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的園子》案例與反思
小學語文教學承擔著學習字詞,積累運用,培養學習方法、閱讀與能力等等的重負。目標的繁冗,頭緒的繁亂,手段的繁瑣,讓語文教學背負著“耗時”、“低效”的重負而艱難地跋涉著。課堂上往往竭盡全力去“包羅萬象”。什么都想抓,但慌亂中學生往往空空如也或收獲甚少。基礎知識學生沒掌握,能力得不到提高,一節一節課“堂而皇之”。整天培養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批注的習慣,但到頭來還是書上劃有道道,寫有字,細看內容與批注毫不相干。為了讓學生有收獲,我不妨靜下心來,從細處,從一點一滴指導起,讓學生得到“實惠”。片斷一:
師:初讀文章,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園子是生機勃勃的。
生:在園子中很自由。
生:我心里很舒服,讓人輕松快樂,好像把所有的煩惱都忘了。
師:誰和他有同感?(多數學生都舉起了手)你真會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老師為你高興。
片斷二:
師:我在園子里心情怎樣?
生:自由自在
生:無憂無慮
生:快樂幸福
師:老師也有你們說的感覺,你們是從課文中的什么地方知道的?
劉嚴:課文的最后說“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個陰涼的地方……”從這里我聯想到了《牧童》這首詩,說明作者想睡就睡,還不用枕頭、床等,想什么時候睡就什么時候睡,想怎樣睡就怎樣睡。非常自由。
師:你能說出聯想到的有關內容,很好。這是交流感受的一種方法。為劉嚴加一分。同學們把牧童詩的題目寫到旁邊,再寫上“歸來飽飯黃昏后,不脫蓑衣臥月明”。這就叫做批注。
生:第13自然段中,說明作者隨心所欲、不受拘束。
師:你真會概括,老師為你祝賀,把“隨心所欲、不受拘束”寫到旁邊,這也是批注。
生:我說的也是這13自然段,我很羨慕作者,也想擁有這樣的生活。
師:老師知道這是你們小孩子向往的,能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太棒了。像這樣能把自己內心的感受寫出來的也是批注。
師:劉勇(注意力不集中,老師隨時提醒他),我們小孩子都羨慕作者,想擁有這樣生活,該寫什么批注呢?
生:寫上“羨慕,我能過上這樣的生活該多好呀。”
生:我寫上:羨慕、令人向往,我十分想體驗一個星期。
師:把自己的體會和真實想法寫出來就是批注。或把咱們聯想到的統統寫下來,寫一小段話的更好。來,大家試試。重新默讀課文,寫寫自己的心情和感受。
(學生寫完后匯報交流)
片斷三:
師:“我并不細看,只不過馬馬虎虎承認下來就是了”從這句話中你能悟出什么?(學生靜靜思考,陸續有人舉手)
指名畢曉錦回答:“寫得很真實,不騙人。”
原學智:我補充一下,作者寫出了自己的真實感受,寫作文時就應該寫真話,這樣才能讓人相信。
師:補充一下,也是課堂交流的一種方法。你們兩個能從句子中悟出寫作的知識,這是會思考的表現。感謝你們兩個為同學們做了個榜樣。
師:再比如,同學們寫媽媽爸爸時,總寫檢查作業說自己寫的字不好,撕了以后就教育你報效祖國什么的。這能讓人相信嗎?寫媽媽時總寫如何起早貪黑,如何任勞任怨,你們的媽媽都一模一樣嗎?
(有些學生低下頭,有些學生偷偷笑)
反思:
1、具體地教給學生批注、交流的方法。在本節課上,我不再籠統地說教,而是從實際的例子中,讓學生感悟到什么是批注。通過我的評價及提示,學生懂得了如何交流。 “補充一下”、“聯想到了”“總結一下”的方法。
2、鼓勵為主。“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越說好,學生的興趣越高,真會變得更好。評價語越有針對性,學生的收獲就會越多。
3、滲透寫作知識。寫作文沒有真話是作文中最普遍存在的現象,有些學生甚至不會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閱讀能促進寫作,閱讀課上教作文,一舉兩得。新課程標準對作文教學也作了這樣的表達“寫自己想說的話,表達自己的意思”,文中“我并不細看,只不過馬馬虎虎承認下來就是了”這句話很有代表性,也很有示范性。我把這句話與現實生活中學生的實際情況相聯系,學生悟出了寫真話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