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教學反思
生:有!
師:文中共出現了四個人物。請你們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一個人物來讀書研究,注意抓出他的特點。
(學生進入探究性閱讀活動。七分鐘后,展開讀書交流。交流中,學生對人物的分析還有一定的見地,但對事件的理解比較分散。)
在這個片斷中,我能對學生的讀書質疑進行梳理,但沒有根據文章內容所要體現的內涵價值來恰當歸納、提升學生的問題,而是將學生引導到事先設定的探究人物的特點上來。本文是一個歷史故事,人物的特點也是在具體的情節中體現的,如果我能有意識地對學生的問題引導調整,以“諸葛亮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這個問題統領全文,貫穿整個讀書探究活動,學習的目標將更加明確,文本價值也會有效體現。另外,學生各自探究的問題過于分散,在組織學生交流匯報探究成果時,必然導致各自為政的局面,如研究曹操的同學關注的是曹操的特點,而對其他人物的認識只能聽聽而已,因為自己沒有探究的基礎,對其他同學的探究成果就不能辯證地分析,更談不上發表個性化意見了。
通過本節課教學,我體會到適時抓住學生的閱讀發現,積極創設適于研討的氛圍,引導學生探究有價值的問題,是探究性閱讀的前提與關鍵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