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教學案例與評析
生:“糟糕透了”是作者的父親對作者第一次寫的詩的批評。這句話說明巴迪當時的詩不怎么樣。
生:文中還有一處說了巴迪長大了些后自己也承認了小時候寫的詩很糟糕:“幾年后……糟糕的詩.”
師:那說明父親當時的意見是————?
生:對的。
師:說明父親和母親一樣——————?
生:愛自己的子女。
師:只不過他比較———?
生:公正。
生:“精彩極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這兩個極端的斷言有一個共同的出發點——那就是愛。是作者長大后體會到的,說明作者體會到了父母不同的愛。
生:“懷著自豪感”、“漂亮的范體字”、“認認真真的謄寫”、“用彩色筆畫了一圈花邊”、“滿懷信心”這些語句都說明作者受到母親的表揚后心情很激動、自豪。
師:那么,可想而知,他此時除了想把這首寫好了的是認真抄好了給爸爸看,等他回來夸獎,心里肯定還想馬上再寫幾首這么漂亮的詩,也就是說,因為媽媽的夸獎,他熱愛上了寫作。那么父親對他的批評就好像對他當頭潑了一盆冷水。請大家猜猜看,巴迪是不是因為父親的批評從此不再寫作了?
生:沒有!
師:巴迪從中受到了什么教育呢?你有些什么啟發呢?
生:它使巴迪懂得了還需要警告的力量來平衡,需要有人時常提醒您:“小心、主義、總結、提高。”說明作者虛心接受爸爸的批評,把它當作是自己前進的動力。
生:巴迪說自己是幸運的,因為“精彩極了”對他的鼓勵是他靈感和創作的源泉,這種愛的力量是巨大的但僅有這個是不全面的,還需要警告的力量來平衡,“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這兩種聲音,一直交織在他的耳際,象兩股風不斷向他吹來,他只有謹慎地把握生活的小船,使他不被哪一股風刮倒。正是在這兩種愛的鼓舞下,他努力向前駛去,終于成為了一個有作為的人。
……
師:請大家認真讀課文最后兩小節。
(評析:學生們大膽發言,積極參與,培養了他們積極思維的能力、閱讀理解的能力和書面表達的能力。)
四、課后延伸,談體會:
師:巴迪后來的成功,與他童年時所受的教育分不開。在座的同學們,你們是否也有同樣的感受,好好翻看一下回憶的匣子,聯系自己的感受說說自己曾受過的愛,你從中汲取了怎樣的力量?
生:人的一生不能只聽取贊賞的聲音,還要有批評的聲音。
生:如果做什么事都得到表揚的話,那么當我們的人生道路出現一丁點兒挫折的話,就經受不住這一丁點兒打擊了。
……
(評析:學生在在談體會的過程中,通過總結評議,理清了文章思路,解決了課文中的重點、難點、疑點)
五、總結:
師:愛有許多種,他會產生不同的力量,我們今天學了課文,認識了嚴父與慈母的愛,他們的愛造就了今天的巴迪。在生活中,我們要正確的看待父母的愛。
六、作業:
學完課文后你一定有很多話想和父母甚至老師、朋友說就趕快動手寫出來吧!
總評: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是一節閱讀教學課。課標中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因此,本課遵循“教會學生學習”、“教會學生創造”的教育理念,圍繞“激趣導入新課——初讀課文,體會內容——再讀課文,感受真情——課后延伸,”幾個環節,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整個教學樸實無華,在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實現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機統一。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從課文對父母的言行描寫中體會到:母親的贊揚是一種寬容的愛,父親的批評是一種嚴厲的愛。又從巴迪的成長過程的反思中(如“越來越”一句的品味)感悟到,兒女體會父母的愛需要時間,需要經歷。巴迪不是一開始就明白父親的意圖,從當初的委屈地“痛哭”,到感到自己是多么幸運,經過了很長一段時間。總之,這些感悟都是在朗讀課文,品味詞句中得出的,體現了語文學科人文精神教育的特點,整堂課很有“語文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