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陽· 童年 ·駱駝隊》教學設計
教學重點 結合課文重點詞句體會作者懷念童年的思想感情,并領悟作者圍繞關于“駱駝隊”的回憶來表現(xiàn)童年生活的表達方法。
教學難點在反復朗讀與揣摩中感受林海音對童年生活的思念,體會她對第二故鄉(xiāng)北平的苦念。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上節(jié)課有很多同學講了自己的有趣的童年,有的……有的…..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品味林海音的童年。
2、請同學們在小組里面,有感情地讀一讀“學咀嚼”的部分,然后在小組里交流一下讀后的感受。說一說你從這些句子中讀到了什么?
二、品讀重點句,感受作者的天真可愛,并體會作者的感傷與懷念
1、交流“學咀嚼”
1)我想請女同學把這部分讀一讀。
2)讀得很認真,很流利。誰來說說你從這個片段中,你讀到了什么?駱駝給“我”留下怎樣的印象。
3)預設:(體會作者對駱駝的喜愛以及作者的天真、可愛,從駱駝咀嚼的樣子中體會作者觀察仔細、描述生動。)
4)“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齒也動起來。”(讀出作者看得都入神了多天真啊)(指名讀)
5)是什么讓“我”看呆?(預設:咀嚼的樣子)(第一小組讀句子)
6)你看過駱駝咀嚼的樣子嗎?(沒有)那你現(xiàn)在能想象它是怎么咀嚼的么?能學學么?
7)能讓一個沒看過駱駝咀嚼的人想象到駱駝咀嚼的樣子,可見作者寫得怎樣?(很細致,很具體)為什么他能寫得那么細致,具體呢?(因為她很喜歡駱駝,所以觀察得特別仔細。)
8)那我們平時也應該養(yǎng)成留心觀察生活的習慣,寫作文時才能寫得生動、具體。
9)作者除了仔細觀察了駱駝咀嚼,還觀察了駱駝的什么?(臉、牙、態(tài)度)
10)“那樣丑的臉”——作者是否很討厭它呢?(不是的,只是作者確實覺得它很丑,但很可愛——那樣長的牙,那樣安靜的態(tài)度。)(第二小組讀)
11)作者看得多仔細啊,看它們的臉,看它們的牙,看它們咀嚼的動作,看它們的大鼻孔,看它們的胡須,看得多入神啊!看著看著自己的牙齒都動起來了,多么天真可愛的小英子。誰能讀出這天真可愛來?(田)
12)哎呀,你跟小英子一樣的天真可愛。同學們自己試一試。(自由讀)再請男同學讀。
13)五六歲的孩子,對什么東西都充滿好奇,看到從沒看到的駱駝,怎能不看呆呢?可是三四十年過去,林海音還會因為駱駝而看呆嗎?她還會在冬陽底下,學駱駝咀嚼嗎?課文中哪兒告訴你的?(生讀課文15自然段相關句子)
13)課件示句子學生讀:“夏天過去,秋天過去,冬天又來了,駱駝隊又來了,童年卻一去不還了。冬陽底下學駱駝咀嚼的傻事,我也不會再做了。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你從這幾句話中讀出什么來呢?)
14)在現(xiàn)在的林海音看來,這“學咀嚼”的事,實在是一件——傻事。既然是傻事,她怎么還寫啊?(引導學生理解這里的傻指的是兒時的天真,幼稚,這種天真幼稚,只屬于孩子。其實她是在懷念童年,感傷童年一去不還了)
15)那我們應該用怎樣的語氣讀這句?(深深的懷念和淡淡的感傷)就讓我們帶著深深的懷念和淡淡的感傷來讀一讀這段話吧!(齊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