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楊氏之子
(2)在讀通課文后,請學生根據注釋、插圖和聯系上下文,理解每一句話的意思。教師加以點撥,如:“為設果”是說誰為誰擺放水果?“家禽”是現在說的“家禽”嗎?使學生能貫通上下文。
3.在學生了解課文內容后,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在讀中體會九歲孩子的回答妙在什么地方,交流對這個問題的體會。教師可相機引導學生對比:“孔雀是夫子家禽”“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有什么不一樣,體會這個孩子回答的委婉和機智。
4.拓展閱讀:《世說新語》上的其他關于言語表達的小故事。
5.課文中要求寫的字有三個比較容易出錯,要格外注意,根據書寫的實際情況提醒學生注意:“曰”不能寫成“日”,“惠”和“禽”不僅要把結構寫勻稱,還要注意把筆畫寫正確;有兩個多音字要指導學生讀準,一是“為設果”中的“為”讀“wèi”,二是“應聲”的“應”讀“yìng”。
6.關于“綜合性學習”
本課課后編排了綜合性學習的提示,目的是提示教師此次綜合性學習應從本課教學開始,把綜合性學習貫穿全組學習的始終。本次綜合性學習的目的是引導學生在課外去發現、搜集精妙的語言,通過多種形式的語文活動,積累并學習運用有藝術性、有魅力的語言,感受祖國語言的豐富美好!
組織這次綜合性學習,首先要調動每個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引導學生明確任務與方法,落實小組分工與活動安排等?梢愿鶕䦟W習提示,自主確定某一活動方式:如,搜集熟語、短文;搜集提示語和廣告詞,寫廣告詞;搜集相聲、評書或影視劇的精彩對白,并演一演等。其次,活動過程中,教師要及時掌握信息,適時調控指導?梢酝ㄟ^與學生日常交流、召集小組長匯報活動進程,與課文學習有機結合,適時小結等方法,使學生保持積極的活動心態。并且要真正給學生一個展示學習成果的舞臺,與“回顧·拓展”中的 “展示臺”相配合,結合語文課、語文活動積極創造展示的機會,增強學生學習的成功感。
四、教學案例
一、談話導入
要是我問你,你會說話嗎?一定有許多同學不以為然,認為這是一個不需回答的問題。如果我再進一步問,你能把話說好嗎?你怎么回答?會說和說好可不是一回事。在本單元的學習中,我們將走近一些善于表達的人,看看他們是怎么說話的?從中體會語言表達的藝術,感悟語言表達中透出的智慧。我們先去認識誰呢?
板書課題,解釋課題,理解 “氏”“之”的意思。對“氏”的解釋可能發生分歧,學生可能認為“楊氏”是稱謂楊家的女人,而理解為“楊氏的兒子”,“氏”在字典上也確有這樣的意思。可以先存下這個疑問,在讀文的時候自然會迎刃而解。
二、讀通課文
1試讀課文,借助拼音把字音讀正確,給把握不準讀音的字做上記號。
2指名讀課文,集體糾正讀錯的字音,通過教師的范讀,糾正讀破的句子。
3練習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
三、熟讀課文,讀懂故事
1自由讀課文,整體感知故事的內容?沙鍪具@樣的思考提示:
你對楊氏之子了解了多少?故事中除了楊氏之子,還有誰?他們談了些什么?你從哪句中知道的?
學生能感知多少,就感知多少,先不強求正確,這只是初步的感知,主要是培養學生整體感知的能力。
2結合注釋,逐句理解課文。教師相機在學生不理解的地方點撥。結合課文的理解,說說課題怎樣理解更為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