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相和》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3、引入“刎頸之交”一詞意義。
五、想象
“負荊請罪”時廉頗、藺相如是怎么說?怎么做的?
(鼓勵學生暢所欲言,還可以到前面分角色表演。)
例文:廉頗裸著上身,背著荊條,步行向藺相如家走去。
藺相如得知廉頗來了,趕緊到門口迎候。廉頗一見藺相如,撲通一下跪倒,雙手抱拳,滿臉羞愧的說:“藺大人,我是個粗人,見識少,氣量小,哪里知道您這樣忍讓我,我實在沒臉見您。請重重責罰我吧!”
藺相如連忙扶起廉頗,說:“咱們都是趙國的大臣,將軍能體諒我,我已感激萬分了,怎么還來給我賠禮呢?”
廉頗感動老淚縱橫,藺相如快慰地笑了。旁邊的百姓見了,紛紛議論,都說:“趙國有這樣的將和相,是我們的福氣呀!”
六、回顧總結全文時明確
“完璧歸趙”后,藺相如被封為上大夫,,這是在“澠池之會”后晉升的前提,而藺相如晉升為上卿,造成廉頗不服,產生妒忌,是將相產生矛盾的直接原因,有了將相之間的矛盾才有了解決矛盾的“負荊請罪”──三個小故事的聯系。
七、你想向廉頗藺相如這兩個熠熠生輝的人物學點什么?
1、學藺相如愛祖國,顧大局,識大體。
2、學藺相如為了國家的尊嚴和榮譽勇敢地挺身而出。
3、學廉頗勇于改正錯誤。
4、在學習和生活中,時刻以班級利益、學校利益、國家利益為重,顧大局,成為二十一世紀合格的接班人。
5、如果我和同學間有了矛盾,也要向藺相如那樣寬容忍讓,向廉頗那樣勇于改正錯誤。
八、布置課下作業
先由小組討論,然后選代表說出本組想做什么作業。學生可能說出:
1、想把三個故事中的一個小故事編成課本劇演一演。
2、把自己喜歡的詞語或句子抄一抄。
3、想把“將相和”的故事講給別人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