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了,親人》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王成雖然是巴金的小說《團圓》中的一個人物,但他卻是每一個志愿軍戰士的縮影。
如我第九兵團第二十軍連長、全國戰斗英雄楊根思堅守陣地,戰斗到最后一個人時,抱著炸藥包與敵人同歸于盡,他壯烈犧牲的形象酷似王成;
第二十六軍排長,在堅守二一二高地防御戰中,陣地上只剩下他一個人,成群的美國兵蜂擁而上,向他撲來。這時他拔出掩埋在工事時的爆破筒,把爆破筒炸敵群的先例,其情節更符合王成的形象;
志愿軍炮兵偵察員于樹昌用電臺指揮我炮火壓制敵人進攻,直至敵人包圍了他的觀察點,發出了“向我開炮”的指揮口令,其語言就是王成。
(四讀在五次戰役的時候……拼了三天三夜。)
四、延伸表達、抒發情感
1、這一切,只是志愿軍八年中為朝鮮人民所做的點點滴滴,這樣的場面就是三天三夜也講不完呀!這一別,真不知什么時候才能相見。年邁的大娘、年幼的小金花、拄著雙拐的大嫂她們忍心與志愿軍分別嗎?送了一程又一程。
2、于是,志愿軍只好請求她們停步,誰來請求她們?
(大娘,停住您送別的腳步吧!小金花,不要哭了,擦干眼淚,再給我們唱個《搗米謠》吧! 大嫂,請回吧!)
3、就是這樣的請求,她們還是沒有停下送別的腳步,志愿軍只好肯求她們。
4、可是送別的腳步依然沒有停住,成般無奈,我們的戰士只好哀求她們。
5、志愿軍不斷的哀求,可朝鮮人民還是不回去,志愿軍只能用軍人的口氣命令她們。
6、這命令中有不忍,命令中飽含著深情──百感交集,誰再來試試。
7、分別的時刻終于來了,現在,男生起立代表志愿軍,男子漢有淚不輕彈,你們女生代表朝鮮人民。看,火車就要出發,你們深情地說……
8、火車緩緩啟動,志愿軍從窗口探著身子,揮著手,朝鮮人民也揮舞著鮮花大聲喊……
9、火車越開越快,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
10、現在是和平時期,我們身邊有沒有這樣的親人關系?
11、出示總理給銅川礦難家屬的信。
《再見了,親人》講的是志愿軍與朝鮮人民的故事,我們既把這段歷史銘記在心,同,我們更應該將文中流淌著的愛融化我們心底。只要人人擁有一份愛,親人到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