繁茂的吊蘭的垂蔓,就像幽深的叢林一樣。
生:我也覺得珍珠鳥膽子小。一叢吊蘭的垂蔓要蒙蓋在鳥籠上,它才會感到安全。
生:我從主人對珍珠鳥這么小心的照料中也可以看出,珍珠鳥膽子小。只有膽子小的人才需要人的照顧。
師:這就會讀書!讀書就是要讀出言外之意、體會到言中之情。這段話,既暗含了珍珠鳥是一種怕人的鳥,也包含著作者對鳥的喜歡。現在我們再來朗讀這段話,就會有更加深刻的體會,讀得也會更有滋味。
生:齊讀。
師:那么,這原本怕人的鳥,又怎么會膽大起來的呢?我們一起來邊讀邊悟,注意從字里行間體會言外之意、體會言中之情。先看第四自然段,讀一讀,一共寫了幾句話?
生:(讀后)一共寫了五句話。
師:誰愿意讀第一句話?
生:(讀第一句話)起先,這小家伙只在籠子四周活動,隨后就在屋子里飛來飛去,一會兒落在柜頂上,一會兒神氣十足地站在書架上,一會兒把燈繩撞地來回晃動。
師:讀得真好!你們從這一句話中能體會到寫什么呢?注意這個“只”字。
生:我從這個“只”字中體會到珍珠鳥開始的時候膽子并不大,只敢在鳥籠四周活動。
生:鳥籠就像它的家,一有危險就可以躲到鳥籠里去,躲到它的父母身邊去。
生:我也體會到小鳥膽子小,它害怕飛得遠了會受到傷害,所以活動范圍很小。
師:很有見地!在讀讀這三個一會兒,又有什么發現?
生:我發現小鳥很快就膽子大了些,敢到屋子里活動了。
生:我發現珍珠鳥開始淘氣了。它發現沒有人傷害它,沒有人管它,就膽子大起來了。
生:我從三個一會兒發現珍珠鳥非常活潑,就像天真好動的小孩子一樣,作者是不會生氣的,反而很喜歡的。
師:你還能體會到作者的喜歡之情,了不起!
生:我發現珍珠鳥的膽子是慢慢變大的,不是一下子就大的。
師:你看到了膽子變化的過程,有一雙敏銳的眼睛。這句話表現了珍珠鳥活動范圍越來越大、膽子也越來越大。(教師板書:膽子越來越大。)現在我們再來朗讀體會這句話的含義。
生:(齊讀,讀得很有感情。)
師:讀書就要這樣,從那些含義豐富的詞語、句子中間,體會言外之意、言中之情。下面幾句話,請同學們自己邊讀邊體會。
生:(邊讀邊體會。)
師:誰愿意交流自己的讀書體會?
生:(讀第二句話)我從“竟然”這個詞語看出,珍珠鳥的膽子又變大了,出乎了作者的意料。(教師板書:大)
生:(讀第三句話)從這句話可以看出珍珠鳥的膽子比剛才還要大,因為現在它敢俯下身子和作者的茶了。
生:我發現珍珠鳥的膽子盡管大了,可是還是很小心的,是一點點挨近的,不是一下子挨近的。
師:它還有戒心!
生:我從珍珠鳥偏過臉來瞧瞧我的反應看出珍珠鳥其實是在觀察我的反應,如果我要抓它或者傷害他,就馬上飛走;如果沒有什么動靜,就喝茶了。
生:我從它偏過臉來瞧瞧我的反應看出來珍珠鳥就像一個想做壞事的小孩子,又想做又害怕主人的樣子。
師:你做過壞事嗎?
生:沒有!(眾笑)
師:其實,這也不是什么壞事,只是它從沒有做過這樣大膽的事情,所以還是很謹慎、很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