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的開端》第二課時課堂實錄
師:誰再來說一說你覺得寫得很生動很形象的句子,和大家分享分享。
生:我找的是13自然段。“我很想多挑一些,試了試,挑不動,又去掉一點。”我覺得“我”很關心家人。
師:這句話很有意思,你找到了一句我認為很重要的話。你從哪里感受到“我”很關心家人的?
生:因為家里很窮。
師:還有嗎?
(生疑惑)
師:其他同學想要幫你了,他們覺得你答得不夠圓滿,是你再想一想,還是聽聽其他同學的意見?
生:聽其他同學的意見。
另一生:我從“很想多挑一些”讀出來他很愛他的家人。
師:為什么呢?
生:多挑一些就可以多掙錢,就可以更好的養家糊口。
師:這個地方你抓住了“一些”,后面有個詞和這個詞差不多,是什么?
生:一點。
師:“一些”和“一點”有什么區別?什么地方用“一些”?什么地方用的“一點”?在“一些”“一點”之間又發生了什么呢?
生:“一些”的分量較多,“一點”是指只在“一些”里面去掉“一點”。
師:“一些”肯定要比“一點”多。剛才我們分析了他很想多挑一些,目的是……
生:多掙一些錢。
師:但是后來又干什么?
生:因為我挑不動,去掉了“一點”。
師:去掉“一點”。你可以想象他是去掉“一點”呢,還是一點一點地去掉?
生:是一點一點的去掉。
師:你來說說,為什么是一點一點的去掉?
生:因為他很想多挑一些,不想去掉很多,就一點一點的去掉。
師:一點一點地去掉,作者心里會怎么想?
生:他會很難受。
師:去掉一點,試一試,挑不動。他只好再去掉一點,這樣就耽擱了功夫,礦上的辦事人不耐煩了,他怎么說?
(生讀:“你要不挑就算了,別找麻煩!”)
師:我們來分角色讀一讀,讀出“我”想多挑,挑不動的失望,讀出礦上辦事人的不耐煩。
(兩組學生分角色讀)
師:你看,這里的文字真有意思。我們要謝謝剛才提出這個句子的同學。
師:很多同學在舉手,我們再找一位同學說一說你的發現和思考。
生1:“睡得正熟,我忽然摔了下來,好像落在萬丈深淵里,渾身疼痛。原來桌子被人抽掉,礦上的辦事人來開磅稱煤了。”從這句話我感受到礦上的辦事人沒有人性。我睡得正熟,他可以提醒我,叫我起來。他把桌子直接抽掉,就感覺沒有禮貌,沒有人性。
師:你讀出了自己的想法,很好。學語文你還要考慮為什么寫得這么好?
生1:他把“我”掉下地比喻成好像落在萬丈深淵里。
生2:我還有補充。從這句話我還知道了那些富人看不起窮人。他們抽掉桌子連招呼也不打一聲,一點也不尊重人。
生3:我讀懂了14自然段。我讀懂了礦上辦事人一點也不同情一個12歲的小孩子挑煤。
師:對,缺乏同情,人與人之間關系很冷漠。我相信每位同學可能都會有自己的發現。看來對文章只要認真讀,就會發現很多精彩。
大家以后讀書可以怎么讀啦?不要只簡單了解故事,要好好琢磨哪些東西給我的印象深刻,想一想為什么深刻,它是怎么寫好的,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