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導學案設計
"那里的天比別處的更可愛,空氣是那么清鮮,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總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滿心的愉快."
(1)詞語比較:"空氣是那么(清鮮,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晴朗).
①圖片展示,形象感受草原的藍天碧野,體會"清鮮""明朗"的用法.
②有感情朗讀,讀出 "清鮮""明朗"的草原的高遠遼闊的意境.
(2)如果此時你就置身于草原之中,你會怎么做
想象:作者會高歌一曲什么 誰愿意上來高歌一曲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1)出示圖片:理解"一碧千里".
(2)你能否說一些四個字的表示"綠"的詞語來
(郁郁蔥蔥,蒼翠欲滴……借機理解"翠色欲流"意思.)
"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色欲流,輕輕流入云際."
(1)演示"綠色渲染" "墨線勾勒".
(2)圖片展示,感情朗讀,體會"柔美"的感覺.
"這種境界,既使人驚嘆,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
請你學著這樣的說法,用上"既……又……既……又"說一句話.
"在這境界里,連駿馬和大牛都有時候靜立不動,好像回味著草原的無限樂趣."
(1)句子比較:
①在這境界里,連駿馬和大牛都有時候靜立不動,回味著草原的無限樂趣.
②在這境界里,連駿馬和大牛都有時候靜立不動,好像回味著草原的無限樂趣.
通過句子比較,引導學生體會這一句看似寫駿馬和大牛的,實際上是寫作者自己的感受
因為作者被草原的美麗景色陶醉了,所以他感到周圍的一切事物也同他有一樣的心情.
(2)不同的心情對周圍環境會有不同的感受,你是否有過這樣的感受
4,有感情朗讀:從天到地,從小丘到羊群,到駿馬,大牛,草原的無限樂趣令人愉快,令人驚嘆,令人回味無窮.讓我們一起仔細品味,用心賞讀吧.
5,熟讀成誦:多么優美的景色,多么生動的語言,讓我們把這一切永遠印記在腦海之中吧,請同學們練習背誦第一段.
6,播放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欣賞草原風光(圖片滾動).
7,引導在圖片欣賞中背誦課文第一自然段.
(二)研讀老舍先生在訪問中被熱情招待的部分的小組同學匯報.
過渡:同學們通過邊讀邊談體會的方法,我們感受到草原的美,讓我們有了身臨其境的感覺.作者在訪問的過程中又什么的感受呢
1,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文部分,放聲朗讀課文.
2,指導學生交流理解課文的其他部分,感受草原人民的熱情好客.
(1)迎接遠客:學生先讀重點的語句談體會,然后看錄像,學生再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出示課件,板書概括的詞語)
教師小結:在路上作者初步感受到了草原人民的熱情,隨后他們來到了蒙古包外
(2)學生齊讀蒙古包外迎接的部分.
(3)熱情接待:先讓學生隨作者一起走進蒙古包,看看發生什么樣的事,(學生看錄像),再指名學生朗讀課文,談談為什么這樣讀課文.學生概括板書詞語)
五,拓展延伸,感情升華.
1,如果自己是一位訪問團的成員,看到草原的美麗景色,又受到內蒙古人民的熱情款待,此時你有什么話要說 結合自己家鄉的情況,能不能對主人發出訪問我們家鄉的邀請
(教師板書:人熱情)
2,時間過得真快,在聯歡的歡聲笑語中,今天的訪問就要結束了,作者感受到了草原的景色美,人更美.在斜陽下,怎么舍得分別 作者感嘆:"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理解句子的意思,齊讀.
六,課內外結合:
我們學習的課文是作者五六十年代在草原的所見所聞,課下收集今天發生了巨大變化的草原資料或者圖片,準備在班上交流展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