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拓展三》教學設計
藺相如:足智多謀、顧全大局、深謀遠慮、挺身而出、隨機應變、不畏強權、臨危不懼。
廉頗:英勇善戰、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知錯就改。
評析:讓學生把自己對人物的理解濃縮在簡單的幾個字之中,學生咬文嚼字,思辨推敲,這不僅積累了語言,更培育了智慧,使學生感受了語言的魅力。
四、發展語言,注重創造
1、同學們,在《完璧歸趙》這個故事中,作者在凸現藺相如的特點時,主要是抓住了人物的語言來進行描寫的。為了讓人物形象更為生動,更為豐滿,我們還可以抓住人物的神態、動作、心理活動來進行刻畫。其實,在《完璧歸趙》這個故事中,還有好幾處地方對人物描寫有很大的拓展空間,你認為還有哪些地方可以把它寫具體。
2、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內容寫幾句話或一段話。
3、指名學生朗讀交流。
評析:讓學生補充文章空白,有機地將理解、積累、運用整合在了一起。學生的思維得以深化,語言得以砥礪。
【教師總結】
好,我們通過讀文,交流讀后的感受,以及補充文章的空白,深刻認識了藺相如這個人物。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他和廉頗的矛盾加劇,他們又是怎樣和好的,我們下節課再去體會。
【總評】
一、在教材處理上,體現整體感知,讀寫結合,知能并重的教學理念
鑒于對新課標的理解,針對“精講讀練這一研究課題,我們在最初的教學設計中就明確了要著力達成“教師的精講、學生的精讀和練習設計的精巧”這三個方面的目標。從教材的整體出發,分解導讀,擯棄繁瑣的分析,注重整體感悟,注重雙基落實,注重發展學生能力。這節課基于學生了解時代背景基礎上由題眼入手,而后著眼于整體,指導學生初讀課文,掌握梗概,對課文的內容有一個整體印象。在此基礎上,重點突破《完璧歸趙》的故事,通過引讀四次對話,再次感知文章內容,注重教給學生剖析重點詞、句、段的方法及對一些長句子的朗讀指導,體會人物思想品質,并運用四字詞語概括,最后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利用文章留白處充實人物形象,讀寫結合,生成無數精彩,由知能向技能的轉化。
二、在授課方式上,體現讀講精練,個性感悟,實現文本對話的教學方法
本課教學體現了以讀為本,以讀促悟。在默讀、研讀的基礎上加入了重點句段的導讀、和人物模擬讀,賽讀,激活經驗,讓學生感知當時的情景;激活斗志,調動學生的情感氣氛,以讀求悟,讀中見悟。讓人物形象在學生的頭腦中鮮活起來,進行主體的全方位的感受和體驗。
三、在能力培養上,體現了扎實的雙基訓練、在留白處生成無數精彩
1、關注識字留白處,把識字與讀書結合起來,把識字與生活結合起來。
2、關注詞語留白處,把詞語積累內化與對課文的理解結合起來
3、關注課文留白處,注重學習過程和方法的指導,把聽說讀寫結合起來。
在教學中尊重學生的個性特征,在傳授學法時盡可能提供更多的學習方法,允許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學習,讓他們把不同的看法、獨特的見解都表述出來,這樣,學生的頭腦不再是儲存知識的容器,而是被點燃的火把,閃出智慧的光芒和個性的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