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戰
2、 以“黃蓋是怎么說的?”為話題,縮寫改編課文后半部分。
(利用課文地空白點進行語言轉換和課文縮寫練習,內化課文語言,深入理解課文。)
3、 交流評價。
4、 思考:把我們寫的這段話放進課文中去好不好?為什么?
(感悟一種寫作技巧。)
六、 拓展閱讀,激發興趣
1、 小結赤壁之戰的歷史意義。
2、 引入《念奴嬌·赤壁懷古》,讀一讀,找一找那一句是描寫赤壁之戰的。
(在課內引入《念奴嬌·赤壁懷古》全詩、注釋以及今譯文,體現了語文課堂的開放,擴大了閱讀教學的容量,有利于進一步激發學生的豪情,引導學生更多的關注名著和古詩文,接受中華文化的熏陶。)
七、 作業:(任意選擇)
1、 縮寫《赤壁之戰》全文。
2、 課外閱讀《三國演義》,瀏覽“網上三國”。
3、 編一張以“三國”為主題的小報。
4、 背誦《念奴嬌·赤壁懷古》。
板書設計:
一、課文特點介紹:
這篇課文講的是一個歷史故事。東漢末年,曹操率兵南下功打東吳,東吳大將周瑜采用詐降和火攻的辦法,大敗曹軍,這是我國歷史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
二、教學目標:
1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并能看圖詳細復述課文。
2 能給課文分段,概括段意,學習串連各段段意歸納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
3 通過學習課文,學生懂得赤壁之戰,東吳獲勝的根本原因在于知己知彼,利用地利揚長避短。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1 串連各段段意歸納課文主要內容
2 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指導學生看圖詳細復述“火燒赤壁”的經過。
教學難點:學生缺少歷史知識、地理知識及古代戰爭的知識。有關知識,老師可結合課文內容做些簡單介紹。
四、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思考:1 故事里主要寫了戰役雙方的哪幾代人?
2 這次戰役結果怎樣?周瑜用什么方法取勝了曹操。
(二)細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給課文分段。讀書、討論、歸納、按事情發展順序,全文分四段。
第一段:(1—2):交代了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起因。
第二段:(3—4)、第三段:(5---10)故事的經過。第四段:(11):故事的結果。
(三)再讀課文,概括各段段意
1.學習第一段,默讀課文
思考:曹操攻打東吳,做了那些準備,當時參戰雙方的局勢怎樣?
板書: 北岸 曹軍80萬
~~~~~~~~~~~~~~~~~~~~~~~~~~~~~~~~~~~~~~
~~~~~~~~長~~~~~~~~~江~~~~~~~~~~~~~~~~~
~~~~~~~~~~~~~~~~~~~~~~~~~~~~~~~~~~~~~~
南岸 東吳3萬
概括段意:曹軍南下攻打東吳,因兵士坐不慣船,就用鐵索把船連起來,準備渡江。
2.學習第二段,指名讀課文。
思考:著一段主要寫了什么?
概括段意:黃蓋向周瑜提出火攻曹軍的主意,并且獻出了一個如何打的計策。
3.學習第三段,讀課文
思考:東吳采用了正確的進攻策略,采取了幾個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