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草船借箭教學設計
(“挺”、“才”,指導朗讀稍重些。)
3.自讀第二自然段段
a.課件出示:
思考:周瑜“請”諸葛亮商議軍事,他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從哪兒看出來?
b.討論、交流:
(周瑜開始以“公事”為由迫使諸葛亮不要推卻,接著又以“十天為限”故意刁難,最后當諸葛亮答應三天造十萬枝箭時叫諸葛亮當面立下軍令狀,以便抓到字據,日后好加害于他,他的真正目的是妒忌諸葛亮的才干,設下計來陷害諸葛亮。)
[在學生整體感悟課文內容后,已經對人物形象有了初步了解。結合課始時代背景的介紹,他們能在字里行間洞悉人物的內心然后自由發言,各抒己見。]
4.周瑜的真正目的是陷害諸葛亮,而諸葛亮為什么不拆穿他,反而接受趕造十萬枝箭的任務,并且立下軍令狀?
5、周瑜居心叵測,諸葛亮運籌帷幄,請同學們體會他倆每次對話時,各人心里可能想些什么?他們在說話的時候會是什么表情?什么語氣?試著讀一讀
6.分角色朗讀1、2自然段,體會人物性格特點。
[邊議邊讀,讀后評價,通過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讀,讓文中人物的形象在學生頭腦中鮮活起來。]
五、設置懸念,布置作業
1.諸葛亮立下軍令狀,只要三天就造好十萬支箭,他答應的是否太多草率?他將怎樣做呢?下節課我們將繼續學習這篇課文。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1.2自然段,體會周瑜、諸葛亮的不同心理。
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
一..回顧導入,切入中心
1.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19課《草船借箭》。(出示題目)
2.上節課,我們已經了解了課文大意,知道草船借箭的起因(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干),結果是(周瑜長嘆說:“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不如他!”)
3.使周瑜自嘆不如的是諸葛亮的什么?(板書:神機妙算)。
“神機妙算”什么意思?
二、探究課文,感悟“神妙”
諸葛亮的“神機妙算”表現在哪些地方?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把你認為最能表現諸葛亮神機妙算的句子劃出來,再用心體會,諸葛亮到底神在哪里,妙在何處?
(學生讀文討論,教師巡視,點撥引導)
討論交流,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思考:
(一)知天時
1、課件出示:“這時候大霧滿天,江上連面對面都看不清。”
(1)創設語境,感悟朗讀
①這場大霧,諸葛亮和魯肅都看到了,請大家體會,魯肅看到這場大霧會是一種怎樣的心情?
②假如你是魯肅,怎么讀這個句子?
③那么諸葛亮看到這場大霧又是怎樣的心情呢?誰來讀讀。
小結:選擇這樣的天氣,說明諸葛亮精通天文、氣象,預測準確。正因為大霧漫天,什么都看不清,曹操才不敢輕易出動只叫弓弩手射箭,諸葛亮借箭的妙計才得以實施。
(2)聯系上下文,體會知天時
①光讀這句話就能看出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嗎?也許是湊巧趕上大霧滿天呢?請聯系上文,找到可以聯系的句子
(指名回答:“第一天,不見諸葛亮有什么動靜;第二天,仍不見諸葛亮有什么動靜;直到第三天四更時候,諸葛亮秘密地把魯肅請到船里。”)
②前兩天沒動靜可不可以不寫,直接交代:第三天四更時候,諸葛亮秘密地把魯肅請到船里。這樣寫多簡練,這樣改好嗎?為什么?
(組織學生議論。)
[引導學生議論、誦讀原文,要讀出諸葛亮的胸有成竹、從容不迫。在讀中悟到諸葛亮早在三天之前就已算準了這場大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