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戰
1、 自由朗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 個別學生輪讀課文,檢查通讀課文效果,隨機進行教學處理。
(1) 聯系上下文理解“隔江相對”,課件演示:兩軍布陣圖。
。2) 理解“調兵遣將”,比較“遣”與“遺”的字形。
。3) 指導讀通順長句“不錯,……上面鋪著火硝、硫黃!
。▊別學生讀課文,重點是檢查能否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對暴露出來的具有共性的問題,要面向全體學生解決,通讀課文是閱讀教學的基礎;隨機進行部分字詞教學,既是字詞分散教學的一種形式,也是從課文閱讀整體出發的一種考慮。)
3、 默讀課文,邊讀邊想邊勾畫,思考:
。1) 你對“赤壁之戰”又知道了什么?
。ㄖ饕康氖菣z測學生對課文地理解程度,學生的回答會多種多樣,教師要多肯定多鼓勵學生能自己讀懂課文,適當引導學生糾偏。)
(2) 你對“赤壁之戰”還有什么問題?
。ㄅ囵B學生質疑的能力和習慣,同時也是對課文得更深入、更全面的理解,要讓學生暢所欲言,教師要引導學生對質疑的問題進行梳理、歸類,并以此為依據,展開下一步教學。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估計在這些范圍之內:為什么要采用火攻?曹操怎么會這么輕易相信黃蓋?怎么會這么巧,那天剛好刮東南風?……)
三、 研讀課文,討論爭辯
1、 根據自己的興趣,確定研究目標,認真閱讀課文后,根據研究需要也可以閱讀自己搜集到的資料,深入研究。
(這一設計主要體現:一是給學生選擇學習的機會;二是給學生自由研讀的空間;三是引入課外資料實施開放教學。)
2、 課堂交流研究成果,教師相機點撥,全體學生體會課文語言,學習課文重點內容。
(1) 引導學生讀一讀三處描寫曹軍把船練起來的句子,體會火攻的妙處。
。2) 引導學生讀黃蓋的信,體會曹操的盲目樂觀和自信。
……
(在這里,教師的點撥非常重要,要引導學生言之有文,言之有理,是學生能從整體上深入理解課文。
3、 以同質小組的形式交流富余成果。
。ㄟ@是對合作學習時機的一種嘗試,可以進一步滿足學生的交流欲望,相互補充研究成果,提高教學效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深入閱讀課文,感受“赤壁之戰”的戰爭意義和歷史意義,嘗試縮寫和改編課文,拓展閱讀。
教學過程:
四、 精讀深思,總結課文
1、 默讀課文,概括“赤壁之戰”周瑜獲勝的原因。
。ㄒ髮W生不要說具體的措施,要很概括地說出幾條原因,訓練學生的抽象概括思維能力,同時也是語言品質的訓練。)
2、 小組討論,優化答案。
(在個體充分學習的基礎上,安排小組討論,更有實效,確實能起到啟發市委、深入思考、優化答案的效果。)
3、 課堂交流。
(教師要善于從學生的發言中發現智慧的火花,及時鼓勵引導,幫助學生提高概括水平。一般的說,可以概括為:知己知彼、揚長避短、把握時機等。)
五、 縮寫改編,內化課文
1、 閱讀課文第四自然段,聯系課文理解“計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