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教學設計
(析:) 知道魯肅忠厚守信(師:板書魯肅忠厚守信),又顧全大局,可以信賴,特向
他借船;知道周瑜聰明過人,所以不讓魯肅向周瑜提借船之事。
b、此處師問:諸葛亮為什么不讓周瑜知道借船的事?引導學生回看課文第二自然段:(ppt出示)“……周瑜很高興,叫諸葛亮當面立下軍令狀,又擺了酒席招待他……諸葛亮喝了幾杯酒就走了。”
(析:)周瑜設造箭之計陷害諸葛亮。諸葛亮答應三天造出十萬枝箭,還愿立下軍令狀
周瑜認為諸葛亮中了計。所以“很高興”。他叫諸葛亮當面立下軍令狀是想逼諸葛亮走上
絕路,好讓自己穩(wěn)操勝券,至于擺酒席完全是出于虛偽。
(析:)諸葛亮并不領周瑜的款待之情,其實他早就識破了周瑜的*計。(板書:周瑜妒賢嫉能)此時,我們就需要了解一下借箭的背景。(學生交流資料,師出示ppt)
c、師出示草船借箭背景資料。
(析:)為了孫、劉聯合抗曹,為了顧全大局,諸葛亮把話放在肚子里罷了。這真是一個顧全大局的這個諸葛亮!(板書:顧全大局 有氣度)
d、師:這一段話的描寫生動的再現了當時兩人斗智斗勇的情景,請兩位同學來分角色讀一下。
e、學生分角色朗讀。
④“諸葛亮笑著說:“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我們只管飲酒取樂,天亮了就回去。”
(析:)諸葛亮深知曹操疑心重,用兵謹慎,在“看不清虛實”的情況下,不會“輕易出動”。(板書:曹操謹慎多疑)
這一笑,笑出了諸葛亮的自信,笑出了諸葛亮的大度,笑出了諸葛亮的胸有成竹,笑出了諸葛亮的運籌帷幄,笑出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笑出了英雄本色。
(4) 有決策。(板書:逼近水寨、兩面受箭)
①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過來,船頭朝東,船尾朝西,仍舊擂鼓吶喊,逼近曹軍水寨受箭。
(析:) 兩面受箭,船體平衡,也便于箭滿后順風順水返回,省去調頭的時間。決策英明。
②魯肅吃驚地說:“如果曹兵出來,怎么辦?”諸葛亮笑著說:“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我們只管飲酒取樂,天亮了就回去。”
(析:) 諸葛亮叫“吃驚”的魯肅“只管飲酒取樂”,反襯出諸葛亮運籌帷幄的沉著鎮(zhèn)定。這真是個:有膽量的諸葛亮! (板書:有膽量談笑風生)
4.師小結:從剛才大家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這真是一個“神機妙算”的諸葛亮啊!這真是一個顧全大局的諸葛亮啊!這真是一個有膽量的諸葛亮啊!
三、走出故事,了解小說,開闊視野
過渡:同學們,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了解了草船借箭的經過。那么,歷史上是否真有其事?草船借箭真的是諸葛亮所為嗎?讓我們來看這段文字。
師出示ppt講解。
師:《三國演義》中“七分實事、三分虛構”。作者大體按照歷史真實來寫,又虛構了大量細節(jié)和情節(jié)。這樣虛實結合的寫法,不僅使讀者產生真實感,又使小說更生動、人物形象更豐滿。小說中塑造了許多人物形象比如:曹操、孫權、劉備、諸葛亮、張飛、關羽等,可謂家喻戶曉。課下,同學們有興趣的話,可以讀讀這本書中的其它故事,如:《桃園三結義》、《三顧茅廬》、《火燒赤壁》、《空城計》等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