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教學反思
草船借箭教學反思
語文課堂教學應該像一曲妙不可言的交響樂,而"讀",永遠是閱讀教學的主旋律.教師必須恰當地運用好指揮棒,給學生以適時的引導,把握好"讀"的尺度,真正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激起學生的情感共鳴,才能奏出最激動人心的樂章.
一,抓重點句子進行指導.
課標要求:高年段的教學應重視朗讀與默讀.語文課,主要任務是學習語言.《草船借箭》一文中有些精妙傳神的詞句,往往具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作用,我們只要抓住這些重點詞句進行分析,比較和細細品味,文本的意韻,情感就能表達出來,學生的語感也會得到升華.如本文有一個重要的句子——周瑜長嘆一聲,說:"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比不上他!"我先引導學生體會周瑜的內心世界,進而入情入境地讀出周瑜的長嘆一聲.再抓住關鍵詞"神機妙算"展開教學:"請同學們仔細默讀課文6-9自然段,把你認為最能充分體現諸葛亮神機妙算的地方用線劃下來,并仔細想一想,為什么你覺得這個地方體現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這樣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再如"諸葛亮笑著說"是這篇課文最傳神的地方,它的點睛之筆就在諸葛亮這一笑.這一笑,笑出了諸葛亮的自信,笑出了諸葛亮的大度,笑出了諸葛亮的胸有成竹,笑出了諸葛亮的運籌帷幄,笑出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可以說諸葛亮這一笑值千斤.所以這個地方讓學生仔細品味,反復誦讀,在誦讀的過程中體會到這一個笑非常豐富的內涵.
二,品讀形象化的語言.
形象化的語言,是刻畫人物形象的最好的載體.那么要讓孩子們感悟形象,樹立形象,再現形象,描繪形象,那就必須品讀課文當中富有形象色彩的語言.例如:"這時候大霧漫天,江上連面對面都看不清."表面看這話是客觀的對天氣情況的一種描述,但從把握人物形象這個角度來看,這句話就大有內涵了.這個時候諸葛亮和魯肅都坐在船里面,他們都看到了這場大霧,如果讓孩子們設想,假如你是魯肅或諸葛亮,你看到這場大霧是什么反應,什么感受 把你的反應,你的感受讀出來.這時人物形象的不同,魯肅的吃驚,害怕,諸葛亮的高興,自信,得意都通過朗讀體會了出來.那么,通過這樣一個語言點的讀悟, 對人物形象進行再現,進行再造,使這個人物形象深深地植根到孩子們的精神世界當中去.借助這個人物的形象,使這樣形象化的語言也深深地植根到孩子們的語言世界當中去.
《草船借箭》教學反思
第十冊《草船借箭》是根據我國著名古典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有關“草船借箭”的情節改寫的。課文寫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干,要諸葛亮在十天內造好十萬支箭,想以此陷害他。諸葛亮用妙計向曹操“借箭”,挫敗了周瑜的暗算,表現了諸葛亮有膽有識,才智過人。教學時我深刻領會教材,落實“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新理念。
一、從題入手,因題質疑。
教師板書課題,引導學生由課題展開思考,質疑。
師:看了《草船借箭》這個題目,你想知道什么?
生質疑:“草船借箭”是什么意思?“為什么用草船借箭”?為什么說是“借”箭而不是“取”箭,“騙”箭?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