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陽·童年·駱駝隊》說課稿
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六課:《冬陽·童年·駱駝隊》。這篇課文是中國臺灣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自傳體小說《城南舊事》的序言。作者以樸實純真的筆調,夢境般的語言,把我們帶到一個特定的環境,去看一個孩子童年的側影,其中景和情既清晰,又那么朦朧。駱駝隊是留在作者童年里鮮明的記憶,它們脖子上的鈴聲,則是童年中美妙的音響。就在這種淡淡的回憶中,我們真切地看到了作者對童年的魂牽夢縈,對早已走遠的童年的依依流連。
本冊教材選編這篇文章,目的是使學生在讀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領悟這種感情是怎樣表達出來的,并積累語言。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把握課文內容,抓住重點詞句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領悟作者圍繞“駱駝隊”的回憶來表現童年生活的表達方法。
由于本文篇幅不長,層次清晰,內容又比較淺顯易懂,加之高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預習能力并掌握了一些預習的方法。基本上課前都能做到正確朗讀課文、運用自己熟悉的方法自學文中的生字新詞、根據課后預習提示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所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我把本課的教學時間定為一課時完成。另外,通過對本文深入細致的解讀和深度開發挖掘,深感應該再教給學生一些最近發展區里的東西,讓他們跳一跳摘到桃子,一課多得。所以我大膽地把“抓關鍵詞句,在讀中理解,感悟、并學習駱駝的精神”確定為教學的又一重點內容。以朗讀,理解,聯系生活實際談感受,用名言警句來概括駱駝的精神,這一系列的學習活動為突破口,相信這一教學重點的落實一定會水到渠成。
通過對以上內容的梳理,我覺得本文教學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步驟展開。
一、激發興趣,營造氛圍,喚起讀書的愿望。
從課題入手,讓學生說說讀了這個課題有什么想法。這類課題學生在課本上第一次接觸到,他們會有一些新的想法,比如,他們會聯想到冬天的太陽、緩緩行進的駱駝隊等等。在學生對課文有了強烈的閱讀期待的時候,閱讀興趣就會被激發起來。
二、充分自讀,讀熟課文,了解內容。
激發起學生讀書的欲望,就讓他們自主充分地讀書,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然后思考:圍繞著童年生活,作者寫了哪幾個片段。這個環節,我打算在學生初讀的基礎上,讓他們去整體梳體,并在學生匯報同時壓縮成簡短的板書:“學咀嚼”“談駱鈴”“剪駱毛”“問駱蹤”。這樣,文章的脈絡便清晰了。
三、沉浸往事,感悟語言,體會真情。
這個環節是教學的重點。
在文章結構梳理的基礎上,我設計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片斷進行自主的學習,朗讀語言體會感動。這一教學設計旨在讓學生擁有充分的讀悟思考時間,以訓練學生的自主研讀能力,并使學生的情緒場與文本的情緒場進行鏈接,產生共鳴。
之后,再循著作者寫作的思路一一展開情境教學。
第一幅畫面是“學咀嚼”。這是本環節教學的重點內容。這個自然段對駱駝的描寫相當細致,因此,重點在于通過多人多層次的朗讀,讀出林海音對駱駝的喜愛之情。但這只是這部分教學的一個層面,重點在于以此為契機,引導學生體會和感悟駱駝的精神。然后自由讀描寫駱駝的樣子和精神的兩段話,積累語言。體現朗讀、感悟和積累的和諧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