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倫﹒凱勒 教學案例
目標預設: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結合課文具體語言材料,體會海倫不屈不撓的學習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體會海倫凱勒的不屈不撓。
一、 揭題:海倫﹒凱勒
二、 溫故整體感知
1、 上節(jié)課,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初步閱讀了課文,對課文中的主人公海倫凱勒有了一個初步的、整體的印象,你們讀出了一個怎樣的海倫? (“不幸、可憐”的海倫,堅強的、不屈不撓的海倫,快樂、幸福的,熱愛生活、富有愛心的海倫等等……板書逐一出示。)
2、 下面,老師請同學們默讀課文,邊讀邊想:你從課文的什么地方讀出了這樣的海倫?(教師手指板書)在書上圈圈畫畫,也可以簡單寫寫自己的感受。
3、 教師巡視,指導:同學們,語言有溫度,字詞知冷暖,要仔細品味你畫下來的關鍵詞句。通過一個句子、一個詞語,甚至一個標點去感受海倫.凱勒的形象,體會她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已經(jīng)自學好的同學可以把你的學習收獲跟你的同桌交流交流。)
三、 交流“不幸”
1、首先我們來看,你從課文的什么地方讀出了一個不幸的海倫?(出示第一自然段。)
2、學生談學習收獲。
3、教師敘述:同學們,才一歲半的小海倫就一雙目失明、雙耳失聰,從此與有聲有色的世界隔絕了,這里用的是隔開嗎?是(隔斷)?而是“隔絕”(板書:隔絕)。從海倫與“有聲有色的世界隔絕了”你想到了什么?
學生回答可從“與有聲有色的世界一點音信都不相通了!生活中只有死一般的沉寂和黑暗。”一句來回答。(教師根據(jù)學生的發(fā)言引出“只有死一般……黑暗”,并點出“無邊無際”“死一般沉寂”;她不能——也不能——)生活無望,多么可憐,多么可怕!
評議:能把自己的感情放進去,帶著深深的同情來說,太好了!
4、(音樂響起)同學們,黑暗和沉寂就像一張巨大的網(wǎng)緊緊地裹住了小海倫,她痛苦、絕望,她變得暴躁起來,脾氣越來越壞。
想象她痛苦、絕望、暴躁時所想、所說、所做。請生回答。
是啊,小海倫痛苦極了,請聽《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第九頁上是怎么記錄的。(師讀)
你能體會著海倫的處境和心情,讀讀這段話。(出示:“天啊,……越來越壞。”下畫紅線。)
指名讀。
教師評議(你將自己的心與小海倫的心緊緊連在了一起,讀出了她的痛苦。)
四、 感受“不屈不撓”
有一個人改變了她的命運,使她變得不屈不撓(手指板書)
(一)
1.你從哪兒讀出了一個不屈不撓的海倫?
2.學生自由交談。教師相機出示“她不分晝夜……摸出了血。”
3.同學們你們知道怎么書寫盲文嗎?
出示資料,學生朗讀:盲人的書寫也比我們困難多了,需要用食指的指節(jié)用力扣擊盲文筆,在厚厚的紙上扎下一個個突起的盲文點。長時間書寫,手腕手指都會酸痛、甚至變形。(師手勢比劃。)請你們按照老師介紹的方法自己敲桌子,體會有什么感受?
4.了解了這個知識,再看這段話,你想說什么?學生交流,(老師明確:1、這些困難、痛苦海倫都很清楚,但她還是這樣去學習,多么堅強!2、為了能向同齡女孩那樣擁有知識,她要付出多少的心血和努力,太了不起了!)
想像著海倫摸讀盲文時的艱辛,帶著你深深的感動之情讀讀這段話。
5.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知道,正常人學會閱讀、書寫、算術,也許并不是什么難事。但海倫卻要“不分晝夜”、“拼命摸讀”、“不停書寫”甚至“摸出了血”才能做到。從這兒你又想到了什么?同桌討論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