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戰
二、學習課文第三段。
1、指名朗讀第三段,讀后同學評議。
2、火攻這一仗是怎樣開始的?學生默讀五、六、七自然段。討論理解:
(1)文中幾次提到“東南風”?為什么要在“東南風很急”的情況下來火攻?
(2)從哪里看出“曹操只道是黃蓋來投降,而沒有準備”?
(3)黃蓋是怎樣接近曹軍的?
(4)請同學根據這些內容用自己話說說這一仗是怎樣開始的?
3、火攻這一仗是怎樣進行的?引導學生默讀課文八、九自然段,著重理解風和火的關系。
4、顯示圖片,讓學生結合畫面體會兇猛的火攻場面。
5、火攻這一仗的結局是怎樣的?引導學生讀課文第十、十一自然段,討論理解:
(1)“鑼鼓震天”是什么意思?“丟盔棄甲”是什么意思、
(2)曹操為什么要逃跑?
四、朗讀課文。
五、布置作業:熟讀課文。
第三課時
一、復習導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周瑜、黃蓋是怎樣用火攻打敗曹軍的,請一個同學說說赤壁之戰的過程。
這節課我們要進一步理解課文的內容,了解課文的記敘順序。
二、學習按一定順序寫的方法。
1、啟發談話:要想把事情講得清楚明白,要按一定的順序來講。對于赤壁之戰,課文是按照什么順序記敘的呢?
2、赤壁一戰的起因是什么?雙方是怎樣準備的?經過和結果怎樣?請同學們拿出筆記本,按這個順序列出提綱。
三、概括課文的中心思想。
1、在赤壁之戰中,東吳以三萬軍隊打敗了號稱八十萬的曹軍,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結局?
這以少勝多的原因什么?
2、學生默讀課文,思考后討論。
四、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五、學習鞏固生字。
六、布置作業:預習《飛奪瀘定橋》。
板書設計:
15 赤壁之戰
起因 戰前準備 經過結果
曹軍犯境 妙計殲敵 大獲全勝
隔江相對 獻計火攻 寫信詐降-草船沖寨-火燒戰船-乘勝追擊
教學目標:
1、 讀通課文,學會生字,理解“調兵遣將、相持、計策、自不量力、丟盔棄甲”等詞語地意思,初步嘗試縮寫和改編課文。
2、 認真閱讀,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赤壁之戰”的戰爭意義和歷史意義。
3、 激發閱讀名著的興趣,能有目的地進行拓展閱讀,積累語言。
教學重點:激發閱讀名著的興趣,縮寫課文。
教學難點:體會“赤壁之戰”的戰爭意義和歷史意義。
教學準備:課前師生共同搜集“赤壁之戰”的有關資料。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讀通課文,學習生字和有關詞語,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初步激發閱讀名著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 破題開篇,了解背景
1、 出示課題,引導學生理解“之”的意思。
2、 引導學生利用課外閱讀的知識,介紹“你所知道的‘赤壁之戰’”。
3、 課件演示:赤壁之戰的時代背景。
二、 讀通課文,質疑問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