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看病》教學設計4
(讓孩子獨自去看病,是對孩子的考驗。在這個過程中,母親飽受著擔心與痛苦的折磨,所以說也是對母親自己的考驗。)
⑶ 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時的冷漠。總有一天,你要離我遠去,獨自面對生活。我預先能幫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張路線圖,它也許不那么準確,但這是我的責任。”
(這段講的是母親這樣做的目的,即培養孩子的生存能力,學會生活。“口授一張路線圖”,文中指告訴兒子看病的程序。我們可以進一步體會到,作為父母,應該對孩子“口授”更多的“路線圖”,并有意識地鍛煉他們生存的能力,這是父母的責任。)
4、從課文中,你體會到母親的感情有什么變化?
5、分角色朗讀全文。
四、拓展延伸,讀寫結合
1、說一說自己讀了這篇課文的感受。
(可以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說,充分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
2、寫一寫自己在讀這篇課文過程中的收獲。
六、布置作業
母親對兒女的愛的表達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同樣我們對“母愛”的報答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來表達,想一想自己報答母愛的方式,并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做一做。
【板書設計】
做出決定──猶豫不決──心軟后悔──自責擔心──勇氣回升
【練習設計】
1、請在正確讀音下邊打“√”:
⑴ 我看他有點打蔫(niān yān)兒。
⑵ 當我準備在家里的儲藥柜里找藥時,卻突然怔(zhēnɡ zhènɡ)住了。
⑶ 走廊里想起了腳步聲,只是較平日拖沓(tā tà)。
⑷ 時間艱澀(sè shè)地流動著。
2、照樣子,寫詞語:
喋喋不休 搖搖晃晃
喋喋不_ 來日_長 按_索驥 忐忑不_
3、用“假如”寫一句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讀句子,說說自己從這些句子中體會到了什么。
⑴ 時間艱澀地流動,像沙漏墜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
⑵ 我知道應該不斷地磨練他,在這個過程中,也磨練自己。
⑶ 我的心立刻軟了。是啊,孩子畢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
【教學建議】
1、本文為略讀課文,應讓學生充分地自讀課文,初讀課文可引導學生利用工具書自學生字詞,可按閱讀提示,先自讀自悟,把握主要內容,感知課文內容,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按照閱讀提示的要求找出描寫母親語言和心理的句子,多讀幾遍,體會母親感情的變化,體會母親濃濃的愛子親情。在交流感悟體驗過程中訓練朗讀,提示學生的情感。
2、學完課文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談談讀完這篇課文的感受,寫一寫學習的收獲,加深對課文的理解,真正理解課文中母親的良苦用心,從而理解自己成長過程中,父母不同方式的愛。
【資料鏈接】
1、課外閱讀:
湯治平曾聽一位朋友講過一個悲壯感人的“鹿跳峽”的故事:一只老鹿和小鹿被一群兇猛的獵豹追逐到了一個峽谷前,那峽谷的寬度太大,超越了鹿的跳躍極限,但老鹿毫不畏懼地跳了。結果大峽谷前出現了這樣一幅壯烈場面:老鹿起跳后小鹿也飛身起跳了,到了峽谷中間,就在老鹿即將墜落谷底的剎那間,小鹿落在了老鹿的背上,并以老鹿的背為支點,成功地實現了第二次起跳……老鹿犧牲了,小鹿躍上了峽谷彼岸,存活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