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了,親人》教后反思
1、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讓他們在體會課文的基礎上去感受當時的情景,讀出自己的感受,培養富有創意的讀者,而不是以標準化解讀去規范學生的閱讀和理解。學生在領悟情感的同時,必然會激起表達感情、抒發情感的欲望。如師導:此時此刻,戰士們再也忍不住了,淚水模糊了雙眼,要想對朝鮮親人再說上幾句離別話,然而距離遙遠,戰士們只能默默地在心頭呼喊——”此時,學生們深情地呼喊出文章最后的話語:“再見了,親人!我們的心永遠和你們在一起!”學生的感情達到了高潮。
2、讀寫結合,深刻領悟。
在學完第三部分后,我讓學生看一下,這三個部分在表達方式上有哪些異同。通過比較,學生們發現了這三個段落的結構相同:開頭都是祈使句勸蔚朝鮮人民不要再送,中間都是具體的事例,結尾都是直接表達中朝人民感情深厚的反問句。并通過反問句、陳述句的朗讀比較,懂得反問句的好處。 使學生深刻理解了朝鮮人民為志愿軍付出血的代價。
教學至此,還是不夠的,我接著引導:難道志愿軍叔叔都沒有作出犧牲嗎?學生不但引用了書上的例子,還大量引用了課外資料。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完成課后小練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