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開國大典》教學設計
(一)學習第1段課文。
1.指名讀第1段課文。(老師強調朗讀要求,有感情地一句一句地認真讀。)
2.學生默讀,思考,討論:
(1)開國大典是在什么時間舉行的?在哪里舉行的?有哪些人參加?參加大典的總人數是多少?(指出文章開頭向我們清楚地交待了以上五個問題。)
(2)大典前,天an門廣場布置得怎么樣?
(3)課文中描寫了群眾從四面八方匯集到天an門廣場來參加開國大典,哪些語句給你留下的印象較深?為什么?
(4)“到了正午,天an門廣場上,隊伍已經滿滿的,成了人的海洋,紅旗翻動,像海上的波浪。”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3.學生對第1段課文質疑,老師解釋。(擎著:舉,往上托。宣讀:在公開場合向眾人朗讀布告、文件等。)
4.齊讀課文第1段。
5.歸納:(課文第1段寫出了開國大典前天an門廣場的情況。先交待了舉行大典的時間、地點、參加典禮的成員和總人數。然后描述了廣場的布置和群眾隊伍入場的熱烈場面。)
(二)學習課文第2段。
1.指名讀第2段課文。
2.學生默讀、思考、討論:
(1)在第2段課文,主要寫了開國大典進行中的三件事,請說出是哪三件事?
(第一件:毛主席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第二件:五星紅旗升起來了。第三件:宣讀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宣布毛澤東當選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2)下午三點整,毛主席出現在主席臺上,會場上的情形怎樣?
(說出“排山倒海”“一齊投向”的意思。)
(3)毛主席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這句話有什么歷史意義?
(這句話有偉大的歷史意義,它向全世界莊嚴宣告:新中國誕生了,中國人民從此當家做了主人。)
(4)當五星紅旗徐徐升起時,三十萬群眾表現得怎樣?這說明什么?
(三十萬人一齊脫帽肅立,一齊抬起頭,瞻仰這鮮紅的國旗。說明他們為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當家做主人感到無比激動,無比自豪。)
(5)毛主席宣讀中央人民政府公告,當讀到“選舉了毛澤東主席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時,會場上的情景怎樣?
(三十萬人熱愛領袖的心情融成一陣熱烈的歡呼。觀禮臺上同時響起一陣掌聲。)
3.齊讀第2段課文。
4.歸納:(從典禮開始到毛主席宣讀公告為止,這是開國大典的重要部分,主要寫了以上三件事。)
5.聯系上下文說說下面句子的含義。“這莊嚴的宣告,這雄偉的聲音,經過無線電的廣播,傳到長城內外,傳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國人民的心一齊歡躍起來。”(毛主席的宣布,震動了全中國,使全中國人民感到無比歡快,無比激動,無比自豪,它表明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三)指導背誦“下午三點整……觀禮臺上同時響起一陣掌聲”。(這段課文的背誦共6小節,難度較大。引導學生一小節一小節地背誦。每小節在背誦中要反復讀,一句一句地讀,邊讀邊想邊記。背誦前學生對不懂的詞語、句子先質疑。兩個同學互相背誦。)
1.男生背4、5、6小節。女生背7、8、9小節。男女生交換背。
2.然后指名背誦。
3.用投影做填空練習。
(1)下午三點整,會場上爆發出一陣()的掌聲,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出現在主席臺上,跟群眾見面了。三十萬人的目光()主席臺。
(2)毛澤東主席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