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的毀滅》教學反思
但在教學中,我感覺《圓明園的毀滅》再現的畢竟是歷史,與學生生活的年代實在太遠了。在學生的腦海里這是一個非常抽象的形象思維,學生很難理解和想象這么一座歷經幾代皇帝辛辛苦苦設計、建立起來的美麗皇家園林就這樣在三天時間里,在英法聯軍的手里化為灰燼,這是多么令人感到惋惜和可恨,這是我們中國人永遠不能忘記的一個恥辱。為了使學生有一個具體的形象思維,我利用多媒體、圖片等,此時映入學生眼簾的是圓明園的設計、建造、毀滅這一完整的歷程,嘔盡幾代皇帝心血的皇家園林就這樣化為灰燼已清晰地記入學生的腦海里。頓時引起了學生們的憤怒,激起了他們對侵略者的無比仇恨,告誡他們不要像統治者們的昏庸無能,激起他們發憤圖強,熱愛科學技術,振興中華民族的雄偉決心。學生們紛紛談了自己的體會和感受,是那么熱烈、那么深刻、那么感人。
《圓明園的毀滅》教學反思
《圓明園的毀滅》描述了圓明園昔日輝煌的景象和慘遭侵略者肆意踐踏而毀滅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無限熱愛,對侵略者野蠻贊頌的無比仇恨。根據課文的目標,結合學校“三a”教學模式的要求,我設計了教案,在學校上了一節“三a”研討課。課后組里的老師又一起進行了評課。下面就老師的評課和自己授課的感受反思如下:
一、自學導航設計細致到位。《圓明園的毀滅》課文雖然不長,但內容豐富,尤其是重點段昔日的輝煌,涉及內容非常多。因此,細致、指導性較強的自學導航,更有利于學生參與教學,學生自學起來也得心應手。本節課,我把學生們分成三個組:誦讀感悟組,材料補充組,想象體驗組。第一組都都在相應的自學導航,如:誦讀感悟組,抓住最能體現景物特點的詞來讀。如金壁輝煌的殿堂,加點的詞重讀,要讀得舒緩、流暢,感悟圓明園昔日的美。材料補充組抓住某一點進行補充,語言要簡潔準確……
二、展示豐富多樣。由于自學導航設計的細致清楚,要求明確,可操作性強,學生自學討論交流得充分。所以學后的展示效果也很好,有有感情地朗讀,有對某些內容進行補充,有根據文中的景物進行合理的想象……精彩的語言屢屢閃現。
三、講解未能畫龍點睛。也許是課文的內容太多,也許是學生匯報得太盡興了。老師在講授方面就略顯單薄,尤其是重點段落處理的有些草率。其實,無論是學生的自學,還是討論交流都是片面的,這里老師就把學生的這些散落的珠子穿起來,這就是對課文的整體感悟。
四、啟示
1、授課的內容應以學生的接受情況來定,而不是以聽課老師的感受來安排。
2、自學、討論、展示要在平時加強訓練,讓學生會學習。
3、處理教材時要敢于聯歡會,與目標無關的,與重點無關的要勇于舍棄,減少無效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