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語交際·習作三》教案
【教材簡析】
本次口語交際的話題是“勸說”,這里有規勸的意思,勸說別人改掉不良的習慣。安排這次口語交際的目的,是讓學生在交際中學會怎樣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地勸說別人,了解規勸語言的特點,體會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重要性。
本次習作是寫常用應用文──發言稿。發言稿是參加會議者為了在會議上表達自己意見、看法或匯報思想、工作情況而事先準備好的文稿。安排此次習作的目的,一是讓學生學會寫發言稿,體會發言稿在生活中的作用;二是繼續引導學生練習把自己的意思表達具體清楚,把句子寫通順。
【設計理念】
口語交際是交際雙方的互動過程,教學活動應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進行。而習作教學應注意學生創作熱情的激發,把習作與學習,與生活實際緊密結合起來。本課設計力求聯系生活、聯系實際,巧妙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進入情境,進入角色,讓學生興趣盎然地參與口語交際活動,參與習作,切實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和習作能力。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交際中學會怎樣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地勸說別人,了解規勸語言的特點,體會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性。
2、讓學生學會寫發言稿,體會發言稿在生活中的作用。
3、繼續引導學生練習把自己的意思表達具體清楚,把句子寫通順。
【教學重點】讓學生了解規勸語言的特點,體會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學會根據具體情景、具體需要寫發言稿。
【課時安排】三課時。
【課前準備】
1、《吸煙害處知多少》補充資料。
2、學生代表發言稿。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一、了解意義,揭示課題
1、講述晏子勸說齊景公不殺養鳥人的故事。
2、教師小結:
成功的勸說能幫我們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在日常生活中,在很多情況下,我們需要“勸說”,但也可能失敗。怎么樣才能更好地勸說別人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勸說”。(板書課題)
二、觀看小品,探究方法
1、穎的爺爺特別愛抽煙,你看,剛剛吃完飯,他就抽上了。(學生表演)
爺:(坐在椅子上,抽出一支煙點著)飯后一支煙,勝過活神仙! (吸了一口,咳嗽。)
穎:爺爺,您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嗎?
爺:什么日子?
穎:5月31日是世界無煙日。這一天,全世界的人都不能吸煙。
爺:誰規定的?誰能管了全世界?
穎:聯合國規定的。
爺:聯合國能管了咱們中國?
穎:爺爺,抽煙的害處很大,我求您別抽了!
爺:沒事! 我抽了幾十年了,身體不照樣好好的?咳,咳……就是有點小咳嗽。
穎:反正抽煙沒一點好處。
爺:穎穎,天不早了,你該上學了;我呢,到公園溜達溜達。
2、小組討論,交流:為什么穎沒有說服爺爺?
3、集體交流:我們來幫幫穎,說說怎樣才能勸服爺爺不抽煙?
(以理服人,列舉出抽煙的害處,讓爺爺從內心里真切地感受到抽煙有害無益;以情感人,注意說話要情真意切,讓爺爺感到你是真心為他好。還要注意勸說的對象和方式,樂意接受你的勸說。)
4、師總結:
勸說也是一門藝術,得講究方法,以大話套話壓人、說軟話求人都不大可能奏效,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對方心服口服。另外,勸說還要注意對象、場合、方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