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陽·童年·駱駝隊
師:可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對她的問題那么有耐心,而且能回答。你看這些問題,媽媽她怎么說的——“你不明白的事多著呢,上學去吧,傻丫頭。”這所有的問題,當作者中年時再想起來,你覺得她還想問嗎?
(5)分角色感情朗讀。師:很多問題可能已經不會再問,有些問題即使到中年也仍然沒有找到答案,但是可能她也不會再問了。就像作者在文中所寫的,冬陽底下學駱駝咀嚼的傻事不會做了,滿腦子的童年時代的問題也不會問了。
生齊讀:
夏天過去,秋天過去,冬天又來了,駱駝隊又來了,但是童年卻一去不還。冬陽底下學駱駝咀嚼的傻事,我也不會再做了
二、繼續品讀,懷念童年
這么多的為什么,長大后的“我”還會再問嗎?“學駱駝咀嚼”、“想替駱駝剪毛”這些事還會再做嗎?請找出文中相應的自然段。
(1)自由朗讀,體會情感。
(2)全班交流:
a.“夏天過去,秋天過去,冬天又來了,駱駝隊又來了,但是童年卻一去不還了。冬陽底下學駱駝咀嚼的傻事,我也不會再做了。”
①時光匆匆,一去不復返,每個人都得長大,童年也就一去不還了。
②童年可以有漫無邊際的想法,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長大后卻離我們漸行漸遠。
③那些童年往事僅管傻,僅管幼稚,卻都是我們最美好的回憶。
b.“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寫,又看見冬陽下的駱駝隊走過來,又聽見緩緩悅耳的駝鈴聲。童年重臨于我的心頭。”(當“我”又看到冬陽下的駱駝隊,觸景生情,就又想起了那段難忘的童年生活。)
師:是啊,不光是“冬陽底下學駱駝咀嚼的傻事,我也不會再做了”,當作者已是人到中年,當她已是人在中國臺灣,可能會產生更多的人生感觸。比如,當她再一次想起那掛在駱駝脖子上的鈴鐺,當她再一次想起那垂在駱駝肚皮底下的長長的毛,當她再一次想起童年時那滿腦子的問題,她可能會怎么說?將作者想說的話寫在這一段文字的后面。
c.細細品讀這兩個句子,體會作者情感。
所有從前做的傻事都不會再做了,所有童年時非常幼稚的想法都不會再有了,那滿腦子的問題現在也不會再問了。就像那位同學所說的,現在再回想起過去的那些,心里掠過一種淡淡的感傷。(板書:淡淡的感傷)但這種感傷不是痛哭流涕,我們剛才甚至一直在笑著談、笑著讀這些文字,這種感傷是那么淡,那么輕,就像一縷煙,流動在文章的字里行間。在這淡淡的感傷背后,我們更多的是感受到了什么?(對童年生活的留戀!)
d.帶著感悟有感情地朗讀。師:是的,一種深深的懷念。(師板書:深深的懷念)我們再來讀一讀文章的最后一段文字,來感受這一份淡淡的感傷和深深的懷念。
生齊讀:
夏天過去,秋天過去,冬天又來了,駱駝隊又來了,但是童年卻一去不還。冬陽底下學駱駝咀嚼的傻事,我也不會再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