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教學反思
三、只有通過品讀活的語言,才能夠真正儲存活的形象
我覺得形象化的語言,是刻畫人物形象的最好的載體。那么要讓孩子們感悟形象、樹立形象、再現形象、描繪形象,那就必須品讀課文當中富有形象色彩的語言。在這篇課文的教學當中,我主要抓了兩處非常形象的語言點。第一處呢?就是“這時候大霧漫天,江上連面對面都看不清。”一般老師可能僅僅注意到這話是客觀的對天氣情況的一種描述,他讓孩子們去感悟的話,大概也就到這個層面為止了,就是這場霧非常大,大霧漫天,江上連面對面都看不清。但是我覺得,從把握人物形象這個角度來看,其實這句話大有內涵。我這樣讓孩子們設想,因為這個時候諸葛亮和魯肅都坐在船里面,他們都看到了這場大霧,那么假如你是魯肅,你看到這場大霧是什么反應、什么感受?把你的反應、你的感受讀出來。很顯然,因為魯肅他并不知道三天之后長江之上有那么大的霧,而且魯肅和諸葛亮坐在船上,船又是駛向曹軍水寨的,霧這樣大,前方的情況看不清楚,過去的話非常危險。所以,當魯肅看到這場大霧的時候,他會感到非常吃驚,他會感到害怕,這就是魯肅這個人物的形象。有這樣一個人物形象,他對環境會作出這樣一種反應。于是我就引導孩子通過自己的朗讀,把魯肅的這種感受讀出來,進而去感悟魯肅這個人物的形象。而諸葛亮呢?正好相反,為啥?因為諸葛亮三天之前早就算準了這場大霧,他知道,所以他看到這場大霧不但不吃驚,反而在心中是非常高興、非常得意。看,大霧果然出現了,這正是我所期待的。所以,當他面對這場大霧的時候,他來讀這個句子的時候,他會讀得非常高興、非常自信、非常得意。這是什么?這就是這個人物的形象。那么,通過這樣一個語言點的讀悟,對人物形象進行再現、進行再造,使這個人物形象深深地植根到孩子們的精神世界當中去。借助這個人物的形象,使這樣的語言、這樣形象化的語言也深深地植根到孩子們的語言世界當中去。這是一個點。
第二個點就是“諸葛亮笑著說”。我覺得如果說這篇課文有文眼的話,我認為這個文眼不在神機妙算,為什么?那個太粗淺。我認為這篇課文最傳神的地方,它的點睛之筆就在諸葛亮這一笑。這一笑,笑出了諸葛亮的自信、笑出了諸葛亮的大度、笑出了諸葛亮的胸有成竹、笑出了諸葛亮的運籌帷幄、笑出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可以說諸葛亮這一笑值千斤。所以我覺得這個地方應該讓我們的學生仔細品味、反復誦讀,在誦讀的過程中體會到這一個笑非常豐富的內涵。孩子們感覺非常得好,有的說他是在笑魯肅,有的說他是在笑周瑜,有的說他是在笑曹操,甚至也有孩子說他是在笑自己。他為自己的神機妙算而笑,他為自己即將到手的勝利而笑。哎呀!這個感悟真是不得了,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孩子們對品讀這樣形象化的語言,他是非常有興趣的,他是非常樂意的。正是孩子們的趣味盎然的品讀,使他們不但品出了語言之美、語言之妙,也品出了人物的內心世界,品出了人物的精神、人物的內涵。所以我的看法是,只有很好的花力氣去品讀活的語言,那么人物的活的形象,才有可能進入孩子們的精神世界,進而使形象化的語言也進入孩子們的語言世界,使孩子們的語言和精神都能夠得到協同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