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倫•凱勒教學案例
教學片段一:
師:(音樂響起)同學們,黑暗和沉寂就像一張巨大的網緊緊地裹住了小海倫,她痛苦、絕望,她變得暴躁起來,脾氣越來越壞。想象她痛苦、絕望、暴躁時所想、所說、所做。
師: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她不能看見路了,走路都走不了,真可憐啊!
生:她把家里的花瓶都摔碎了,見到客人就大喊大叫,因為她心里實在太傷心了。
生:她會想活著有什么意義啊,真想一死了之。
生:她任何人都不見,整天呆在自己的小屋里,拒絕任何人的幫助,她覺得老天對她太不公平了!
師:是啊,小海倫痛苦極了,請聽《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怎么記錄的。(課前,學生已經讀了海倫.凱勒的自傳《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了解海倫.凱勒小時候的一些事情,所以在這方面,學生能夠根據接觸的知識去想象海倫痛苦、絕望、暴躁時所想、所說、所做,進一步感受海倫凱勒的不幸,為學習她那種不屈不撓的精神打下了良好的奠基。)
教學片段二:
師:來,我們閉上眼睛,用我們的想象走進海倫的世界。
(在貝多芬交響曲《命運》音樂聲中)師語言描述:也許這是一個早晨,太陽還沒有升起,可是你看到海倫已在做什么?她是怎么做的?你看到了嗎?早過了吃午飯的時間,但海倫呢,她在做什么呢?我們繼續看,夜很深很深了,萬物進入夢鄉,海倫還是在干什么,你看到了嗎?一陣陣倦意襲來,海倫打起精神,她仍在做著什么?連手指頭都摸出了血,血在一滴滴落在書上,海倫忍住疼痛,她還在……同學們,你還看到了些什么?(學生慢慢地睜開了眼睛)
生:我看到海倫.凱勒一直在摸盲文,手指頭都摸出了血。
生:夜很深了,大家都睡覺了,我看到海倫還在拼命地默讀盲文。
生:海倫.凱勒真令我佩服,竟然有那么大的毅力。
生:海倫.凱勒之所以能夠成功,都是一點一滴付出的回報啊,我要向海倫凱勒學習。
(創設情境,讓學生在這個情境中去感受海倫.凱勒對知識的渴望,對學習的執著追求。尤其是我選用了貝多芬的交響曲《命運》,音樂升騰跌宕,婉轉起伏,使學生的感受更加深刻,鮮明。)
教學片段三:
師:現在讓我們想想:海倫是像我們小時侯那樣學習說話嗎?
生:不是。
師:聯系上文想想她是怎樣學習說話的?
生:“為使我的伙伴——即使是最親密的伙伴——能聽懂我的話,我夜以繼日地努力,……”
師:那我們下面請根據海倫學說話的方法來體驗一下,一個同學不發出聲說話,另一個同學去用手摸她的臉和喉嚨處,猜猜她在說什么?(同桌互相學著海倫.凱勒學習說話的方式去猜對方的話語一開始,學生躍躍欲試,認為這很簡單,但不一會兒,一個個臉上就都呈現出困惑的神情。)
師:我們來交流一下,你們有幾個能猜出對方的發音?
(此刻全班沒有一個同學舉手的。)
生:他的喉嚨在動,可是我不知道他在說些什么,很無奈。
生:我只感受到他說了一個“我”字,其他就不知道了。
生:這怎么能學會說話呢?太難了簡直!
生:海倫.凱勒真是太厲害了,我一個字都沒有猜到啊!
師:這種靠觸覺學習說話的方式,其艱難程度可想而知,所以海倫這樣說——(引讀:為使我的伙伴——即使是最親密的伙伴——能聽懂我的話,我……)。