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 長征》說課稿
各位評委老師好:
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七律 長征》(板書:課題、作者),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教法和學法、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四個方面來對本課進行說明。
一、說教材
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以“走近毛澤東”為專題,共編排了4篇課文,《七律 長征》是第一篇。這首詩歌,深刻表現了毛澤東的藝術風格和高昂氣概,堪稱中國革命的不朽史詩。盡管長征勝利已過去七十多年,但長征精神仍然在今天閃爍著璀璨的光芒。教材選編這首詩的目的有二,一是讓學生通過對詩句的理解,感受中國工農紅軍在毛澤東和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戰勝艱難險阻的大無畏精神、英勇豪邁的氣概和勝利后無比喜悅的心情,二是領略毛澤東作為詩人的豪情和作為一代偉人的博大胸懷、高昂氣質。課標中對5年級詩歌閱讀提出明確要求“閱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想像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受到優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勵,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據此,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如下:
1.認識“礴、丸、岷”等三個生字,會寫“丸、崖、岷”等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遠征”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 理解詩意,感受毛澤東及其中國工農紅軍大無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邁的氣概。第三點同時也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對于當代小學生來說,長征不過是一個遙遠的故事,他們對紅軍長征中英勇事跡缺乏切身感受,因此,我將本課的教學難點定為理解第二、三句詩的意思并體會詩句所蘊含的思想感情。
二、說教法、學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和諧完美統一;诖,教學中我采用了課前搜集資料法,合作交流法,情感體驗法同時采用現代教學手段,配合板書與板畫,并結合實際進行拓展延伸,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開放而富有活力的學習氛圍,提供展示的機會,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學法上,我貫徹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根據課文特點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朗讀感悟、品味想象等方法展開學習。
三、說過程
為了完成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課堂教學我準備按以下四個環節展開。
(一)交流資料,引出詩歌。
上課伊始,出示毛主席圖片,讓生交流對毛主席的了解,順勢引出本課課題《七律長征》。我的導語是:同學們,畫面上這位偉人是誰?他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者毛主席。你能談一下你對毛主席的了解嗎?生交流后,引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毛主席寫的《七律長征》。
接著解題:七律指的是什么?長征二字會讓你想到什么?
學生交流之后,教師出示長征路線圖,在長征奏鳴曲中,師介紹長征的時代背景及長征歷程。由此引出詩歌。
設計目的:小學生對毛澤東和長征的了解不是很深。因此,課前讓學生通過收集資料增進對長征、對毛澤東的認識十分有必要,而且這與課標中查找運用資料的要求是相符的。這一環節學生圍繞課文交流資料,既分享收獲的喜悅,又有利于教師了解學生學習的真實起點,以便對后面的教學進行有效的調控。
(二)初讀詩歌,抓住主旨。
1、引出詩歌后,教師播放詩歌錄音,讓學生初步感受長征的宏偉氣魄。讓學生帶著這種心靈的震撼走進長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