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性學習:走進信息世界》教學雜談
【浙江省寧波市大榭開發區第二小學 丁偉群】〖讓“生活教育”理論,鋪設語文教學之路·學生生活“語文化”·日常生活“語文化”〗
生活處處有語文,讓生活成為學生學習語文的動力和參照,同時讓學生通過對語文的學習去關注生活,獲得各色人生經驗,品位各色別樣人生。在新課程指導下,就能使生活與語文同時煥發奪目的光輝。
新的《課程標準》強調:“語文又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應用語文的規律。”這就告訴我們要引導學生回歸生活,體驗生活,實現生活“語文化”。學生能在老師的引導下,關注生活,擴大信息接受量,生活如源頭活水滋潤著學生的心田,讓學生在多彩的語文實踐中學語文,用語文,長才干,學做人。
劉國正說過:“語文天然是與生活聯系在一起的,語文是反映生活又反過來服務于生活的一種工具。”是的,在語文教材中就編寫了一些“多功能課文”,如《打電話》、《電子計算機與多媒體》、綜合性學習《走進信息世界》等,使語文教學與生活實踐結合了起來,為生活實踐服務。“生活處處皆語文”,的確,語文的足跡走遍了日常生活的每一個角落:看報刊雜志,聽廣播電視,讀中外名著,賞名勝古跡……從打電話到接待客人,從寫書信到寫申請書,從看電視廣告到看電器說明書,無一不是語文聽說讀寫能力的運用。教師要引導學生勤記生活隨筆,努力把語文學習自然而然地由課堂擴展到生活天地。生活有多廣闊,語文就有多廣闊。
【人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副主編 陳先云】
〖人教版五下冊教材編寫意圖介紹·綜合性學習──走進信息世界〗
通過綜合性學習,感受信息傳遞方式的快速發展,體會信息給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帶來的影響,并學習搜集和處理信息,還可以利用獲得的信息,寫簡單的研究報告。
明確兩組閱讀材料不同的作用,第一組的作用:了解信息及其作用;以短文為例,感知從中可以獲取哪些信息。第二組的作用:提供案例,學習怎樣做研究寫研究報告的方法,題材多樣。
1、重點不是材料的學習,而是通過材料,了解“信息”。
2、研究性報告第一次出現,教學流程:反復讀案例,了解內容;有一個需要研究的問題;搜集、整理、分析資料;得出問題研究的結論;基于事實的沒有想象和夸張的成分。
環節: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根據需要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分析信息──得出結論。
3、有規定的格式,可以寫成記敘文;語言:平實,風格可以不同,體現一些童趣;問題可以是多種多樣的。
【福建省廈門市同安區大同中心小學 葉明德】
〖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探究·走進信息世界,開展綜合性學習〗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語文綜合性學習有利于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應該積極提倡。”語文課程標準中“綜合性學習”目標的提出,就是要開放語文教學,加強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以及社會生活的聯系,讓學生在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中,綜合運用語文知識,整體發展聽說讀寫能力,培養合作精神、主動積極的參與精神、探究精神和創造精神,以及策劃、組織、協調和實施的能力,形成綜合素質,為學生的后續學習和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但是,綜合性學習活動的出現給學生的學和教師的教都帶來了挑戰。有位教育家說:“在我國未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綜合化將給學校課程帶來巨大的變化和新的面貌,但學校教育將要產生和遭遇的問題、難題也是空前的。”確實,在新一輪基礎教育語文課程改革實驗中,語文綜合性學習不僅是語文教學改革的熱點,更是語文教學改革的難點,其中有許多問題亟待我們深入研究、切實解決。對于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談一些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